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4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清朝为何衰落于近代的前夜?从“康乾盛世”到“嘉道中衰”,审视清朝真实治理
    •   ( 872 条评论 )
    • 李晓鹏 著;天喜文化 出品 /2024-02-01/ 天地出版社
    • 自嘉庆继位开始,清帝国的财政连年亏空,官僚日益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自此,帝制的荣光渐趋暗淡,清帝国由盛转衰,中国也逐渐落后于西方。直至1840年,英军陈兵珠江口,中国开始了积贫积弱的近代历史。 但是,近代的危机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已潜伏于清帝国的统治之中。自定鼎中原,到覆灭南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治理,清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基础,终于将帝制推向巅峰,却未料世界形势已悄然巨变。清帝国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从 康雍乾盛世 到 嘉道中衰 ,清帝国的盛世基于哪些治理之道,又为何骤然而衰?在近代的前夜,清帝国为何落后于西方?本书作者李晓鹏,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生产技术、组织能力、思想观念、地缘战略等角度,审视帝制时代最后的巅峰,带我们重新走过这段转折之路。

    • ¥35.1 ¥78 折扣:4.5折
    • 正版包邮 鼎革之际 明清交替史文集 秦晖早年所作明清易代之际的一组文章 破解明清之际的诸多谜团,历史考证之学的一个典范
    •   ( 327 条评论 )
    • 秦晖 /2019-07-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辑录著名历史学者秦晖关于明清交替之际的一组研究文章,以纵向的时间轴论,集中于明末清初;以横向的领域而言,主要从 农民战争与土地制度史 的角度出发,考察几支政治力量的战时策略以及它们之间的角逐。 全书分为四辑。 第一辑 从 联明抗清 到 南明史 ,从细致入微的考证与逻辑严谨的思辨入手,分析了南明、农民军、清廷三家政权之间的鼎立态势、纠缠关系,及此消彼长的形势变化,也分析了包括缙绅阶层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互动。 第二辑 西南 国主 政权 ,主要着眼于顺治四年占领云南的大西农民军的活动与制度,分析其经济与政治实践的特点与局限。 第三辑 李自成及其余部 ,驳斥了李自成禅隐石门夹山的传说,辨析了李自成余部所谓 后明韩主 及 定武政权 的子虚乌有。同时以精彩的考证分析,指出被误认为李自成的 奉天

    • ¥38.5 ¥78 折扣:4.9折
    • 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赵柏田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赵柏田 /2015-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花是精华,人亦是精华 最为精华的还是那个时代 风华而又奢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种种” 《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标题中的“南华”在这里不是地名(南华县、南华寺),不是人名(南华真人),不是书名(南华经),而是取字面上的意思:“南方的精华”。作品描绘的是已经消逝了的南方的故事:梦境,戏剧,园林;文士,才女,奇人……这是明万历后南方中国士人的生活史。出没其间的有文徽明、董其昌、吴其贞、项元汴、李日华、屠隆、汤显祖、董若雨、祁彪佳、吴梅村、陈洪绶、周亮工、张瑶星、龚贤等致力于私人空间营建的画家、曲家、鉴赏家,有计成、张南垣、柳敬亭、苏昆生、罗龙文、汪然明等来自民间草根的艺人和匠人,也有商景兰、薛素素、钱宜、王荪、王微、杨云友、林天素、柳如是等命运各异的传奇女子。这些玩

    • ¥34 ¥75 折扣:4.5折
    •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精)
    •   ( 63 条评论 )
    • (日)冈田英弘//神田信夫//松村润|译者:王帅... /2017-05-01/ 社科文献
    •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 ——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荡的450年尽在冈田英弘、神田信夫、松村润著的这本《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之中。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 ——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 **”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

