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钱塘记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薪传撷英(技艺卷)
    •   ( 54 条评论 )
    • 潘昌初 /2019-03-29/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 钱塘记忆 丛书中的一卷,选取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技艺有关的内容。 钱塘记忆 丛书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普及非遗文化、保护非遗传承而推出的,书稿定位为 学术精神,通俗写法 ,体现知识性、科学性、艺术系、可读性。立足介绍重点非遗项目的发展脉络、传承发展故事、代表性传承人、技艺风格特征等,讲述非遗传承历史故事。

    • ¥23.5 ¥49 折扣:4.8折
    • 运河长子的担当-扬州牵头大运河“申遗”记忆
    •   ( 92 条评论 )
    • 冬冰 编 /2017-01-01/ 江苏广陵书社
    • 本书是申报京杭大运河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工作的全景实录,全书约十五万字,140幅图片,内容丰富,文笔流畅,资料翔实,是一本全面记录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重要的文献资料图书,反映了当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和 非遗 工作者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与精神风貌,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27.8 ¥58 折扣:4.8折
    •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北京鸽哨制作技艺 何永江
    •   ( 69 条评论 )
    • 何永江 口述,何羿翯 整理 /2019-1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讲述北京鸽哨历史和传承的书,记者何羿翯在2019年采访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鸽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永江后,将传承人口述的内容整理成 百年传承 传承人的手艺之路 鸽哨类别、特点以及制作技艺 传下去 传出去 精品赏析 五个部分内容,深情讲述了北京鸽哨,尤其是永字鸽哨每一代传承人的历史、当下传承的故事以及鸽哨制作技艺的特点。

    • ¥23 ¥48 折扣:4.8折
    • 江西非遗大观园·九江卷
    •   ( 35 条评论 )
    • 高平 /2020-07-01/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江西非遗大观园 九江卷》一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详细列举江西非遗项目,精选了数十种江西省九江市著名的非遗项目,进行较为系统地展示与介绍,彩色精装,极具史料价值、宣传价值、欣赏价值。江西九江的 非遗 资源众多,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本套书放眼全省,本册书聚焦九江,深度挖掘江西各地 非遗 文化产品,进行精细梳理和解读,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江西文化的厚重。

    • ¥23.9 ¥49.8 折扣:4.8折
    • 八音的秘密(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   ( 119 条评论 )
    • 邹頔|责编:温艾凝|绘画:温艾凝 /2021-01-01/ 天天
    • 《八音的秘密》是为孩子们了解中国民族乐器而创作的 原创音乐绘本 “八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分类法。我们常说的“八音盒”的“八音”也源自于此。 音乐绘本《八音的秘密》通过主人公和爷爷的故事,按照“八音”(金、石、土、革、丝、竹、匏、木)的顺序为小朋友们介绍了民族乐器的点滴以及关于“八音”的秘密。 两位作者通过文字、插图、音乐和动画四位一体的全新创作方式,让大家 立体地了解民乐,感受民乐;她们所讲述的不仅是爷孙之间的深厚情感,还有主人公与民乐相伴的整个成长。 《八音的秘密》的文本和音乐由独立音乐人邹頔倾心创作;插画由绘本艺术家温艾凝精心绘制。民乐器演奏录制由国乐艺术家方锦龙、二胡演奏家王颖、古筝演奏家苏畅、吹管乐演奏家丁晓逵、笙演奏家朱瑞、古琴演奏家孙瀛、阮演奏家杨众国和潘

