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40-6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2024中国好书】满世界寻找敦煌 荣新江 寻找敦煌宝藏,寻找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书局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 文物考古历史类
    •   ( 417 条评论 )
    • 荣新江 /2024-05-01/ 中华书局
    •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国家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一流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不错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 ¥46.4 ¥98 折扣:4.7折
    • 【2024中国好书】中华文明的形成 新华书店正版 深入研究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形成路径 多角度立体呈现了中华
    •   ( 12 条评论 )
    • 韩建业 /2024-08-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研究的新论述。作者认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进入国家阶段所拥有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文化实体,距今8000多年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约距今6000年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约距今5100年中华文明正式形成并进入"古国文明"阶段,距今4000年左右进入夏代和"王国文明"阶段。中华文明具有"一元"宇宙观和"多支一体"格局,是一种独特的"天下文明"模式。本书还重点讨论了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有的突出特性,分析了南佐都邑遗址的考古新发现,阐述了结合古史传说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必要性和取得的初步结论。

    • ¥50.4 ¥108 折扣:4.7折
    • 真腊风土记 西洋朝贡典录 文物出版社
    •   ( 32 条评论 )
    • 无 /2022-07-01/ 文物出版社
    • 《真腊风土记》元代周达观撰,一卷,民国二十六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明万历中《增订古今逸史》本。周达观,字达可,号草庭逸民,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元贞元年(1295)达观随元使赴真腊(今柬埔寨),大德元年(1297)返国,因记所见闻,撰成此书。内容包括城郭宫室、人物风俗、山川物产、饮食器用等方面,共四十条,记载颇翔实。记中之都城,即今柬埔寨吴哥窟,是珍贵的国际历史文献。此书是最早全面介绍真腊吴哥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文献,被学者认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纪行文献中拥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其史料价值自然不言而喻,极具研究价值。《西洋朝贡典录》明代黄省曾撰,三卷,清道光三十年南海伍氏《粤雅堂丛书》本。此书是明代地理志类著作,纂修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六月二十九日,至清嘉庆十三

    • ¥44 ¥90 折扣:4.9折
    • 何以中华 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 四川民族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无 /2024-01-01/ 四川民族出版社
    • 《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普及图书,是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四川省年度重点出版项目、四川出版发展公益基金项目,由四川民族出版社策划、中国民族博物馆编纂而成。本书基于中国民族博物馆长期开展的重要学术工程“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等历史文化资源,遴选一百件承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建构出“物”的谱系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有力地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内涵。本书用物史互证的写作方式,讲述多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华民族史;用超高清的精美原图,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用有趣有味的语言表达,

    • ¥50.3 ¥128 折扣:3.9折
    • 众妙之门 六谈当代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加)沈辰 /2022-05-01/ 文物出版社
    • 2019年11月,《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出版。此书是沈辰老师基于自己二十余年的博物馆从业经历,对中外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展开的一些思考、讨论和提问。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二十一世纪博物馆:穷则思变”“博物馆的灵魂:谁是curator”“博物馆为什么做展览:策展、释展和评展”“全球化下的博物馆:时空对话中的艺术收藏”“博物馆文化遗产之道:形而上”“博物馆走向社会之路:任重道远”。本选题为《众妙之门:六谈当代博物馆》的修订本,对第一版书中的内容稍作修订,并增加了两个小节,分别为“陈展: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与统一”,以及“疫情下的博物馆”。

    • ¥47.9 ¥98 折扣:4.9折
    •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
    •   ( 28 条评论 )
    • 萧易 著 /2022-04-01/ 广西师大
    • 作者萧易跟随《中国 地理》进行考古之旅,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集结19篇文章,汇成《寻蜀记》。这之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金沙遗址,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的现场见证(如蒲江船棺、江口沉银),还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如汉阙、龙桥群)。从微观的角度,一一呈现并解读出汉代的石阙、唐代的石窟、宋代的古城、明代的陵墓、清代的建筑……这些文物串连起来,形成一部可以触摸、踏访的历史,从而以考古的角度呈现了四川的历史与沿革,展现四川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

