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中国道教史
    •   ( 422 条评论 )
    • 傅勤家 /2019-09-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中国道教史》是中国*部全面系统论述道教史的著作,它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了道教从东汉孕育诞生,直至近代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涉及的问题包括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等。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全书以道教历史发展为线索,阐明了道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关系。对道教思想的研究,补充了以往哲学史的某些缺环;关于道教内外丹和养生学的研究,揭示了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是化学、医药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 ¥14.4 ¥36 折扣:4折
    • 新民说·旧书新史:书籍与印刷文化研究定向
    •   ( 518 条评论 )
    • [英]莱斯莉·豪萨姆新民说出品 /2023-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书籍的文化和历史学研究是一个种方兴未艾的学术方向,根植于历史学、文学研究和目录学这三个主要学科。它们分别视书籍为文化交易,书写文本和物质制品。本书为这个宏富,却有时混乱的领域提供了指引,以解释为何不同的学术方法在研究似乎相同的对象时会引出不同的问题,并得出彼此矛盾的答案。 它带来的启示是,文本会变,书籍易变,是读者终制造了他们所需要的书籍。

    • ¥10.6 ¥36 折扣:2.9折
    • 中国文化全知道(新版)
    •   ( 98 条评论 )
    • 文若愚 著 /2016-03-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中国文化全知道(超值典藏版)》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涉及文学、戏剧、音乐、舞蹈、茶、中医、养生、饮食等内容,注重科学性,又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一书在手中国文化全通。 体例编排注重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层次,脉络清晰,各分卷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和掌握。200余幅精美的插图与文字相辅相成,将中国文化精彩、直观地展现于读者面前,使其仿佛置身于一座立体真实的博物馆。 全新的视角、注重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的有机结合,引领读者从一个崭新的层面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是方便快捷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获得广阔文化视野、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读本。

    • ¥12 ¥68 折扣:1.8折
    • 新民说·自行车:自由之轮
    •   ( 717 条评论 )
    • [英] 罗伯特·佩恩(Rob Penn) 译者 邱宏萍新民说出品 /2019-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讲述了骑行环游世界的英国作家罗伯特 佩恩设计和打造一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的旅程。从古老自行车的发源地到现代自行车的诞生地;从 人们唠叨 的发明,到自行车在妇女解放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工程奇迹到切线轮辐车轮,到环法自行车大赛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活泼幽默的奇闻轶事中,罗伯特探索了自行车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意义。 本书为作者代表作,荣登《泰晤士报》畅销书榜,翻译成14种文字。

    • ¥17 ¥48 折扣:3.5折
    • 面对死亡的人(上卷): 卧像的时代
    •   ( 1154 条评论 )
    • (法) 菲利普·阿里耶斯著 /2015-03-01/ 商务印书馆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中兴起了新的学科 死亡学,而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1977年所著《面对死亡的人》一书则起了开创性的作用。本书展现了西方从中世纪早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死亡态度的历史。阿里耶斯的著作奠定了一套对死亡观的话语解释系统,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阐释、修正和取舍的基础。 上卷包括两个部分、五个章节,分别研究了历史上面对死亡态度的演化,教堂中的圣墓,来世观念与末日审判,葬礼的变迁以及墓地的雕像。 下卷共分三个部分、七个章节,分别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死亡观念的变化,对死亡的冷漠态度,对于尸体的处理,假死现象,面对死亡的浪漫主义态度,公墓以及现代西方工业社会里出现的被倒置的死亡的现象。

    • ¥15.8 ¥35 折扣:4.5折
    • 中国书院史话(典藏版)
    •   ( 207 条评论 )
    • 王炳照 著 /2021-04-30/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潜藏于民间的中华文脉 从宫廷图书馆到世家大儒的传道受业之所,中国书院传承中华文脉,会聚天下英才,不仅成为官学的有益补充,更是古代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每一座书院都浸透着创立者的风骨,象征着某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千千万万个书院则汇聚成中华大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气象。本书以书院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中国古代书院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传播文化、培育人才的社会担当。

    • ¥13.1 ¥29 折扣:4.5折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 456 条评论 )
    • 雷海宗 凤凰含章出品 /2020-09-2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次出版去掉了原书里雷海宗先生在不同时期编写而成的比较琐碎的文章,使之成为一部更为纯粹的关于中国古代兵制的专著。 全书共包括 中国的兵 中国的家族 中国的元首 无兵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两周 五大部分,从独特的角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 另外,本书保留了原书中的大量注释作为脚注,有利于读者快速答疑解惑,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为了拓展知识,本书还精选了5篇雷海宗先生的文章作为附录,旨在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

    • ¥12.6 ¥28 折扣:4.5折
    • 明清文学史讲义
    •   ( 261 条评论 )
    • 浦江清 /2018-03-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明清文学史讲义》系根据浦江清先生在西南联大的授课的讲义整理而成。他的讲授追根溯源、纵横比较,用 史 的观点对文学现象作整体观照; 他的论证旁征博引,资料翔实,从不人云亦云,多有精辟独到之论。浦先生的学生、著名学者程毅中先生感言:读先生这本书, 至今还对我指点了新的门径 。

