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0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中国的冠婚葬祭(世说中国书系)
    •   ( 510 条评论 )
    • 丁秀山 /2023-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民间冠婚葬祭的习俗,这些习俗可谓是从生活的智慧中诞生,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其中有人情、有礼仪,当然,也含有迷信的因素。但作为一种仪式综合考虑,可以说,冠婚葬祭的风俗是民族文化之一,与古代传统、文化和制度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这些风俗相关的传说都是歌颂勤劳大众、惩罚恶人的故事,充分反映了民众的心愿,使人们在增加习俗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境况;同时又充分地将人们的精神和信仰体现了出来,是中华文明、华夏子孙的智慧证明,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 ¥19 ¥38 折扣:5折
    • 中国人文标识系列: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时间智慧
    •   ( 598 条评论 )
    • 殷若衿 /2022-07-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 天、地、人 的和谐合一 思想,体现着中国人的间时智慧, 不仅为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来自大自然的指引,也J王展出瑰丽的二十四节气丈化。 二十四节气文化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 民俗、节庆、养生、文学、艺术、哲学等方方面面,是中华文化中鲜活、有生命力的重妥组成部分。不同节气的不同食饮、茶食、 焚香、插花 营造出的是精纹的东方美学生活方式。

    • ¥34 ¥68 折扣:5折
    • 新年风俗志
    •   ( 128 条评论 )
    • 娄子匡 /2024-01-24/ 台海出版社
    • 《新年风俗志》是中国新年风俗研究的开山之作。自面世之初即受到东西方学界盛赞,周作人、顾颉刚、艾伯华(德国)先后作序推荐。该书 在最广阔的意义上将全中国新年风俗与新年习惯采集了起来,从而树立了此后关于中国民俗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榜样 。 本书于1932年首次出版,时名《中国新年风俗志》,内容涵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11省共22个地区的新年风俗。1935年更名为《新年风俗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增加云南、贵州2省5个地区。1967年该书再次修订出版,作者增补北京、黑龙江、内蒙古等8省14个地区的相关内容所录新年风俗合计464种。 近百年来,该书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中国人了解自己,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作品。

    • ¥28.7 ¥59.8 折扣:4.8折
    •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   ( 381 条评论 )
    • 常建华 著 /2020-10-01/ 工人出版社
    •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为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建华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力作。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 书名中的 古代 包括清朝后期,实际上本书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岁时节日。 作者力求将本书写成具有普及性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 因此尽量避免大段引用资料,凡引用历史资料一般只在文中说明作者、书名,不做详细注释。 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既便于读者理解正文,同时也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 ¥56.6 ¥118 折扣:4.8折
    • 中华之美丛书:中国节日(英)
    •   ( 32 条评论 )
    • 王学文 /2018-08-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中华之美 丛书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择取其中15个专题分别加以介绍。这15个专题,包括以思想、智慧、艺术为主的 无形遗产 ,以工艺、器物为主的 有形遗产 ,以衣食住行乐为主的 民俗生活 ,它们精心构架,有机结合,勾勒出中国文化的一个总体面貌,并反映出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 中国是一个节日大国。在悠久的历史、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生态下,中国各民族创造、传承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是中国文化集中呈现的舞台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传说、信仰、仪式、戏曲、音乐、舞蹈、饮食、工艺等构成中国文化的各种因子都离不开节日。它们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创造、社会机制和生活情趣。从节日里,人们满足着感观之欲,强化着群体的认同,实现着族群的繁衍,寻找着精神的安顿和

    • ¥80 ¥160 折扣:5折
    •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礼品装,时间日记手账本+时间图谱+6个红包+布袋子)
    •   ( 196 条评论 )
    • 余世存 著 ,老树 绘 /2019-04-23/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本书由著名学者余世存撰写,是目前国内*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相对于《时间之书》,本书更注重故事性和知识性,更贴近广大读者,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知识读本,对

