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个开放的朝代,有数不清的外国人曾定居于此;唐代同样是个保守的朝代,一到晚上就要执行严格的宵禁。要想了解唐代人的生活风貌,还要翻阅浩瀚的史书典籍。本书考订清楚翔实,语言风趣幽默,为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唐代王公贵族和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本书力求在严谨考证的基础上,以尽可能轻松的语言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唐朝。
隋朝自581年建立到618年灭亡,共存在短短37年。其间,王朝开创者隋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中央废除北周六官制,基本上确立三省六部制,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体制;创立科举制;制定并颁布《开皇律》;颁布关于均田和租调的新令,创置义仓制度,等等。此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史称 开皇之治 。继位者隋炀帝发展科举制,设进士科,收集300年战乱失散的文献,修造大运河等。但是,隋炀帝仗恃国力富强,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导致民不聊生,叛军四起,618年,隋炀帝被缢弑于江都,隋朝宣告灭亡。 唐朝由唐高祖李渊于618年建立,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开创了 贞观之治 。690年,武则天改国号 唐 为 周 ,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及唐朝旧制,还都长安。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
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3岁,她是商人之女,被术士袁天罡相面后惊为“天下之主”;25岁,她入宫十年,从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岁,她身陷尼寺,却成功地与新皇藕断丝连;31岁,她放手一搏,赢了你死我活的皇后争夺战;36岁,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觉地将权力转入自己手中;59岁,她独揽朝政,一手翦除皇族集团,一手培植新贵势力;67岁,她应百官之请登基称帝,开始了14年的女皇时代;82岁,她退位禅让,被政敌尊为“则天大圣皇帝”,治国开启盛唐序幕,身后留下无字丰碑。 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孙峰、孙艺真著的《晚唐余晖(卷2)》为为第二部盛唐传奇第三卷。从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结束南北朝开始写,写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共计370余年的历史。本书具有严谨的史学精神,但却保留了轻松说史的文风,文字幽默简约,风格独特,既有对宏观上历史的探索,也有细节性的挖掘,可读性非常强烈,引人入胜。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隋唐”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一般教科书对隋代的历史总是匆匆带过。气贺泽先生对于隋朝的历史,则颇为重视,有些看法颇为新颖。作者特别肯定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认为高熲、苏威几个人合作,短短几年时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从而奠定了隋朝开皇之治的基础。作者特别强调佛教对于巩固隋朝统治的意义。就全书的侧重点而言,作者对于贞观之治评价不高,论述简略;对于武则天
本书是著名唐史学者王贞平教授关于唐代军事外交的专著。这部著作旁征博引,将“多极”亚洲中唐与突厥、回鹘、朝鲜、南诏、吐蕃等周边政权的“互利”与“相互依存”的复杂多变的关系娓娓道来,并对唐朝对外关系的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体系,以及“德”“义”在对外政策思想中的作用做了精辟独到的分析。
本系列文章以《大唐西域记》为切入点,因为这是中印文化交流中很重要的一部典籍,当年以季羡林先生为主组织、主编了《大唐西域记校注》,王邦维先生为其中的作者之一。本系列文章以《大唐西域记》涉及到的人、事、物
本书用通俗浅近的语言,讲述了隋朝末年至唐朝建立初年这段历史大变局时期的风云故事。如隋炀帝的骄奢淫逸,十八路反王,玄武门之变等等诸多细节,展现了各路英雄人物多面的性格特点,揭示了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史料详尽,体例简洁明了,可读性强,且颇多趣味。
五代十国夹在盛唐隆宋之间,并在大辽的压制下显得毫不起眼。然而,单论这段历史过程的曲折、其中斗争的残酷、命运变幻的无常,混乱时代特征丝毫不逊色于三国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权短促而斗争激烈,其中虽不乏治世明君,却也挡不住统一的历史洪流。本书中逐一介绍五代的五个国家,和十国的各自不同的命运,这个时代上演了无数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又导致了更多的人间悲剧。这是一个扭曲而不堪的历史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新时期。本书带你走进历史,还原*真实的五代十国……。
《盛世中国(第2卷):贞观盛世》介绍公元627年到公元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23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目前一个拥有独特魅力的时期,充满浪漫和才情。这个时代不仅创造了开放文明的政治环境,更奠定了唐朝近三百年的基业。《盛世中国(第2卷):贞观盛世》客观生动地展现了一代明君李世民的丰功伟业以及这段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再现了贞观时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思想风貌和理想追求。
......