    • ¥23.8 ¥60 折扣:4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王文章 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正版】
    •   ( 2 条评论 )
    • 王文章 主编 /2008-10-01/ 教育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本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探讨,力求深入系统,供广大该方面的工作者阅读学习。 本书站在历史与文化的总体高度,从国际两个视角,全方位地、系统而深入地回答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心的问题,而且还切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程提供了宏观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启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理论问题,对于科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 ¥28 ¥125 折扣:2.2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花儿金
    •   ( 33 条评论 )
    • 韩春鸣 著 /2014-0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花儿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与艺术性并重。作者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某一领域中的权威、知名专家及一线工作者,他们撰写的书*是要让本专业的人有收获;第二是要让非本专业的人看得懂,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公众事业。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越是在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要坚守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 ¥27.8 ¥58 折扣:4.8折
    • 活着的记忆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2(歙砚-三雕-祠堂)
    •   ( 106 条评论 )
    • 王振忠 主编,胡中泰汪根发毕新丁 著 /2013-05-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歙砚、婺源三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祠堂建造技艺。 婺源歙砚:歙砚的全称为“歙州砚”,产自古歙州婺源县的龙尾山,因此,歙砚又有“龙尾砚”、“婺源砚”之称,迄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本篇分歙砚简述、歙砚沿革、歙砚赏析、发展与思考四个方面展示了婺源歙砚的魅力。 婺源三雕是指婺源县境内明清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作为徽派建筑精彩的艺术亮点,制品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集美学、力学、数学、历史学、生态学于一炉,极具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考察价值与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也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对当代的建筑艺术有巨大的影响。 婺源祠堂建造技艺:祠堂不但是村落所有建筑中规模*的,而

    • ¥27.8 ¥58 折扣:4.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年画
    •   ( 92 条评论 )
    • 主编王海霞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新年时画一神荼、郁垒一两位神人的形象于门上以驱邪避灾的习俗。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门上贴象征大吉大利的鸡,用以辟邪祈福。唐代出现了以历史人物秦叔宝、尉迟恭为门神形象的门画,此举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宋代,年画正式形成。这一时期的雕版印刷、丰富的民间文化生活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始出现了如风俗、戏曲、仕女娃娃等多种题材。明代,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年画呈现出复兴之势,吉祥题材作品多种多样。到了清代,年画的题材可谓是包罗万象,制作更加精良,体裁也更加多样,画店作坊繁多,全国除了西藏外都在过年时贴用年画。清末至今,社会变革巨大,传统年俗逐渐式微,木版年画也随之衰落,目前全国只有十几家还保留着这项传统的工艺

    • ¥23 ¥48 折扣:4.8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前门传说
    •   ( 14 条评论 )
    • 杨建业 编著 /2012-05-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从传说分类的观点来看前门的传说,大体上应当属于地方风物传说或名胜古迹传说。但它又不是单纯的风物传说或名胜传说,既包括了地方传说(如胡同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如前门楼子的传说),又包括了人物传说(从帝王将相到能工巧匠、从梨园名角到商铺老板)、史事传说(如建城传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出逃、义和团烧药房)、风俗传说(如老字号、庙与庙会、信仰习俗等)。传说一般都因历史事件、现实事物或人物的触发或多或少有事实的影子,但传说是民众口口相传的作品,在流传中,民众以自己的知识、需要、愿望和想象多所增益,添枝加叶,流传的时间愈久、流传的地区距离事实发生的中心区愈远,传说也就愈加远离事实,有的还残留着或附会上一些前代社会的,甚至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的观念、形象、习俗等,故传说包含着事实的成分或影子

    • ¥27.8 ¥58 折扣:4.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玩具
    •   ( 63 条评论 )
    • 王伟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中国美玩具》是“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由王伟编著。 《中国美玩具》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玩具的有关内容。 我国民间玩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约六千至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响球、陶连环等玩具出现。秦汉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玩具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诸多民间玩具如“泥车瓦狗”等已进入流通市场。唐宋之世,政治经济强盛,市民生活极其繁荣,在此基础之上的民间玩具也异常发达。尤其是陶瓷和泥玩具,散见于诸多文人笔记和风俗画之中。

