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在张氏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叶公超好色,顾维钧风流;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汪精卫、陈壁君的奇妙夫妻档;胡汉民发牢骚;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吴佩孚浪得虚名;阎锡山见风使舵、张宗昌能战、孙传芳不甘寂寞;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的种种 张氏的口述,随兴而谈,随意而至,流于细碎,却趣味盎然,更往往于不经意间,好比在历史的铁屋子里,开出一片极窄的天窗,露出来的,是遍寻史书也不能得的真实。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叙的时间自1924年国民党黄埔建军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止。书中对海内外关于蒋介石的评议,多有精彩的辨析;作者拣择与排比史料的方式,别具慧眼,言人所不能言。作者沿袭其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检视蒋介石的历史定位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曾说,写作此书,目的在于阐明中国由“中世纪国家”步向现代的挣扎和转折。此次增订出版,增补了作者相关的四篇文章,作为附录;并对全书的文字重新做了核订并有所补充,使全书更趋完善。
书稿以国家文物第三次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抗战文化遗址的内涵与价值、保护历程与现状、分布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别阐述重庆现有395处抗战遗址的来源、空间形制、内部结构、主要价值以及保护建议等。
不同宇宙不同时空之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特立独行、和周遭格格不入,像一座岛一般孤独:可以预知却无力改变未来的孩子、失去老伴儿后学讲猫语的奶奶、和宫女真心相爱的王妃、世界毁灭后陷入休眠的收信人、遇到斯芬克斯的胖公主、驻守宇宙灯塔的瞭望员、天生目盲的诗人、虚拟手机恋爱程序、成为食材的地球人类…… 可是,选择承认自己的特别,得以孤独为代价吗?在书里,时间就像一座庞大的迷宫,只要每个人都握紧手中记忆的线团,就永远不会和彼此走散。再特立独行的人,也有知心同类;再离奇的命运,也不会是独白;和别人不一样,也可以不孤独。 《不正常人类症候群》是「ONE·一个」人气签约作家张寒寺的重磅新作,这本暗黑治愈故事集收录了28个脑洞大开、猜不中结局的故事,首度披露诗人“莱特昂·布兰朵”伤感身世,更回应读者呼
《楚汉传奇》编著者王培公、王亮。暴秦末年,秦失其鹿,群雄逐之,一时间机诡百出,兵戎遍布。沛县刘邦出自乡野,然知人、善用;枭雄项羽勇武盖世,然刚愎自用。巨鹿一站项羽少年得志,成为反秦盟主。不想,刘邦意外轻取光中,自此兄弟反目,鸿门宴前生死相搏。时势造英雄,是世事莫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成仓”还定三秦,彭城大战,荥阳攻守、十面埋伏,最终项羽败亡,刘邦即皇帝位,是为汉高祖。全书以《史记》为纲,思想为经、艺术为纬,还原两千多年前那场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解读出汗争霸玄机。
站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历史节点,作者系统整理、精选了30年来珍藏的徽章、走访记录和研究资料,以徽章为骨、以史料为血肉、以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为灵魂,构筑起这本全新的书籍——《203枚徽章的抗战记忆》。本书由96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配以一枚以上徽章,图文并茂,既有恢弘的大历史,也有细致的“小人物”。按照战争发展的脉络,根据不同的战争主体,将全书划分为五个主要篇章: 书中首先从日伪颁发的徽章入手,向读者介绍日本近代以来对中国从觊觎到发动局部、全面侵略战争,继而把自己引入灭亡之路这样一个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有效梳理,有利于人们全面把握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发生轨迹及深层原因,继而明晰中华民族抗战之紧迫和必要。对此,以“侵略者”为题,置于全书第一部分。 其后的“抗战者”,着眼于在外敌入
《自梳女》讲述了光绪三十二年,十二岁的萧若兰在二姐公鸡代婚的出嫁中感到身为人妇的不幸,却爱上邻家大哥——陈家彦。可眼看着二姐有名无实的婚姻、同伴秋水抢婚被逼自杀,若兰内心对婚姻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她决定反抗这不公的命运——自梳。国民革命运动悄然兴起,家彦出资扩充军备,若兰的哥哥投身革命运动。自梳并不能抑制若兰爱情的洪流。但梅家二小姐——梅如意与家彦一见钟情,为了换取梅家西南河岸的香云纱生产基地,家彦决定与其完婚。
《浴火重生: 中国抗战观察记(1937—1945)》为“《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之一,系《纽约时报》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纽约时报》中国观察记”系列已出版《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1854—1911)》、《共和十年:〈纽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入选本书的《纽约时报》220多篇出自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仅反映了八年抗战的战争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状况;不仅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情况,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和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客观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评论分析深入,给读者提供了回
本书收录的这些珍贵图片共147幅,主要来自于沙飞主编的《晋察冀画报》,摄于1939年至1944年,是抗战胜利后美国进步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从延安带回美国的,并重新编辑分类,命名为《晋察冀边区影集》。 这些珍贵图片既有八路军在前线的艰苦战斗,又有军民同心在后方的建设;既有日军的暴行,又有国际友人的无私援助。 作为敌后根据地的模范,中共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展开一系列建设活动。实行 减租减息 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推行 合理负担 和 救国公粮 ,后来又实行了 统一累进税 ,做到公平、合理。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中国抗日期间,他加入共产党,担当了军医,承担上了救死扶伤的职责,本着 一切为伤员着想 的原则,废寝忘食地工作,从不顾及个人安危。 以前只是从书本或是资料上得知这些信息,幸运的是,那些
1897年8月德国入侵胶州湾前夕,德皇威廉二世为后确认入侵的必要性,专程派本书作者对胶州湾地区进行了秘密的重点调查。作者从一个水利和港口专家的视角,对香港、广州、厦门、胶州等中国沿海城市进行了细致考察,并在综合比较后得出结论,唯有胶州湾适宜德国建造海军基地。在此基础上,专门对胶州湾位置、地势、港口、面积、岛屿、风力、潮汐差度、地址状况、饮水、居民和工商业等近30个项目做了详细记录和研究,并提出了对胶州湾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规划,成为德国日后在青岛建设 模范殖民地 的基本蓝图。其中一些规划至今仍然在青岛的市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刘胡兰传》是山药蛋派作家马烽的一部重要作品。作家娓娓道来,以清新淳朴的文字勾画出刘胡兰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有历史的真实,有小说的可读性,展现了刘胡兰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是一部的革命传统教育读本。
《大刀记(套装共3册)》包括《大刀记·部》、《大刀记·第二部·上册》、《大刀记·第二部·下册》共3册。讲述了抗日英雄梁永生挥舞大刀奋勇杀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37~1945年间,梁永生出身于穷苦农民,跟随师傅门书海学得一身大刀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