    • ¥42.9 ¥88 折扣:4.9折
    • 考古何为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29 条评论 )
    • 陈雍 /2022-08-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结合作者近半世纪的考古工作的思考、系统回答“中国特色考古学是什么”的文集。该书以介绍考古学的学科分类、研究对象和手段为开端,叙述了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基本原则,重点讲解了考古阐释与历史重建的方式方法,以及回答了如何学考古、用考古的问题。本书专为初学者所作,对“考古为何”和“考古何为”发时代之问都做了回应,对想了解什么是考古学,以及考古学对史学研究有何助益的年青读者来说,本书不失为简要而又富启发性的读物,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 ¥41.7 ¥98 折扣:4.3折
    • 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 李宏飞 著
    •   ( 2 条评论 )
    • 李宏飞 /2021-04-01/ 文物出版社
    • 本研究首先运用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及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商、周两系文化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以西周早期的文化分布为空间范围,以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至西周早期为时间范围,对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考察商、周两系文化因素的变动现象,归纳总结各区域不同的文化融合模式。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尝试分时段对文化面貌变迁的动因进行探讨。在商周更替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将其与夏商更替的文化变迁进行比对,尝试归纳总结中国早期王朝更替的规律性认识。 本研究认为商周双方在灭国战争之前的敌对状态在物质文化层面(特别是陶器群层面)形成了鲜明可辨的族际边界,灭国战争导致文化面貌上的族际边界被打破,文化因素彼此互现,双方仍然保持自身的主体文化特征,但上层文化已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兴衰态

    • ¥52.8 ¥108 折扣:4.9折
    •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   ( 4 条评论 )
    • 齐东方著 /2022-10-01/ 上海古籍
    • 1970年10月发现的何家村遗宝,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淡忘,反而以 的魅力,谜一样地吸引学界不断地探索、破解。唐代宫廷贵族生活、金银制作工艺、租庸调制、 和医药、胡人和胡风等,都能在它们身上看见。何家村遗宝的主人是谁?精美的器物来自哪里?何时被埋入地下?为什么要埋入地下? 宝藏守护人齐东方教授,为您解读何家村遗宝背后隐藏的故事。

    • ¥56.64 ¥118 折扣:4.8折
    • 商末周初文化变迁的考古学研究/考古新视野
    •   ( 17 条评论 )
    • 李宏飞|责编:张朔婷 /2021-04-01/ 文物
    • 本研究首先运用考古学文化研究方法及文化因素分析法对商、周两系文化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以西周早期的文化分布为空间范围,以相当于殷墟文化第三期至西周早期为时间范围,对时空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考察商、周两系文化因素的变动现象,归纳总结各区域不同的文化融合模式。在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尝试分时段对文化面貌变迁的动因进行探讨。在商周 替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将其与夏商 替的文化变迁进行比对,尝试归纳总结中国早期王朝 替的规律性认识。 本研究认为商周双方在灭国战争之前的敌对状态在物质文化层面(特别是陶器群层面)形成了鲜明可辨的族际边界,灭国战争导致文化面貌上的族际边界被打破,文化因素彼此互现,双方仍然保持自身的主体文化特征,但上层文化已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兴

    • ¥51.84 ¥108 折扣:4.8折
    • 落基山下问考古:一个中国考古人加拿大求学记【放心购买】
    •   ( 1 条评论 )
    • 周立刚著 /2018-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名中国留学生关于北美考古的教学、研究、实践等的体验,亦是以一名中国考古工作者的视角来比较北美考古与中国考古。内容涉及国外考古教学、田野考古模式、考古研究方法与案例、文物保护制度、公众考古实践、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以及英文考古期刊简介等。可供考古人员进一步研究作参考,对于有兴趣了解和学习考古知识的人群也有开阔视野的作用。

    • ¥50.32 ¥176 折扣:2.9折
    • 明代建阳坊刻牌记考释 福建人民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陈旭东 /2022-12-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该书将牌记作为研究明代建阳坊刻本的重要佐证,涉及明代建阳书坊八十四家所刻近四百种书籍。分述各家书坊时,先简要梳理其历史源流,再着重对其所刻书的牌记内容、形制予以考释,择要搭配卷端、内封、牌记等书影,并注明藏所地,既方便研究者使用,又颇便普通读者阅读。书中通过考释牌记所反映出的信息,纠正了以往建本鉴定与研究中的一些谬误,也展现出明代建阳书坊间存在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复杂关系。

