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扬州是一个文化个性十分鲜明的城市。如果说在中国文化版图上有诸多闪光点的话,那么,扬州正是这样的闪光点之一。扬州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扬州地处南北走向的运河与东西走向的长江之交汇点上,自古即有楚尾吴头、江淮名邑之称。扬州作为交通枢纽与商贸重镇,擅舟揖之便,得人文之胜;这里风光明媚,物产富饶,文教昌盛,地灵人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这表现在独树一帜的园林胜迹。琳琅满目的工艺珍品、脸炙人口的美味佳肴、争奇斗艳的服饰民居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上,表现在千姿百态的扬州戏曲、博大精深的扬州学派、蜚声中外的扬州画派等门类齐全的人文形态上,更表现在其文化创造的活跃、文化氛围的浓厚与文化心理的成熟上,等等。扬州作为一个文化重镇,辐射出巨大的
徐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6000余年。本卷主要论述了徐州两汉文化形成的多元性来源、形成过程,主要内涵,基本特征及和其他地域文化的关系,阐述了两汉文化对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
本书通过对狼山历史进程中的自然景观、唐宋古刹、人文遗珍和近代园林的介绍,以狼山为切入“点”,勾画出南通人文历史千年的时间“线”,打开了长江入海口北岸八千多平方公里的空间“面”,帮助读者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系统了解狼山这“一方水土”的山川地理和南通“一方人”的人文历史和区域文化特色。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体例完备,具有一定出版与艺术价值。
本书系统描写了溱潼会船及祭祀、庙会、竞技等活动,追寻这一“湖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溯源、组成及其程序大全,展现了漆潼会船这一江苏特有的民俗活化石的魅力,体现了江苏水乡风情,鲜活地呈现了大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