    • ¥23 ¥48 折扣:4.8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永定河传说
    •   ( 56 条评论 )
    • 杨金凤编著 /2014-01-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永定河传说》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与艺术性并重。作者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某一领域中的权威、知名专家及一线工作者,他们撰写的书*是要让本专业的人有收获;第二是要让非本专业的人看得懂,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公众事业。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越是在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要坚守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维护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 ¥27.8 ¥58 折扣:4.8折
    • 活着的记忆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录1(徽剧-傩舞-茶艺)
    •   ( 98 条评论 )
    • 王振忠 主编,何柏坤洪玄发汪根发 著 /2013-05-01/ 江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介绍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灯彩、婺源抬阁、婺源豆腐架。 婺源灯彩俗称“迎灯”,是婺源民间流行广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婺源方言中,灯同丁,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和庆贺吉祥之意。婺源灯彩种类繁多,有花灯,龙灯、马灯、狮子灯、塔灯、船灯、桂花灯等。龙灯又分为板龙灯、香龙灯、滚龙灯。本篇还介绍了迎灯习俗、灯会等民间灯彩活动。 婺源抬阁又称“桌戏”“台角”,是流动着的露天多层小戏台,也是一种民间灯彩。婺源抬阁剧目多达40余种。随着历史的演变,婺源抬阁表演技艺逐渐失传,只有甲路村的抬阁独存,故本篇主要介绍了甲路抬阁的特征、剧目及代表性作品、服装道具等,以及独特技艺与价值。 婺源豆腐架:婺源村民利用豆腐架为道具,给小孩穿上新衣,化上妆,让他们站在豆腐架上,摆出有关戏目的造型

    • ¥27.8 ¥58 折扣:4.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木偶
    •   ( 60 条评论 )
    • 王海霞 著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中国美木偶》是“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由陈晓萍编著。 《中国美木偶》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的有关内容。 木偶,古称傀儡,主体由木头等材料雕刻而成,模拟各种人形,既是戏曲表演的道具,又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品。以木偶表演的戏曲称为木偶戏。

    • ¥23 ¥48 折扣:4.8折
    • 【余世存2019新作】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
    •   ( 36 条评论 )
    • 余世存 /2019-01-01/ 时代华文书局
    •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本书由著名学者余世存撰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相对于《时间之书》,本书更注重故事性和知识性,更贴近广大读者,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很好知识读本

    • ¥25.5 ¥68 折扣:3.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皮影
    •   ( 72 条评论 )
    • 关红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皮影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与影发明和创造的一种融绘画、雕簇、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充满神奇与梦幻,被誉为世界上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国外学者称中国皮影是后世电影的前驱和开山之祖。

    • ¥23 ¥48 折扣:4.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泥塑
    •   ( 65 条评论 )
    • 王海霞 编著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泥塑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为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造型上以人物、动物形象为主。题材主要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小说传奇、戏曲、民俗事项,也有各类寓意吉祥的动物人物等。泥塑在我国民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曾被广泛地用于乞子还愿、家庭供奉、辟邪镇宅、娱乐游戏、装饰、*等各种民俗活动和生活日用之中。

    • ¥23 ¥48 折扣:4.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面具脸谱
    •   ( 117 条评论 )
    • 刘莹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中国美面具脸谱》是“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一,由刘莹编著。 《中国美面具脸谱》讲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具脸谱的有关内容。 面具脸谱与原始巫术、乐舞等一脉相承,同时与民间戏曲、歌舞、信仰观念等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渗透并交织在一起的。它不仅作为一种道具和形式表达了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成为民俗活动和民间文化的载体,同时它本身就是民间文化观念和民间审美观念的内容。

    • ¥23 ¥48 折扣:4.8折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最美织染秀
    •   ( 91 条评论 )
    • 王海霞徐瑛姞 编著 /2013-03-01/ 湖北美术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早发明养蚕、缫丝和丝绸的国家。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培育出了灿烂的纺织技艺及其装饰艺术,织、染、印、绣、缂丝等传统工艺,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对生活的期盼表现得如诗如画。经过千百年的孕育和发展所形成的三大名锦和民族民间织锦、传统手工印染、四大名绣和民族民间刺绣等技艺,呈现出中国传统织染绣精湛的工艺文化和艺术魅力。锦绣中华,这一富有诗意的称谓,是对中国悠久灿烂的染织文化为形象的概括。

    • ¥23 ¥4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