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0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南怀瑾妙解史记:原来史记要这样读 历史 史记 国学 传统文化
    •   ( 324 条评论 )
    • 南怀瑾 /2024-10-01/ 东方
    • 南怀瑾先生关于《史记》重要篇目以及司马迁写史之深意的讲述,透彻而珍贵,对于现代人认知中国历史乃至传统文化的精深内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对于南师讲述史记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共分为三部分: 章介绍司马迁写史的独特奇 之处;第二章对于史记重要篇目的解密阐述;第三章介绍现代人为什么要读史。本书方便传统文化爱好者 加深入地领会《史记》背后的深刻见解, 深层地领略读史的重要意义,且能古为今用,提升智慧洞察力。

    • ¥28 ¥58 折扣:4.8折
    •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
    •   ( 5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瓦提裘提斯|责编:周官雨希|译者:张馨方 /2021-05-01/ 上海人民
    •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既是东南亚社会与历史的研究者,又是经历丰富的旁观者。他求学于伦敦亚非学院,后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在东南亚生活,曾担任BBC和《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基于其亲身经历和专业背景,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既有对不同 社会历史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又有对东南亚社会整体性问题背后复杂原因的深刻解读。通过与高层精英或升斗小民的对话,作者揭开了东南亚的真实面貌——深入骨髓的腐败、被舍弃的人民、愈发 的种族和 偏执。凭借记者出身所特有的犀利观察和敏锐判断,作者认为东南亚困局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精英分子始终自私自利;二是支持东南亚社会稳定的宽容与包容关系正

    • ¥29.21 ¥59 折扣:5折
    • 茶马古道:马帮的传奇生涯
    •   ( 26 条评论 )
    • 李旭|责编:王风莲//马丽娟 /2024-01-01/ 青海人民
    • 马帮是一种民间运输团体,是20世纪90年代前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基础又与茶马古道沿途边远山区淳朴无欺的多民族民风、民俗、民规,以及神秘的古老传说、 信仰等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马帮及马帮文化 加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本书主要讲述了奔波在茶马古道上的这帮特殊人群,在路途上和他们的人生中发生的那些不为人知的马帮故事。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

    • ¥28.2 ¥66 折扣:4.3折
    • 礼物的流动 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阎云翔 /2017-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这本书是根据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一本民族志。为此,作者先后在1989年和1991年两次回到他以前曾经生活过7年的下岬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光是礼物之流本身便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于是将他的研究目标限定在农村礼物馈赠文化方面最后成书。作者对下岬村礼物交换体系的研究质疑了现有人类学的某些理论,证明了社会交换理论中的互惠原则和礼物研究中的双向流动、不可让渡性等理论并非具有普适性。在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关系网络的培养和人情伦理的遵奉是兼具利益和非利益、表达性和工具性、情感与道德两方面特点的;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关系培养现象和人情面子功夫等,都必须要放置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程这一大背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理

    • ¥29.5 ¥59 折扣:5折
    • 校勘学释例
    •   ( 10 条评论 )
    • 陈垣 /2023-08-01/ 上海书店
    • 《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致误的类例的校勘学著作。作者在该书中,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校勘方法,使本书成为校勘学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著作。校勘之学起因于文件传写中的错误率太高,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就是要改正这些传写中出现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它和原本差别 微。本书以中华书局1959年重印本为底本。

    • ¥28.9 ¥58 折扣:5折
    •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
    •   ( 52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瓦提裘提斯|责编:周官雨希|译者:张馨方 /2021-05-01/ 上海人民
    •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进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既是东南亚社会与历史的研究者,又是经历丰富的旁观者。他求学于伦敦亚非学院,后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在东南亚生活,曾担任BBC和《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基于其亲身经历和专业背景,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既有对不同 社会历史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又有对东南亚社会整体性问题背后复杂原因的深刻解读。通过与高层精英或升斗小民的对话,作者揭开了东南亚的真实面貌——深入骨髓的腐败、被舍弃的人民、愈发 的种族和 偏执。凭借记者出身所特有的犀利观察和敏锐判断,作者认为东南亚困局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精英分子始终自私自利;二是支持东南亚社会稳定的宽容与包容关系正