    • ¥79 ¥158 折扣:5折
    • 观堂遗墨
    •   ( 50 条评论 )
    • 王国维陈乃乾 /2022-11-01/ 中西书局
    • 《观堂遗墨》上下两卷,陈乃乾辑本,一九三〇年石印本。上卷收金石善本题跋、孝序等二十七事,下卷收王国维致诸家书札,计致蒋汝藻札四十六通,致徐积馀札八通,致蒋彀孙札二十五通,致陈乃乾札十通,总八十九通。其中致徐乃昌八通,俱见《观堂遗墨》一书,而《王国维全集 书信》仅据以收录七通,依陈本次序第三通则失收也。

    • ¥134 ¥268 折扣:5折
    • 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
    •   ( 307 条评论 )
    • 霍福 /2022-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对二十四节气做了深入分析及论述,不仅从起源、内涵及传播三个方面介绍了二十四节气,还从节气与礼乐传统的关系做了深入分析,节气与度量衡传统、礼俗传统的关系做了独到的解读,同时对节气与日常生活、农耕生产的关系也做了分析。本书指出节气不仅有规范度量衡传统的作用,还有助于建构地方民俗系统。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前三个章节是对二十四节气做了详细分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和理解二十四节气,后五章分别是对节气与传统秩序、人生习俗、日常生活、农耕生产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解读。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人文标识系列:春节,阖家欢乐过大年
    •   ( 155 条评论 )
    • 苏槿 /2020-10-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春节,是中国人*重要节日, 春节,也是中国节俗*丰富的、气氛*火热的节日。 春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标识之一。 源于原始崇拜和祭祀自然神明的春节, 早已世代相承中形成了独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观、亲情观, 成为流淌在华夏子孙血脉里的一种文化基因。 正是这样的传承与延续, 春节才成为人们*为看重的传统节日, 成为承载回家团聚这一伟大主题的重要载体。

    • ¥34 ¥68 折扣:5折
    • 永康民俗
    •   ( 22 条评论 )
    • 陈昌余 著 /2012-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永康民俗》是继《永康百工》后推出的第二本反映浙江永康市地方特色的图书。是对永康民俗文化纵横织交、古今汇总、图文并茂的全面反映;既有对各种民俗渊源的追溯,也有对当今变迁的描述。 《永康民俗》全面反映了永康的民俗风貌。一些民俗活动极富永康特色,如华釜山山脚的“炼火”活动、婚札中的“望恭喜”等:另一些风俗活动则影响深远,如胡公方岩庙会,目前已经成为以永康为中心、以衢婺为重点,影响浙东南及至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的庙会活动。

    • ¥34.5 ¥69 折扣:5折
    • 我们的节日
    •   ( 112 条评论 )
    • 郑传寅 /2020-01-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小年和除夕等重要的中华传统节日。从节日的由来、节日的形成与盛行、节日的习俗以及与节日有关的诗词及其相关的小故事等层级,全方位地展现中华传统节日。文末附录部分增加了未列专章介绍的其他传统节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中国现代节日。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厘清传统节日发生、发展的历程,发掘节日民俗的精神意蕴。图文并茂,兼具通俗性与学理性,能加深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体认,是深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通俗读物。

    • ¥42.2 ¥88 折扣:4.8折
    • 人生仪礼/国学百科
    •   ( 3 条评论 )
    • 编者:徐文军//王静//马玮楠|责编:殷剑|总主编:韩品玉... /2021-07-01/ 济南
    • 本书是“国学百科”丛书中的一种,介绍古人在生、长、婚、丧等人生重要节点的仪礼和习俗,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四部分。其中诞生礼包括求子习俗、生子习俗、佑子习俗、取名习俗等内容,成年礼包括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现代民间的成年礼俗和校园新兴的成人礼等内容,婚礼包括恋爱习俗、说媒习俗、婚礼过程、成亲仪式、婚姻观念等内容,丧礼包括丧葬文化、丧礼过程等内容。全书语言通俗易懂,配以大量精美的插图,以图补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内容融入时代精神,引导读者科学、辩证地认识传统礼俗,对当代读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15.84 ¥36 折扣:4.4折
    • 我们的春节/中国传统节日系列
    •   ( 104 条评论 )
    • 彭国梁 编著 /2005-02-01/ 岳麓书社
    • 据说,“年”是一种古代的吃人猛兽,磨牙吮血,先民闻之丧胆。终于有神农氏手持神器将其降服,时值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黎民百姓遂称这一天为“过年”,“过”字含有去除之意,过年就是去除猛兽。流传今日的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具原始意义就是驱赶猛兽。这属于神话传说。过年是一个噼噼啪啪的火爆节日。火爆是过年的特征。