    • ¥42 ¥88 折扣:4.8折
    • 金石字汇 张国维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9787204102457
    •   ( 3 条评论 )
    • 张国维 /2010-01-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世界上惟一不曾中断、并且延承至今的文明古国。汉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语言之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外,汉语还被广泛使用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群是世界上的人群,也是联合国的主要工作语言之一,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 ¥50.4 ¥180 折扣:2.8折
    • 史之阙文:出土简牍与战国秦汉社会 新发现,新资料,老题目,新说法。
    •   ( 16 条评论 )
    • 杨博 著 /2024-04-01/ 上海古籍
    • 本书在疏通出土简牍典籍文字与文本基础上,从出土简牍典籍所见战国秦汉史事的角度,整合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与古文字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梳理简牍典籍所述文献稀缺的战国早期史事,辨析秦汉时人对战国早、中期史事的“整齐化”处理,探讨简牍典籍抄本所见秦、汉时期学术图景,以及西汉诸王、列侯制度等相关史事,分析简牍游戏规则、民间信仰等多种记录所体现的秦汉时期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面貌,从而进一步揭示简牍典籍在战国秦汉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 ¥42.9 ¥88 折扣:4.9折
    • 宁夏水洞沟遗址石制品热处理实验研究 文物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周振宇 /2022-04-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以模拟实验与科技检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水洞沟遗址石料热处理后的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针对水洞沟出土的石制品,设计了全面的模拟实验,获取热处理石制品。通过观察对比、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察,总结出水洞沟石料热处理后的特征,并发现古人通过热处理改变石料的力学性质,从而提高其打制性能。依据实验结果,我们从水洞沟遗址2号、12号地点甄别出热处理石制品110件。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当时古人类已经熟练掌握了热处理技术,理解不同原料间的打制性能的差别,并将之运用于石器制作、使用中,提高了石料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同时古人类对热处理石料存在搬运行为。 通过本项研究,首次确认东亚地区存在热处理行为,水洞沟热处理石制品的发现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热处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材料,同时

    • ¥42 ¥86 折扣:4.9折
    • 【2020年度中国好书获奖】不断裂的文明史 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刘庆柱 考古名家力作,解读“文化没有断过流
    •   ( 278 条评论 )
    • 刘庆柱 /2020-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由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创作的考古学、史学读物。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专享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500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全息”呈现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 ¥58.6 ¥128 折扣:4.6折
    • 仰韶时代彩陶的考古学研究 朱雪菲 著
    •   ( 7 条评论 )
    • 朱雪菲 著 /2017-11-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是“考古新视野”系列丛书之一。史前彩陶是蔚为大观的史前考古遗存中,很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书采用层位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考古学方法研究彩陶遗存,重在体现其考古学研究价值。大体包含三方面内容:靠前,优选限度地综合仰韶时代彩陶图案的种类,建立彩陶的层级分类体系和图案描述系统;第二,以层位关系为基础,探索彩陶的发展演变序列;第三,通过不同层级彩陶图案的形式比较,反映与考古学文化谱系相关的各类问题。书稿通过对仰韶时代诸文化彩陶的细密梳理,把彩陶的类型学分析和地层学证据相结合,详细论证了仰韶时代诸文化的发展谱系和相互关系,为我们认识仰韶时代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

    • ¥46.9 ¥96 折扣:4.9折
    • 万里向安西--出土文献与唐代西北经略研究/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
    •   ( 1 条评论 )
    • 刘子凡| /2024-04-01/ 社科文献
    •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明交融与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唐朝倾国力以西顾,重视西北的开拓与经营。这不仅是形塑唐代 强盛、文明绚烂的历史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中国古代乃至中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敦煌吐鲁番文书与各地所出石刻碑志等出土文献,为钩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 多鲜活的史料。本书聚焦于出土文献考释与唐代西北经略史的考证,同时也希望将万里之遥的长安与西域联系起来,借西北研究观察整个唐代的社会治理与制度变革。从个体与时代看,出土文献中有大量溢出于史籍之外的涉及唐代西北边疆的人物与事迹,展现了个体的功业与沉浮,也映照出时代的发展脉络;从 与社会看,西北地区出土文献生动展现了地方机构的行政运作以及基层社会的生活百态;从中央与地方看,出土文献可以提供 制度在地方基层落实的细节,展现统一

    • ¥47.04 ¥9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