    • ¥29.4 ¥59 折扣:5折
    • 故事里的中国·6 制胜之道
    •   ( 5 条评论 )
    • 公孙策 著 /2023-09-01/ 广西师大
    • 《制胜之道》以《孙子兵法》为“心法”,讲述影响中国古代历史走向的22个战争故事,串讲中国古代战争史。 既客观评价“不战而屈人之兵”“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等战争 的传奇,也推崇戚继光自成体系的练兵术和阵法,分析左宗棠如何在政治经济层面发挥才能助益军事力量。将《孙子兵法》中脍炙人口的“后发先至”“穷寇勿迫”等心法口诀,同历 的 战役相互印证。并配以简明示意图,具象呈现战争态势。带领读者轻松阅读汉语古籍、重温中国历史、学习决策之道。

    • ¥27.4 ¥55 折扣:5折
    • 明清山海关衙署建筑研究 九州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冯柯,李楣,冯晓 /2024-10-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选取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山海关衙署建筑为研究对象,参考明詹荣《山海关志》和清高锡畴《临榆县志》等文献资料,对比研究了明清不同时期的山海关衙署建筑。从衙署建筑的不同称谓、建筑组成和建筑布局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比较了明清时期山海关衙署建筑的变迁,并对衙署建筑的格局形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 ¥20.4 ¥54 折扣:3.8折
    • 出土文献与巫术研究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韩)赵容俊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巫者执掌交通鬼神,其本身虽不具超乎自然的力量,但古人相信巫者可藉鬼神之力以成诸事。古代巫者的主要活动,可分爲交通鬼神、医疗巫术、救灾巫术、生产巫术、求子生育、建筑巫术、丧葬巫术、祝诅放蛊、神明裁判等九项。本书选取笔者近年来发表的若干篇文章,以甲骨文、铜器铭文、盟书材料、简牍材料、帛书材料等古文字材料爲第一手研究资料,辅以考古遗物与其他传统文献典籍,主要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讨论各种出土文献资料所见与早期中国巫术相关的内容,进而考察其特征。各章中亦附若干图表,以备参考。本书选取笔者近年来发表的若干篇文章,主要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讨论各种出土文献资料所见与早期中国巫术相关的内容,进而考察其特征。文献征引丰富,理论运用新颖,可作为一部视角独特的早期中国巫术文化

    • ¥26 ¥52 折扣:5折
    •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记忆中的历史
    •   ( 9 条评论 )
    • 阿莱达·阿斯曼 /2022-05-01/ 南京大学
    • 本书为“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中的一本,主要探讨了德国人对自己 历史尤其是纳粹历史的记忆、情感、态度和认识,题名中的“记忆中的历史”是指真正存在于德国人记忆和普遍认识中的历史,即德国人如何面对历史,德国历史是如何被人们谈论、解读和描述的。本书探讨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不同形式的历史倾向、历史提供的各种经历,以及当今对于历史的消费。本书 倾向于对民族志的解读,研究的对象除了德国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个人历史经验以外,还有作为记忆承载者的历史建筑,以及当今(写作时的2006、2007年)的各种消费历史记忆的商品(博物馆、媒体等等)。

    • ¥29.3 ¥59 折扣:5折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精)
    •   ( 90 条评论 )
    • 王明珂 /2016-04-01/ 上海人民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精)》是王明珂的新作,正文共有九章,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作者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同时也是作为历史学家的作者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因此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思与反应。

