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40-6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红墙大事: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全两册)
    •   ( 31239 条评论 )
    • 张树德 /2017-10-01/ 团结出版社
    • 红墙过去是紫禁城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红墙成了中南海的象征。由于它是中共中央和*的所在地,因而它不仅成了全国人民向往和敬仰的地方,也成了新中国许多重大政治事件的中心。在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重大事件的决策、制定和实施,争论和展开,无不与中南海,与红墙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样说,新中国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与中南海,与红墙 这个中国心脏中的心室,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一次心跳也都时时牵动着中国整个肌体的健康与发展。红墙里所发生的许许多多事件,无不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正因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当中,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许多专家学者,都把目光投到了这里。

    • ¥48.6 ¥108 折扣:4.5折
    • 地理中的中国史2册套装(自然篇+人文篇)一部以地理为视角的中国简史!全彩印刷+近40幅高清地图+36个地理专题
    •   ( 1599 条评论 )
    • 艾公子时代华语 出品 /2025-02-01/ 成都地图出版社
    • 为什么说看完了河西走廊就看完了全中国?古代如何走海路从印度回到长安? 秦岭为什么又被称作 中华龙脊 ?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原来不止一条? 洛阳凭什么成为十三朝古都?为什么强盛的王朝一定要控制西域? 刘邦为什么要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为什么古代的名臣名将总是扎堆出现? 《地理中的中国史》以 自然 人文 为主题,结合山地、高原、盆地等地形,南北方、边疆内陆等区位,共计36个地理单元专题,地形地貌、局势等近40幅地图,讲述中国近三千年的历史演进、人文现象;从空间角度解读地理条件制约与变化下,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与必然。透过这本书,在朝代更迭中寻找共同的人文归属,看懂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47.2 ¥118 折扣:4折
    • 中国通史(全2册)“国学宗师”钱穆导师吕思勉畅销力作精装典藏,一本书让你读懂五千年中国史,划时代力作
    •   ( 15769 条评论 )
    • 吕思勉 /2021-12-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写给大家的历史经典读物,它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长期被用作大学教材与青年 自修 读物。数十年里不断重印再版,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坛影响极大。《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至作者写作之年(1922年),全书共分为上古史、中古史、近古史、近世史、现代史几部分来阐述,贯通三皇五帝、夏商周等各个时代,内容涉及历史、地理、语法、训诂、辨伪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民族等各个领域。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作者博学多识,治史严谨,治学规模宏达,视野开阔,特别注重社会状况的阐述。全书渗透着吕思勉用新方法、新思想来整理旧国故的精神。在书中,作者对史事评述、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也多平实中肯发人深思,是一部学习中国历史

    • ¥57.6 ¥128 折扣:4.5折
    • 大学问·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中国近现代史知名学者李怀印新著,仲伟民、赵世瑜、陈锋、吴重庆、李里峰一致推
    •   ( 20248 条评论 )
    • 李怀印 著,大学问出品 /2022-0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今天的中国究竟从何而来?现代中国何以能避免多族群帝国崩溃和分裂的命运,建立一个高度有效且长期稳定的国家?其疆域构成、族群组合和政权形态具有何种历史合理性与独特性?今后的中国国家能否继续维持 既大且强 的格局?本书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以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本书是一部视野宏大、新见迭出的中国近现代史著作。全书主要围绕对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问题,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书写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作者从全球史的视角,着眼于地缘政治、财政军事和政治认同三个要素,全面论述十七至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探寻现代中国形成的独特路径。全书视野宽广,内容丰富,见解独到,对于试图理解现代中国之过去与未来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来说,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精彩著作。

    • ¥42.7 ¥89 折扣:4.8折
    • 华夏日常生活史 李志生教授书写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启笛丛书
    •   ( 545 条评论 )
    • 李志生 著 /2024-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悠久的中华文明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不仅创造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还创造了琳琅的物质积累,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就是这些物质创造的集中呈现,日用行藏的诸多物品之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也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这《华夏日常生活史》以开阔的人文视野、翔实的历史资料、优美隽永的文字、生动精美的图片,对中国古代社会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进行了清晰地梳理和生动地呈现,全景式展现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递图景。人生开门事 无论是柴米油盐姜醋茶,还是吃穿用度、生老病死,都在时光、地域、上下、男女的交错中,日复一日地悠悠过着。透过古人的日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根,理解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变迁,带我们理解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是如何塑造的。