汉人大世族崔浩的悲剧有什么偶然和必然?力推汉化的孝文帝有哪些遗泽与遗祸?班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府兵制对隋唐有什么影响?《洛阳伽蓝记》除了记录佛寺,还记录了哪些精彩?粗犷平实的北朝文化,除了《木兰辞》还留下了什么? 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分裂时代,这是一个价值重整与制度重建的时代,也是文化大碰撞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北朝,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说起,到581年杨坚篡北周,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共143年。鲜卑族自东北的大森林中发迹,入主中原,其兴起、强盛与衰落有何独到之处?仅仅活了33岁的北魏孝文帝,为什么不顾一切也要推动汉化、迁都洛阳、南征,进行一场场没有退路的政治豪赌?对应于南朝的君王,北朝的皇帝又有哪些特色?游牧民族如何影响北朝文化……越是天下大乱的时候,就越需
《唐史并不如烟》以轻松风趣的笔法讲述唐朝历史,本书为*部。 令人向往的大唐盛世,却是从貌似窝囊的李渊开始的,在他的前面,是千古暴君的典范 隋炀帝杨广;在他的后面,是千古治世的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夹在 遗臭万年 与 万古流芳 之间,李渊注定是落寞的。然而就是他,大隋独孤皇后的青涩外甥,被表哥杨广蔑称为老太太的人,成为大隋王朝的掘墓人。 在隋末的乱世中,李渊不是起事*早的,也不是实力*强的,却是胜利笑到*后的。他以强悍低调的猛人风范,撕开了大隋朝政的伤口,带领李氏男儿晋阳起兵,进剿山西,鏖战洛阳,决战虎牢 打遍天下无敌手,终于奠定了三百年大唐江山的宏伟蓝图。
《唐代的国际关系》为日本早稻田大学石见清裕教授撰写的论述唐代国际关系的学术普及读物。由“关于唐朝”“唐王朝的建立”“中亚的游牧民与队商民”“长安与外交礼仪”“东亚国际关系的变化”等章节构成。将唐代(618-907)中国放在欧亚大陆的国际关系史之下,以求更为客观地审视唐代与周边政权的国际关系。
开元盛世末期,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酒肆茶楼,依然是人来人往,你唱我和,一片繁华景象,几许欢乐人生。然而,安史之乱的爆发,打乱了这繁华的盛世,践踏了生活的美好。 安禄山并非一开始就是人面兽心,他是在胃口一点点被勾起来,再加上杨国忠的步步紧逼,才一步步走上了叛乱的道路,但他攻入长安后却只顾享受而不乘胜追击,终于为内侍所杀。安禄山的发小史思明是极富军事才能的将领,他在杀死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之后,将安史之乱的大旗由 安 改成 史 然而,叛乱终究是南柯一梦,即便盛世渐渐黯淡了它的光芒,李氏唐朝依然是人心所向,大唐军队的号角声始终隆隆传来,不断收复失地,捷报传来,杜甫高吟 青春作伴好还乡 ,欣喜欲狂 纵观整个安史之乱,不管杨国忠怎样祸国殃民,不管郭子仪、李光弼怎样神勇平叛,也不管杨贵妃怎样红颜祸
《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后一部。本次新版,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订,分为三部,隋唐卷、五代卷和文明卷。前两卷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和历史事件。后一卷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全书包括总论部分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隋唐五代的历史。本版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简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本书多角度地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各种风貌。
内容推荐 《微历史:唐朝就是如此有趣》以史料为基础,将每个时代的掌故、人物、言论、事迹用“微博体”描述,一段一事一人,语言轻松活泼风趣。唐朝是中国历具代表性的集大成之朝代,中国古代社会在此期间发展到。其政治复杂多变,经济繁荣昌盛,文化光耀千古,其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微历史:唐朝就是如此有趣》通过一个个的历史小故事,一段段的人物小传奇,引领读者走进时光隧道,见微知著,管窥唐朝,去回味.去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