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全新角度的300年荷兰共和国史,首度全方位解析荷兰共和国从酝酿到衰落的全过程。 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述各时代荷兰地区的发展历程。1477 1588年的共和国奋力摆脱勃艮第的控制,在唤醒自我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过程中燃起一片宗教改革与大起义狂潮。1588 1647年,处于黄金时代早期的共和国不断寻求抗争西班牙统治的道路,在意识形态上陷入大辩论,在权力的对峙中磨合出宗教宽容政策。1647 1702年,航海贸易的大发展,让八十年战争后的共和国在诸多思想的裹挟下陷入斗争,这种斗争既包含内部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包含共和国与外部英、法间的竞争与厮杀。 1702 1806年,四次英荷战争的摧折,爱国者党运动的席卷,即使有尼德兰新共和国的垂死挣扎,衰落的时代也必然来临。最终,在拿破仑政权下,共和国正式落下帷幕。 全书避免了过去以1649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在枪炮静默之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作为苏联最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地方不再与莫斯科亦步亦趋,民众开始反对原有的一切,各方力量也在或明或暗地相互撕扯;戈尔巴乔夫进退失据,叶利钦有仇必报,政变者各怀鬼胎……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了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层到平民、从国内到国外,马特洛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国欲坠的势头,铺展开一张角力的大网,并以清晰准确的语言描绘了苏联的最后岁月。最终,这个帝国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力量尽数吞噬。它几度挣扎着浮出水面,
18世纪,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史学泰斗爱德华 吉本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享誉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 《罗马帝国衰亡史》。 自问世以来,《罗马帝国衰亡史》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 经济学之父 亚当 斯密、世界历史学科奠基人麦克尼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战时期知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经常在演说中引用书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战略思想也深受该书影响。 《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展现了罗马帝国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毁灭的全过程。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谈及罗马帝国,必定会想到此书。此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透过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不同领域的人士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启发: 政
18世纪,启蒙时期代表人物、史学泰斗爱德华·吉本以毕生精力,创作出享誉世界200多年的不朽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 自问世以来,《罗马帝国衰亡史》受到无数名家的极力推崇,包括哲学泰斗休谟、“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世界历史学科奠基人麦克尼尔、科幻经典《银河帝国》的作者阿西莫夫等。二战时期知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更是经常在演说中引用书里的金句,其政治和战略思想也深受该书影响。 《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角度,展现了罗马帝国1300多年由盛而衰、直至毁灭的全过程。博大雄伟的史观加上优美典雅的文字,使得西方人一谈及罗马帝国,必定会想到此书。此书也自然而然成为了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透过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不同领域的人士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启发: 政治家看到了权力的
十九世纪末,美西战争耻辱性的失败让西班牙失去了 大国的地位。此后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历经君主王朝、德里韦拉的独裁统治和短暂的第二共和,在漫长的佛朗哥独裁政权之后, 终迎来君主立宪时代。然而,无论政体如何 替,西班牙政府始终深陷腐败、治理无能的泥淖。独裁者们任人唯亲、卖官鬻爵,为维持统治,任由大批无能的政客把持大权,大肆敛财,暴力和恐怖手段成为 常用的治理手段;共和时期,党派为各自利益,置 、民众危难于不顾,相互倾轧,政治混乱不堪,致使 走向分裂、暴力和贫困。佛朗哥死后,腐败和无能依然在西班牙蔓延,仿佛沁入骨血的毒药,侵蚀着民主的力量。 本书以惊人的细节,讲述了一百多年来西班牙上层政治的历史,为我们理解 治理在当下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面清晰的镜子。
本书是中国学者撰写英帝国史的扛鼎之作。 二战后,“帝国”与“后殖民”研究已成为 学术界的热门之一,成果赫然。但西方的研究都站在西方的立场上、弘扬西方的价值观念。这在英帝国研究中也是如此,以致 的英帝国研究领域中,西方话语充斥其间,形成西方的一统天下。本书对英帝国的历史作细致的剖析,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诠释体系。 全书根据英帝国史的客观演进,分八个阶段进行讨论。 *阶段是英帝国的萌生期,这一时期,英国民族 开始形成,为海外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英帝国的萌生是民族 的派生物,都铎王朝是英帝国的孕育人。本卷主要解释民族 与英帝国萌生的关系,以及英国走上帝国扩张之路的背景与条件。 17世纪,英帝国从初生到形成。17世纪英国经历了政治大动荡,各种政体走马灯似地替换。但所有政府在帝国
内容简介 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波将金是俄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叶卡捷琳娜大帝激情澎湃、魅力十足,极有政治才干;波将金行事高调浮夸、才华横溢,是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灵魂伴侣和政治搭档。他们一同统治俄国近三十五年,在南方开疆拓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英国历史学家蒙蒂菲奥里深入挖掘历史档案,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的爱情故事,生动书写了两人共治时期俄国的恢弘史诗,赋予了他们应有的历史地位: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更是那个时代的巨人。
《大英帝国的崛起与衰落》是一次对大英帝国历史的全景展示。时间跨度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一直至20世纪晚期。书的靠前部分,作者盛赞早期冒险家为英帝国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以及一代代移殖民的艰苦奋斗。第二部分,主要讲述的是英国为维持其霸业,与诸帝国争霸的故事,很终以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开创不列颠的百年霸权。第三部分讲述的是19世纪英帝国鼎盛时期,直至靠前次世界大战的来临。第四部分叙述的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是英帝国衰落的
本书的叙述从戈尔巴乔夫掌权始至苏联解体终,对这段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了浓墨淡彩的描写,其主旨在于让人明了,当苏联的政治体系将一个尚未做好掌舵准备的人推到风口浪尖时,苏联这艘被政治及经济风浪冲击得千疮百孔的大船最终触礁便是不可避免的了。2016年是苏联解体25周年,本书对我们更真实地了解那段历史,更有效地汲取苏联解体教训,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本书为“国别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德国的文化史。书中从中世纪的德国文化、德国近代文化、 巴洛克时代的德国文化、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文化、魏玛古典文学时期的文化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德国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和独有的特点。本书内容全面,史料丰富,是德国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有益参考资料。
20世纪20至40年代,德国纳粹集团犹如人类历史的一个巨大毒瘤。它起步、壮大直至覆灭的背后,永远值得人们探究与反思。作者以独特的批判视角,讲述了希特勒的人生浮沉命运,及其领导的纳粹运动的演变轨迹。全书主要包括: ① 家庭出身:慈母严父,血统之谜,生理缺陷; ② 成长经历:童年创伤,学校时光,艺术梦想; ③ 性格心理:生性多疑,恶性自恋,拒绝失败; ④ 哲学:种族偏见,虚无主义,民粹思想; ⑤ 恶魔奋斗:一战经历,拉帮结派,政变入狱; ⑥ 攫取权力:自我改造,耍弄手段,走向; ⑦ 千年帝国:改造城市,控制民众,钳制言论; ⑧战争机器:生存空间,闪电开战,东西出击; ⑨恶有恶报:战局逆转,帝国崩溃,地堡自尽。 作者还披露了诸多稀有的档案资料,做了不拘一格的评析。 本书既是一部通俗的希特勒精神分析传记,也
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