    • ¥56.6 ¥118 折扣:4.8折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小学《论语》,大学《春秋》代表中国精神的政治哲学至高圣典。得到近80万总订阅主
    •   ( 232 条评论 )
    • 熊逸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5-02-28/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春秋》在中国古代长期被尊为政治哲学的至高圣典,并被认为是唯一由孔子亲手编撰的儒家经典。但《春秋》以微言大义暗藏褒贬,是非常费解的,尤其是经过历代经学家的解读变得越来越芜杂。那么《春秋》以及相关经典是如何在两千年专制社会中发挥实际作用,甚至呼风唤雨的?一贯被当作中国精神的春秋大义,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熊逸从唐朝一桩谋杀案讲起,通过大量生动的历史案例,运用翔实考据和缜密逻辑,一层层揭示了上溯至春秋时代的中国经典文化,包括《春秋》 一经三传 、《论语》《老子》等,是如何在皇权政治下被扭曲成了权力的工具的。熊逸对数千年的史实和典籍信手拈来,并让帝王、圣贤、权贵、武将、文士等不同时代的人隔空对话,他也在其中嬉笑怒骂,行文充满真知灼见,文风轻松幽默。当读者沉浸在他的文字世界时,

    • ¥42.2 ¥88 折扣:4.8折
    • 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
    •   ( 1201 条评论 )
    • [荷兰] 高罗佩 著,汉唐阳光 出品,吴岳添 译 /2023-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自殷周至明末共分四编,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 角度讨论古代中国人之性生活及有关事物,分析中国古人性观念的形成和演变。不仅涉及服装、首饰、妇女缠足、房中秘书等与性直接有关的内容,而且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这是第一部视野开阔、阐释系统、持论公正的中国性学史专著,至今仍是该领域研究最主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 ¥47 ¥98 折扣:4.8折
    •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 739 条评论 )
    • 龙盛运 /2024-08-01/ 重庆出版社
    • 湘军,一支维护了清王朝统治,但也给清王朝带来隐忧的湖南地方武装。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无力抵御,不得不命地方官员筹办 团练 应对。儒生出身的曾国藩借机打造了一支以儒家学说治军、用乡土观念维系的、凶悍敢战的私人武装 湘军。湘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荃、彭玉麟等人的军政活动为晚清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他们无法根治社会病症。 知名学者龙盛运用丰富的史料论述了湘军从咸丰三年(1853)建立发展到光绪四年(1878)被裁撤的全过程,对于湘军产生的社会背景,湘军发展的内在原因、外部影响,湘军的规章制度、后方基地、军饷状况、将帅与幕僚、战略战术,特别是与满族贵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博深入的研究,可谓一部全面而深入的湘军全史。 湘军崛起打破了满汉权力格局的平衡,重新塑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兵

    • ¥42.2 ¥88 折扣:4.8折
    • 经纬度·何以中国·反思与重构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精选
    •   ( 89 条评论 )
    • 刘泽华 著,葛荃 编 /2025-04-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著名史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名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刘泽华先生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诸问题的文章集,由葛荃教授在广泛听取建议后选编而成。本书以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问题为线索,从不同角度论述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脉络、特征,对历史研究无法绕过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普遍观念诸问题,展开细致讨论,相信既能为历史学专业人士展开学术研究提供启发,也能对一般读者更好地理解传统与历史有所帮助。本书语言深入浅出,文字平顺流畅,说理鞭辟入里,观点掷地有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史学读物。

    • ¥42.2 ¥88 折扣:4.8折
    •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1)
    •   ( 2642 条评论 )
    • 范文澜 /2010-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收录晚清以迄20世纪80年代末,为中华学人所著,成就斐然、泽被学林之学术著作。人选著作以名著为主,酌量选录名篇合集。 入选《中国通史简编(套装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内容、编次一仍其旧,唯各书卷首冠以作者照片、手迹等。卷末附作者学术年表和题解文章,诚邀专家学者撰写而成,意在介绍作者学术成就,著作成书背景、学术价值及版本流变等情况。 入选《中国通史简编(套装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率以原刊或作者修订、校阅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正其讹误。前人引书,时有省略更改,倘不失原意,则不以原书文字改动引文;如确需校改,则出脚注说明版本依据,以 编者注 或 校者注 形式说明。 《中国通史简编(套装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作者自有其文字风格,各时代均有其