    • ¥17.6 ¥44 折扣:4折
    • 房龙经典作品选:文明的开端
    •   ( 175 条评论 )
    • (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2014-12-10/ 新世界出版社
    • 《文明的开端》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将人类从蒙昧到理性的文明发展史讲述得娓娓动听、妙趣横生。从人类漫长的生存探索到定居在适宜的家园建立国家,从统治者不断地争斗和杀戮到百姓生活中农业、商业、科学和艺术的产生,从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到统一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房龙带我们一同回首那条丰富且精彩的文明开端之路。

    • ¥8.9 ¥19.8 折扣:4.5折
    • 汉语词汇通史 西周卷
    •   ( 92 条评论 )
    • 侯月明 /2023-05-0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汉语词汇通史 西周卷》是多卷本《汉语词汇通史》中的分卷。《汉语词汇通史》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汉语词汇通史,主要根据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内因、外因和事实,把自西周至民国的词汇史分为15个共时系统,详细描写各个共时词汇系统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新质要素的成长,旧质要素的传承、消亡,建构较全面的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通史系统,深度揭示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汉语词汇通史》站在发展的立场上,认为一个共时系统的词汇,包括承古要素、新质要素、消亡要素,而新质要素是重点,新质要素中特征要素是重中之重,突出描写各个时期的特征词汇和特征词汇场;汉语词汇史上下3500年,涉及文献13666种,关于词汇共时系统怎样描写,历时系统怎样解释,承古要素、新质要素和消亡要素及其类型和层次如何分析等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都进行

    • ¥18 ¥40 折扣:4.5折
    • 贝克知识丛书:文字史
    •   ( 284 条评论 )
    • (德)哈拉尔德·哈尔曼 著,励洁丹 译 /2021-03-01/ 上海三联书店
    • 这本书简明扼要、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从7000年前人类*初用图画做记录开始,到如今已发展形成了哪些不同的文字体系,而字母又是如何产生的。同时,书中还简要描述了人类文化史,以及在曾经高度发达、如今早已消亡的古代文明中,人类的生活状况。 文字书写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古老的技术手段之一。在尚未出现文字的文明中,人类的记忆力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但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其带来的全新、革命性的诸多可能便克服了人类在存储并传承知识的过程中记忆力有限的问题。可这些全新的可能性是谁发明的,又是谁在使用呢?文字具备哪些功能?文字又是如何改变人类共同生活的?

    • ¥17.9 ¥39.8 折扣:4.5折
    • 明史讲义
    •   ( 242 条评论 )
    • 孟森 /2018-03-01/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本书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根据他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编纂而成。这本书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并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18.4 ¥46 折扣:4折
    • 中华文化公开课—文化艺术七讲
    •   ( 108 条评论 )
    • 马彦文 /2019-05-22/ 当代世界出版社
    • 艺术可以是宏观概念也可以是个体现象,是通过捕捉与挖掘、感受与分析、整合与运用(形体的组合过程、生物的生命过程、故事的发展过程)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现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其表达形式包括语言、声音、文字、绘画、眼神、呼吸、肢体等。

    • ¥15.9 ¥39.8 折扣:4折
    • 中华文化公开课—文学史九讲
    •   ( 93 条评论 )
    • 李世化 /2019-05-22/ 当代世界出版社
    • 文学史注重研究文学发展的过程﹐总结文学发展的规律,其中包括阐述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 古代 ,后时期为 近代 。

    • ¥15.9 ¥39.8 折扣:4折
    • 身体使用史(《新周刊》关于身体和性的系列专题文字热辣结集,李银河作序推荐。人人都想知道关于身体及性的事情。你的身体属于谁
    •   ( 776 条评论 )
    • 新周刊》编辑部 著 /2015-01-01/ 花城出版社
    • 这本书辑录了近十年来《新周刊》 有关身体这个话题的文章、采访录,从中可以看到中国这些年间在身体与性领域曲折前行的轨迹。心为形役,形也为心役。身体从来不只属于自己,它被时代风潮深刻影响,并在不自觉中渗入个人生活日常中。重新审视人类的身体使用史,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时代,身体受过苦、享过福,也被规定过用法、重新定义过胖瘦尺度和美丑标准。在当代,我们更体验到科技对人的解放和它对身体的禁锢。本书为《新周刊》所刊发的身体与性专题类文精华合集,梳理了总是被权力、法律乃至道德束缚着的身体使用史,并采访了养生、减肥、行为艺术、性用品产业、心理咨询等诸多领域的个案,结合近现代多种身体研究理论,呈现当代国人的身体使用现状。正如心灵在行动中高举,身体也在使用中发光。

    • ¥17.9 ¥39.8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