    • ¥32.1 ¥65 折扣:4.9折
    • 明季痛史 陈祖懿 河南人民出版社【正版】
    •   ( 3 条评论 )
    • 陈祖懿 /2016-10-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主要辑录明末抗清或降清人物的事迹和言行,是借助晚明的历史记忆重建国族的典型。著述的内容都与反抗清朝有关,将这种历史记忆重新加以政治性阅读与利用,意图发扬明末清初汉族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传统,以供当时的爱国人士借鉴,促进民主革命的发展。

    • ¥35 ¥87.37 折扣:4折
    • 明末农民战争史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 顾诚 《南明史》前
    •   ( 42 条评论 )
    • 顾诚|责编:王莹 /2022-05-01/ 北京日报
    • 十六年所向披靡,四百天一溃千里。翻开本书,看懂李自成为什么败,败得还那么快!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此时他已奋战十六年;同年四月,李自成败于山海关,清军入关;次年五月,李自成牺牲于湖广九宫山,距离明朝灭亡仅四百天。舆论失势:大顺军在追赃过程中刑拷相加,缙绅颜面扫地。而清军为了在汉地站稳脚跟大肆笼络汉族官绅地主,这些人曾饱受农民军打击,无不喜迎清军。战略失误:在大顺军心中明清之战是前朝之事,自己未同清方交恶, 可以相安无事,以为吴三桂投降后东北问题就已解决,清军则被无视。用人失策:大顺军缺少一批能放眼天下、统筹全局的战略人才。清廷却在入关前网罗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一批“引路人”。

    • ¥30.76 ¥69.9 折扣:4.4折
    • 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赵柏田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
    •   ( 18 条评论 )
    • 赵柏田 /2015-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花是精华,人亦是精华 最为精华的还是那个时代 风华而又奢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种种” 《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标题中的“南华”在这里不是地名(南华县、南华寺),不是人名(南华真人),不是书名(南华经),而是取字面上的意思:“南方的精华”。作品描绘的是已经消逝了的南方的故事:梦境,戏剧,园林;文士,才女,奇人……这是明万历后南方中国士人的生活史。出没其间的有文徽明、董其昌、吴其贞、项元汴、李日华、屠隆、汤显祖、董若雨、祁彪佳、吴梅村、陈洪绶、周亮工、张瑶星、龚贤等致力于私人空间营建的画家、曲家、鉴赏家,有计成、张南垣、柳敬亭、苏昆生、罗龙文、汪然明等来自民间草根的艺人和匠人,也有商景兰、薛素素、钱宜、王荪、王微、杨云友、林天素、柳如是等命运各异的传奇女子。这些玩

    • ¥38 ¥83 折扣:4.6折
    • 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 29 条评论 )
    • (日)森正夫|总主编:刘东 /2017-03-01/ 江苏人民
    • 日本 明清史学家森正夫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以来,50余年间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地域社会视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为中心)》汇集了他 近20年来发表的有关江南和福建西北部地区的14篇论文。作者以地域社会为视角,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结合文献解读和田野考察、口述材料多重途径,对江南和福建西北地区的部分士大夫、明末清初佃农的抗租斗争、以朱家角为个案的江南市镇,以及乡镇志所反映的江南社会面貌、福建西北部地域社会与森林等历时较长、跨度较大的论题作了长时段式的深入探讨,对士大夫在地域社会中的作用作了细致分析,有侧重地清晰揭示了明清以来江南和福建西北部地区地域社会的特征。

    • ¥33.1 ¥68 折扣:4.9折
    • 明清易代史独见(增订本)/有学
    •   ( 19 条评论 )
    • 陈生玺|责编:周密 /2022-06-01/ 浙江古籍
    • 本书是“有学”系列之一,是陈生玺教授《明清易代史独见》一书的修订再版,全书为数篇有关明清易代之际的相关论文结集而成,主要讨论了明末对后金战争、清兵入关、吴三桂投降、陈圆圆史实、毛文龙被杀以及清初剃发令等历史专题,驳斥了一些流传至今的史实错误,为明末清初历史研究专题典范之作。作者将微观的缜密考证和宏观的全局把握相结合,立体地再现了气象万千、跌宕起伏的明清 迭图景,足资相关的研究者、爱好者参考。书后还附录有对郑天挺学术思想的记述,也是作者学术历程的根源所在。

