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项目卷》汇集了目前中国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十大部分,共收条目 1200 余条,总字数约 100 余万字。在完整收录非遗代表作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辅以精选图片与传承人名录,全方位呈现出非遗代表作的文化魅力。本卷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献性,编纂中注重通用性、简要性和可读性,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和参考需要,使专业人士和非遗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代表性项目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 2006 年、 2008 年、 2011 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共计 1219 项 )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 311 项),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编排
全书上下两册,共分为八章。章从整体上概括了大运河对于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其余七章,将大运河的文化资源分为河道、闸桥、沿线庙宇、码头、粮仓、公园与博物馆、乡情民俗七个版块分别进行了介绍。本书稿从大运河沿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摘取了四十余种进行了重点撰写,详细介绍了他们的缘起、变迁与现状,并将它们与现有的旅游资源加以结合,是一本鉴古通今的文化随笔。书稿另附图片200余张,图文并茂,排版设计精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格萨(斯)尔》、《江格尔》和《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 三大史诗 。其中《格萨(斯)尔》于 2009 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 非遗 代表作名录。三大史诗是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 百科全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 史诗卷》内容涉及人物、社会、经济、宗教、民俗、艺术、语言、生态等。共计 95 万字, 200 余幅图片。本书的出版使 三大史诗 这一我国多民族文化的 百科全书 和 民族文化标本的展览馆 能够向读者展示其 百科全书 的真正面目。本书不仅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而且对于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格萨(斯)尔》、《玛纳斯》和《江格尔》三个部
本书以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对北京市近 300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性了总结与展示,分属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十大类别,涵盖北京生活的各方面。此书空间上跑遍城内东西南北的区县乡镇村落,解除了上百家传承单位和传承人,是北京非遗一次全角度的重新接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按门类、批次、地区、项目等来安排条目。内容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个门类,靠前至第四批次,20多个地区,1986名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比较详尽地叙述和介绍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本卷撰写中特别关注了传承的脉络,因此成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它对于我们了解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基本信息是一个指南。本书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传承人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四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986人),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书对现存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况进行了调研,从其价值、保存现状、日常管理、建档、档案的内容分析、信息开发等多方面切入,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多种妈祖信俗档案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代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中的关键问题,着重研究了当代妈祖信俗口述档案的建立方法,进行了口述建档实践,并对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本书希望通过系统化的研究了解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全貌,构建文化记忆,并在档案文本中发现中华民族经年不变的文化认同。
本书是一本介绍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临清潭腿的图书。本书介绍了临清潭腿的历史与发展,临清潭腿的基本内容,临清潭腿的基本功和基础拳,正宗临清潭腿的练法与示意,临清潭腿的概要和势法,以及潭门三十六天罡连环腿。本书是对临清潭腿这一项重要民俗活动的发掘和整理,极有价值。
《代表性项目卷》汇集了目前中国所有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十大部分,共收条目1200余条,总字数约100余万字。在完整收录非遗代表作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辅以精选图片与传承人名录,全方位呈现出非遗代表作的文化魅力。本卷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献性,编纂中注重通用性、简要性和可读性,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和参考需要,使专业人士和非遗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代表性项目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三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219项)和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11项),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编排。本书采用2014年11月近期新公布的第
《中国美》丛书(十卷本)是国内套面向青少年、面向世界,为配合国家“中国文化走出”的文化宣传工作而设计的介绍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图书。这十卷本选择的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代表性项目,包括:剪纸、年画、皮影、木偶、唐卡、风筝、泥塑、织染绣、民间玩具、面具脸谱。虽然这只是博大精深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但因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尤其是其视觉震撼力和效果十分显著,故选择这些项目作为《中国美》的开篇,让社会各界和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也是我们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所做的一份努力。 这套书每卷本所选内容将注重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造型优美、视觉冲击力强的各类作品。各卷本皆有总论概述、相关历史、产地、民俗、代表性作品、代表性艺人
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的《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慈溪卷》是相关成果的集中体现和精萃提炼。悠远漫长的历史在象山这片山青海蓝的土地上,孕育出海韵实足的风土人情,也孕育出浩瀚如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徐福东渡传说”、“赵五娘寻夫故事”传遍市井村岙,“爵溪渔鼓”、“渔民号子”响彻渔港码头,“母子龙”、“灵南狮舞”欢庆新春元宵,“提线木偶”、“唱新闻”演尽人间百态,“竹根雕”、“船模”享誉海内外,新桥盐、岑晁醋走进千家万户,还有“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三月三”、“大塘红庙庙会”等民俗节日,更是一场场,民间盛会。这些古老而鲜活的文化形态在千百年薪火不断的传承中融人这片土地,融人人们的血液,承载着我们共同的生活理想和人间愿望,成为烙在每一个出生在这里的象山人身上