    • ¥56.6 ¥118 折扣:4.8折
    • 季风之北,彩云之南: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因素(从古滇、南诏、大理直到云南省,横跨二千年,放眼全世界,从边缘到核心,看大一统中
    •   ( 1753 条评论 )
    • 杨斌 著 /2023-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云南 一词的起源与变迁,与历代中原王朝 统合 这块区域的过程息息相关。了解云南就了解了历史性的中国。本书将云南视为一个边疆进程,许多 演员 在其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国理解为一个不断变化与转型的历程,而不只是一个固定的概念。 作者在全球史的脉络背景中书写地方史,从军事、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方面追溯了我国云南长达两千年的历史,阐述了云南在全球跨区域网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一章从西南丝绸之路切入,讲述了全球脉络中的云南。第二章则讲述了云南自古以来如何是中华的一部分。第三章到第六章则进入政治、经济分析,阐述了云南土司制度的兴衰以及明清时期的经济转型,并探讨了云南完全纳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过程。

    • ¥47.5 ¥99 折扣:4.8折
    • 时刻人文·中国社会史(著名历史学家梁庚尧的经典之作,一部兼顾各朝代社会特点、深具叙事特色的中国社会史教科书。把握中国社会
    •   ( 933 条评论 )
    • 梁庚尧 /2024-03-06/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起始于新石器时代华北、华南农业村落的兴起,结束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以社会组织和结构为核心,探讨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议题:农业村落的兴起与土地制度、租佃制度的演变;封建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士人、士族、士绅的社会角色;古代氏族与国家形成的关系和家族制度的变化;城市性质的演变与工商业的盛衰、复振;人口的变动及其对社会中心转移的影响;汉末道教在传统社会中的根源;佛教社会力量的发展、限制;民间秘密宗教的活跃与其对社会的影响;宗教、家族、政府、士人、商人对推动社会福利与互助的贡献;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在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下的剧变 本书有助于读者理解各时代的社会特色,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社会史的发展脉络,对传统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是了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的

    • ¥47 ¥98 折扣:4.8折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 161 条评论 )
    • [比] 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 著,陈妍蓉 译 /2025-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钟鸣旦教授(Nicolas Standaert)关于十七、十八世纪中欧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纪年学交流的研究成果之一。主要考察了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特殊体裁的史书 纲鉴体 史著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西方的中国上古历史书写所产生的影响。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讨论明末清初纲鉴体史著谱系和来华欧洲人对中国历史和年代学的叙述以及他们的中文史料来源,在对比二者的基础上引出本书的核心观点 中国历史书写中的文化间交织;第二部分以中国上古历史中帝喾及其妻妾为中心,通过不同文本中的不同记载来追踪喾的人生轨迹及其妻妾 神奇生子 的传说,并以此作为一条主要线索,重构史书文本的谱系以及不同类型史书间的差异,通过跨文化诠释学的视角探讨欧洲人对中国历史文本的解读。

    • ¥51.8 ¥108 折扣:4.8折
    • 中国通史 (畅销珍藏版)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 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的国史巨作。一本书懂中
    •   ( 2754 条评论 )
    • 吕思勉 /2020-11-01/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中国通史》分上编下编,上编为十八章,以中国文化史为题,体论述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发展,文化现象,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类,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下编以中国政治史为题,下编为三十五章,则按照历史顺序串联,叙述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变迁,中国政治的变革,令读者身临其境,真实感受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兴衰与演变。 ★上编的论述囊括下编的现象,上下编对照参考翻看,从而加深对该现象的理解,《中国通史》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钱穆《国史大纲》并称 史学双璧 ,值得读者青睐的历史巨著。

    • ¥42.2 ¥88 折扣:4.8折
    • 中国的历史之路: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
    •   ( 1685 条评论 )
    • 伊懋可 /2023-03-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伊懋可在《中国的历史之路》(或译《中国历史的模式》,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1973)一书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论述:中华帝国为何能长期维持统一而没有像罗马帝国那样终分裂?中国如何执中世纪各国经济之牛耳,并成为当时人口多的国家?古代中国如何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从落后于欧洲到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1600 1700 年又远远落后于欧洲大多数地方?作者提出了 高水平平衡陷阱 理论。他认为传统后期的中国经济发展已达到没有工业-科学投入情况下的极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农业剩余产品递减,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下降;劳动力越来越便宜,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耕作与运输技术已高度完善,难以再做简单的改进。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剩余来购买新技术,而且这种所谓高水平的发展也抑制了对新技术发明的需求。伊懋可认

    • ¥47 ¥9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