    • ¥39.95 ¥85 折扣:4.7折
    • 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美]何伟亚JamesL.Hevia) /2018-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793年,由英国王室派遣,东印度公司资助,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访华使团抵达中国,目的是觐见清廷的优选统治者乾隆皇帝。此即清王朝和海上霸主大不列颠这两个欧亚帝国在18世纪晚期的初次正式接触。本书从历史角度审视了两大帝国的这次具有象征意义的会面。作者摒弃了传统针对此类问题的欧洲中心观,代之以一种对称性的叙述,通过详细考察中英礼仪冲突的表象和实质,旨在打破文化中心论及现代性宏大叙述对历史研究的垄断。

    • ¥37.4 ¥78 折扣:4.8折
    • 图说清代女子服饰
    •   ( 141 条评论 )
    • 读图时代 编 /2007-04-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中国人民以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艺术。 清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是服饰历史上继“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无论款式品种、衣着特点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清代服饰文化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是研究我国现代服饰文化的平台。 女性服饰在服饰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爱美的天性使妇女对美好事物有敏锐的捕捉能力,创造出绝美的服饰艺术。但同时,女性的服饰也受到封建礼教、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民族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此,通过对女性服饰文化的解读有利于我们了解历史,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

    • ¥30.6 ¥68 折扣:4.5折
    • 明代的社学与国家/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前沿译丛
    •   ( 23 条评论 )
    • (美)施珊珊|译者:王坤利 /2019-03-01/ 浙江大学
    • 在明代,社学不仅旨在提高百姓的基础读写能力,导民善俗、培育人才,还成为帝王贵族、理学精英、地方守令及地方子民进行对话和竞争的场域。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明代思想史专家施珊珊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列举出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又试图穿越历史文本的层层遮蔽和改写,接近历史真实;通过梳理社学的兴衰变革,阐述该制度的作用、运作和反响,进而构建起明代 、皇权与社会文化之间精微复杂的关系图景。 对原始资料不厌其烦的考证追索,以及透过一种特殊的 机构,将地方社会与 宏观的帝国组织进行有机结合的策略,构成了施珊珊《明代的社学与国家》之特征。鉴于 和地方历史典籍均可能忽略对两者关系的描述,本书可谓提供了一种 的研究路径。本书在观照地方社会时,也对其 语境予以思考,由此不断审视两者的含义。 既不是一种强

    • ¥31.7 ¥65 折扣:4.9折
    •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精)
    •   ( 8 条评论 )
    • (日)冈田英弘//神田信夫//松村润|译者:王帅... /2017-05-01/ 社科文献
    •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 ——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荡的450年尽在冈田英弘、神田信夫、松村润著的这本《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之中。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 ——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 **”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

    • ¥30.55 ¥65 折扣:4.7折
    • 帝国的覆没 雷颐历史学者雷颐倾心力作揭示晚清改革失败之因解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困局
    •   ( 6 条评论 )
    • 雷颐 /2021-02-18/ 东方
    • 1911年,武昌起义,事起仓促,仿佛只一夜之间,一个硕大无比的王朝就轰然坍塌。其实,这是自1840年起,清王朝对中国面临现代性转型懵然无知,对现代性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制度系统懵然无知,因此应对失据、步步被动,各种问题和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的总爆发。 本书从多个视角全景描绘了晚清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这 几十年的历史画卷,围绕这一时段的史事、人物、社会等方面展开解读, 终梳理出了清王朝覆灭的内在逻辑在于传统“天下观”与现代 观、技术进步与制度落后、改良与革命这三对矛盾的长期撕扯与断裂,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屡屡陷入困局的关键所在。

    • ¥33.32 ¥68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