    • ¥29.8 ¥59.8 折扣:5折
    • 民主与全球化:1989年以来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第10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德]安德烈亚斯·维尔申AndreasWirsching)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内容: 1989年, 当柏林墙倒塌、东欧集团解体时, 世界政治的坐标随之发生变化, 其影响对欧洲来说最为显著。欧洲各国迅速趋同, 它们所享受的自由也得到了靠前的扩大。但与此同时, 欧洲越发依赖金融市场; 过去的黑暗势力未曾消亡, 帝国主义仍有诱惑力, 民族主义死灰复燃, 种族思想继续驱动仇恨、暴力和发生。本卷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第十卷, 安德烈亚斯·维尔申综合上述发展脉络, 指出尽管发生了种种特殊事件, 欧洲的当代史仍以“趋同”为标志, 若要偏离这一态势, 便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 ¥28.9 ¥59 折扣:4.9折
    • 日暮乾清门 近代的世运与人物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30 条评论 )
    • 李文杰 /2020-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本书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书中收录的20篇文字,内容跨度百余年,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阐释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见活动时君臣的互动、中枢机构的运作、皇帝如何批示文书、官场的机密通信,尝试从制度的视角,重新解释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变、皇族内阁、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权继承,也勾勒了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驻美公使陈兰彬、驻英公使汪大燮、风云人物康有为、外交总长陆徵祥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揭示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 ¥29 ¥58 折扣:5折
    • 束与分的变奏:黄河治理简史
    •   ( 3 条评论 )
    • 赵炜|责编:李兵兵//华青多杰 /2023-07-01/ 青海人民
    • 本书是一部总结古代黄河治理经验的专著。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黄河的乱与治一直是古人 为关切的现实问题。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治水开始,一直讲到清末黄河 一次大改道,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在“束与分”的理念下,不断治理黄河的历史。作者通过对前人治河经验的梳理,总结出了“跑、壅、堵、障、疏、分、束”等历代治理黄河的措施。透过这些实践探索,可以了解前人对这条 为复杂难治河流规律的不断认识,感知母亲河滋养 文明发展的步伐,彰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为现代治理黄河提供宝贵的借鉴。

    • ¥24.8 ¥58 折扣:4.3折
    • 周公旦 三联书店 【新华书店正版全新图书】
    •   ( 0 条评论 )
    • (日)酒见贤一|责编:李静韬|译者:李炜 /2023-09-01/ 三联书店
    • 周公旦是与姜子牙并肩的周王朝的建国功臣,孔子对周公旦制定的礼是如此推崇,以至于他在梦中与周公相见。对于这位至高圣人,作者以独特笔法进行了大胆阐释。能够灭掉殷朝,并引导周朝走向全盛的“礼”,到底具有怎样的内涵?周公旦究竟是政治家还是巫师?他亡命到蛮夷之国“楚地”的冒险之谜又如何展开?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这部文风大胆、想象雄奇、妙趣横生的小说中,找到作者酒见贤一独出心裁的解答。

    • ¥21.4 ¥48 折扣:4.5折
    • 不尽的江河不断流 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杨共乐 /2023-05-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华文明连续不中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时代之问。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将中华文明的相关问题置于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用比较的视野,对中华文明进行重点考察,主要从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述,文明与文明观;世界古文明的不同归属;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中华文明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价值;世界文明新形态的开辟;中华文明连续不中断的关键文化因素。在比较中剖析各文明的异同,阐述中华文明发展连续性。

    • ¥22.5 ¥45 折扣:5折
    • 冷战和福利国家:1945~1989年的欧洲(贝克欧洲史 第9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德]哈特穆特·克尔布勒HartmutKaelble) /202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内容讲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陷入了毁灭。许多城市, 交通路线和工厂被摧毁。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已经做出了左右世界命运的重要决定。然而, 被分成东西方的大陆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冷战时代欧洲的崛起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欧洲进入了非常繁荣的时期, 西欧经历了一次基本的社会民主化。在西欧出现了现代福利国家, 自由民间社会和稳定的民主国家。在残酷的独裁政权下, 东欧经历了被迫的工业化, 扫盲运动和社会保障化。哈特穆特·凯尔布勒将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以及同等重要的政治史和欧洲史都融合在此书中。

    • ¥27.8 ¥62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