《代表性项目卷》汇集了目前中国所有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全书分为传统技艺、民间美术、民间舞蹈等十大部分,共收条目1200余条,总字数约100余万字。在完整收录非遗代表作品基本信息的同时辅以精选图片与传承人名录,全方位呈现出非遗代表作的文化魅力。本卷内容兼具知识性与文献性,编纂中注重通用性、简要性和可读性,以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和参考需要,使专业人士和非遗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代表性项目卷》,所收内容为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批准文化部确定的三批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219项)和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311项),并以条目的形式在书中出现。 本书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方法编排。本书采用2014年11月近期新公布的第
熊红云、詹炳宏、梁汉昌著的这本《锦绣广西》融入全新互联网数字媒介扩充阅读的方式,向读者呈现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服饰特色。 《锦绣广西》分为裳识、民俗、匠艺、游食四个部分。裳识部分以服饰、纹样、织锦、刺绣、配饰为线索,介绍了广西各少数民族服饰;民俗部分以传统节庆、民间传说、风俗为线索,记录少数民族地区婚丧嫁娶、鬼神信仰、风俗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匠艺部分记载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技艺,包括服饰的制作过程、服饰原料的采集与制作等方面的内容;游食部分以广西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特色和风味美食为主题,向读者分享广西的生活与饮食文化。 《锦绣广西》以图为主,简括凝练,整本书可以作为一份广西礼物,以飨读者。
为传承保护海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开始,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全区广大文化工作者和业余普查员齐心协力,按照不漏街道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线索的原则,区文化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了近200名调查者,历时20多个月,走访足迹遍及全区8个街道75个社区(行政村),调查对象涉及老市民、老文化工作者,老民间艺人,搜集了素材4000余条。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的《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海曙卷》这一丰硕成果。 在本书收录的46篇民间文学和25篇民间习俗中,以城市历史建筑(如城门、桥梁、佛塔、庙宇、街巷、楼宇等)、城市历史事件(建城、凿湖、筑堰、架桥及抗金、抗倭、抗清等)、城市历史人物(如黄晟、王应麟、张苍水等)为主要载体,大部分涵盖或代表着整个
为了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的中国,进一步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拟将中国目前 非遗项目进行系统介绍并多语种出版,向世界人民展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魅力,提升 软实力。主要内容如下:
继《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149卷付梓后,《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丛书11辑的出版,是一件让人欣慰和感动的事情。可以看出,近年来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成了内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与时俱进的。 宁波是中华民族早的发祥地之一。宁波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各方面,有着天才的艺术创造和极高的历史价值,不少种类为全国仅存或独有。这些文化遗产,是宁波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宁波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宁波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推进社会全面进
宁波是中华民族早的发祥地之一。宁波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美术、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各方面,有着天才的艺术创造和极高的历史价值,不少种类为全国仅存或独有。这些文化遗产,是宁波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宁波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宁波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
本项目以丛书的形式,整理出版福建省入选 批准的 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关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等项目,把这些民间形式的音乐材料按项目名称单独出版成册,并进行概况介绍,以利于民间艺术材料的保护与传承。本书介绍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莆仙戏的概况,列出了莆仙戏的66种唱腔,同时介绍了莆仙戏进京演出剧目选曲、器乐曲牌以及传承任务等,对莆仙戏这个一古老剧种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有利于该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抢先发售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汇集成名录,基本涵盖了我国所有1100余项农业文化遗产,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要点介绍,便于检索和查阅。全面地对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系统地调查与梳理,按照农业遗址、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聚落、农业工具、农业技术、农业文献、农业特产和农业民俗十个方面分析、收集、整理农业文化遗产1100余项,既涵盖了“优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包括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进一步发掘了更多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这为深入研究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历史、保护、发展与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传承中华农耕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8 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4 周年,各地又掀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热潮。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亲历者,不禁感慨万千。世界遗产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世界遗产工作者们仍在为保护与传承默默耕耘着,并且在历史文化资源挖掘、遗产价值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广泛而具有深度的成果。 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除了工程技术上溯久远,流程之长无出其右,重要的,是附着其上的厚重而坚实的运河文化熠熠生辉。随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条母亲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作为世界遗产,对大运河是有严格而科学的界定的,由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外界宣传不够,所以虽然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了,但外界对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