    • ¥11.4 ¥22.8 折扣:5折
    • 中国节日志·春节(河北卷)
    •   ( 14 条评论 )
    • 周巍峙周大明 /2015-04-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为华夏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近代以来的京畿重地,河北省的年俗在中华民族年俗史尤其是北方民族民俗史上,不仅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北方民俗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在春节这一全民性民俗文化盛典中,具有河北特色的敬神、祭祖、省亲、社交、娱乐等一系列形式多彩内容丰富的节日仪式活动,充分展示出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流露出对自由、和谐、文明、诚信的心灵家园热切的向往和追求。

    • ¥55.8 ¥124 折扣:4.5折
    • 茶·禅
    •   ( 9 条评论 )
    • 马守仁 /2021-01-01/ 北京大学
    •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茶不仅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物质饮料, 是一种精神饮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在其中,已经从普通的植物属性,上升到人文艺术乃至道德精神的高度,甚至达到一种“禅境“。而茶道也并非仅仅指煎水烹茶本身,而是要通过煎水烹茶的过程,收束身心, 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在茶汤中获得解脱,领悟禅说之味。 本书中, 茶禅文化学者马守仁点滴记录其修习茶道,在茶道中修炼禅心、领悟茶汤里的禅悦之味的心灵感悟与思考,正如作者所言,茶的味道是一种精神的味道,禅的味道是一种喜悦和智慧的味道,茶即是禅,禅不异于茶。现代人不应仅仅将茶道视作追慕古人的风雅之举而流于形式,而是要通过茶道修习,涤荡心智,澡雪精神,完善人格学养,使个体生命的光辉和人格尊严得到展露,便精神的境界得到提升。

    • ¥33.5 ¥68 折扣:4.9折
    • 中国节日志·赛装节
    •   ( 21 条评论 )
    • 杨甫旺 /2015-02-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赛装顾名思义,就是服装、服饰的比赛,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选美、比美的日子。书稿内容包括彝族赛装节的节日起源、传承、变迁和现状,具体有节日时空、节日组织、节日缘起、仪式活动、节日用品和调查报告等几部分内容。

    • ¥27.8 ¥58 折扣:4.8折
    • 人间时节 跟着镜头走进中国二十四节气【达额立减】
    •   ( 1 条评论 )
    • 陈帆 /2018-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人间时节 : 跟着镜头走进中国二十四节气》以二十四节气为顺序,用散文随笔的形式抒写了对时节更迭的细腻感受,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同时,作者亦用精致且温暖的摄影作品感知、诠释自然风物季节变换的魅力,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静谧时光。 本书集文化随笔、摄影作品于一体。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约缱绻,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 ¥65.12 ¥150 折扣:4.3折
    • 节令之美:中国人的节日与节气
    •   ( 23 条评论 )
    • 编者:高巍//郝卫民|责编:葛忠雨 /2022-01-01/ 中国工人
    •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炎黄子孙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节气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总结的生产生活经验,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把握,凝聚了世代中国人的智慧。 本书将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与二十四节气介绍相结合,穿插有关节日与节气的古诗和歌谣,强调了节气变化对人们日常起居的影响,以及为适应不同节气,民间应时的节气饮食。与其他同类书不同的是,本书增加了在不同节气里,适合读者参与体验的手工艺制作。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图书。

    • ¥38.72 ¥88 折扣:4.4折
    • 七夕文化透视 赵逵夫 著 人民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赵逵夫 著 /2022-08-01/ 人民出版社
    • 七夕风俗是我国形成很早,在西汉初年传至长安宫中、演变为乞巧为主的节庆活动。两千多年来,不但传播国内大部分地方,而且传至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一带。同时,它也与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 牛郎织女 传说联系在一起,更同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联系在一起(时在夏收之后、秋收之前),各地乞巧歌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状况。但以往对七夕节极少有人关注,有的书中、文章中也多是一般介绍,缺乏深入、全面的研究。

    • ¥37.5 ¥75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