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是指 机构的设置和官吏的任用、考核制度,它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盛哀、一个社会的稳定及人民的生活是否安宁。春秋战国的“黄金台”,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的三省六部、科举选官、节度使,两宋的文官当政,明代宰相的终结和大学士、厂卫的设置,清代的军机处在我国历 都发生了重大作用。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有着它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渊源,在合理与不合理中或调整、或完善、或发展、或消亡,逐步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官制》依时代为序,勾勒了中国古代 的中央决策机构、行政机构、监察机构和军事机构、地方机构及其职任,以及官员的选任和管理,重点指出了各个时代官制的特点和变化。
我国的航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能“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奴隶社会时期,随着木板船的诞生,出现了大规模的海上运输和海上迁徙,中国航海事业开始形成,此后历经秦汉、隋唐、宋元三个大发展时期,至明初郑和下西洋,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到达了*。王杰、李宝民、王莉编写的《航海史话》以专题的形式,通过对中国的航海人物、事件、技术、法规以及管理机构、港口等多方面的描述,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华航海文明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概况。殷人航渡美洲之谜究竟是怎么回事?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是否确凿?郑和下西洋究竟经过了哪些国家?读者从《航海史话》这本书中可以一一得到解答。
本书 出版于1952年,经由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专题演讲讲义整理修订而来。作者通过对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选举考试制度、经济赋税制度、兵役制度的流变沿革进行考察,分析了中国历代政治的利弊得失。全书在对中国历代政治制度、文化精要提要钩玄之余,还对近代以来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误读乃至否定,做出了反思,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空间。
王辉编著的《中国古代饮食》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在有限的篇幅内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图文并茂地描选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历史、故事、传说、趣闻轶事,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画卷,这不仅让读者的心灵和佳肴相互交流, 使得人们的肠胃和品位相互沟通。
本书从中国医药学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医经、本草、经方、临床医学的发展形式为主要线索,起自原始社会,下迄于明清,对中医的起源、发展、充实、衰变等几个阶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将各个朝代的医学史迹贯穿其中,维持了学术发展的连续性。本书对我国古代领先的医学领域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对于中医理论和医学史研究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地理学方面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詹姆斯在杜瑜编著的《地理学思想史》中也承认“古代中国对地理学的研究是很重视的”,中世纪“中国人的成就为重要”,并认为:“中国地理学的研究作为其广博学术传统的一部分,那时就有了长足进步,超过基督教欧洲所知道的任何东西。”的确,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于先秦,成熟于秦汉,发展于唐宋,辉煌于明清。无论是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是对域外的地理认识,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一直处于*地位。即使在科学地理方面,早在北宋时,沈括就在地理学的很多领域探寻自然规律,已见科学地理学说的端倪。本书就对中国古代地理学所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作了叙说。
李宗山编写的《家具史话》概述了中国家具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的家具特征及其与社会文化形态的关系。在家具分类的基础上,从纵横两个方面对中国家具史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因起居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中国家具史的两个发展阶段——早期古典家具和晚期古典家具。早期古典家具自战国时期开始走向繁荣,其代表便是楚式家具及后来的汉式家具。晚期古典家具至明代趋于鼎盛,其代表便是明后期至明中期以前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家具史话》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中国历代家具的发展状况展现出来,尽可能全面、清晰地反映中国家具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规律,以期使读者对中国家具的历史演变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本书从中国医药学自身发展的特点出发,以医经、本草、经方、临床医学的发展形式为主要线索,起自原始社会,下迄于明清,对中医的起源、发展、充实、衰变等几个阶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将各个朝代的医学史迹贯穿其中,维持了学术发展的连续性。本书对我国古代领先的医学领域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和探讨,对于中医理论和医学史研究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作者十余年来严肃阅读和写作的结晶。全书以近代中国的历史转向为大背景,细分为两条主线:一是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行动,围绕着传统中国知识人的价值观念、从传统士大夫到新式知识人的转型、启蒙与革命之间的选择、知识人的共同世界如何重建等议题,对部分学术著作给予了评析和商榷,对若干文化名人的年谱、日记、回忆录、书信等史料进行了解读;二是通过对上海文化、广东文化、成都文化等与城市文化有关的历史著作的分析,试图展现大一统观念主导下的中国文化内部的复杂多元。这些书评文字除了评书,还提供了知识文化上的增量,就内容、题材、写作风格来说,本书可谓关于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一次学术导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