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为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建华的古代社会史研究力作。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 书名中的 古代 包括清朝后期,实际上本书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岁时节日。 作者力求将本书写成具有普及性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 因此尽量避免大段引用资料,凡引用历史资料一般只在文中说明作者、书名,不做详细注释。 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既便于读者理解正文,同时也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今天,伴随着飞速的城市化进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生存状态,已越来越成为我们心中向往的愿景,同时我们对“家园”也有了一层更深的体会和依恋。对于“家园”,海德格尔说:“它赋予人一个处所,人惟在其中才能有在家之感,因而才能在其命运的本已要素中存在,这一空间及由完好无损的大地所赠予”。然而,在这个高楼林立的世界中,那个“家园”的身影已渐行渐远,模糊一片了,当我们常身处钢筋水泥之中时,心中不免伴随着一丝的焦虑和恐慌。 18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他的长诗《还乡》中写道:回故乡,回到我熟悉的鲜花盛开的道路上,到那里寻访故土和内卡河畔美丽的山谷,还有森林,那圣洁树林的翠绿,在那里橡树往往与宁静的白桦和毛榉结伴,群山云间,有一个地方友好地把我吸引。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这是一本喜闻乐见、开卷有益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这是一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这是一本海内海外龙的传人喜阅爱读的《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
2019年“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及民俗志编纂”在上一年度以北京市通州为中心的北运河文献中的民俗事象梳理与对当地民众日常生活调查的基础上,关照的维度注重了民俗、民间文艺中文本与图像、口述之间的互动与多重表述。 本书旨在通过数据与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课题组所组织的对北运河沿线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呈现学者、民间文艺工作者、普通民众在梳理与挖掘北运河民俗脉络和 传统文化基因方面的协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