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清代至当代玉雕精品150件,其中清代玉雕精品30余件,当代玉雕精品120余件。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部分,收录了有关清代玉雕、当代玉雕理论研究文章5篇;第二部分介绍清代玉雕精品30余件;第三部分介绍了当代玉雕精品,分别从京派玉雕、苏派玉雕、扬派玉雕、海派玉雕、新疆玉雕几个派别进行介绍。
该书作者多年以来一直密切注意有关古代失落的海盗宝藏的情况,进行过详细的探寻,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精炼的文笔把您带入欧洲和美洲海盗发展史的真实地理看台,您可以凭此清楚地俯瞰许多和古老神秘宝藏有关的历史事件,并最终在这些事件中发现人性的微光。
《玩玉鉴真伪:察纹饰》介绍了玉人、人物故事纹、玉龙、玉凤、禽鸟、虎、马、牛、犬、羊、鹿、兔、犀、象、狮、瑞兽、、獾、蝙蝠、龟、鱼、螳螂等肖形类主题纹饰、鳞纹、菱格纹、云雷纹、勾连云纹、蒲纹、乳丁纹等辅助装饰纹,每件古玉均有全彩照片并收鉴定文字。
《古玉辩》一书的作者刘大同认为:“伏思吾国文艺之开化,以玉为最古,其他皆在其后。” 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无数精巧的美石制品。 石之美者,玉也。 一部中国古玉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文明的进化史。 本书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古玉进行了多方位的鉴赏、甄别以及相关的人文背景介绍。 本书包括:礼器、佩饰、人物、兵器、生活用品、动物雕刻、牌片琀器、沁色、工艺纹饰、玉质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是一套为收藏爱好者编写的古玉知识普及读物。
历史总是让人惦记,就算是像大唐这样的灿烂、华美的帝国背后,也无时不刻、无处不在地隐现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权力、金钱、荣誉、美色永远是罪魁祸首,也永远是战利品。《大唐帝国隋乱唐盛三百年》脱胎于至今未被中国人重视的宋人曾先之的史学巨著《十八史略》,华裔通俗历史学家陈舜臣先生集数十年之笔力完成。本书从散落于正史之外的民间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学者的修养,辅以通俗的笔法对读者熟知的李唐王朝人物进行重新解读。对诸如以美色设计逼迫李渊晋阳起事,玄武门事变的复杂内幕,李世民因纳隋炀帝之女为妾而贻害后朝,皇太子的问题,武则天专政的历史逻辑、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始末等看似平常的历史事件,因为都处在历史的关键环节中,所以左右了李唐王朝起伏迭荡,作者令人称奇的心得和研判,可以说是扣住了历史的脉门
在中国,两千年前先后出现过两个最有名的皇帝:一个是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秦始皇帝,一个是发展中国、强化中央集权制的汉武皇帝。 历代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常把这两个皇帝相提并论,互相媲美,并以大量的论著、诗词、戏剧等形式,抒发对这两位历史英杰的情思和慨叹。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诗词大家毛泽东于1936年2月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他在词中“引无数英雄” 时,首先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说明毛主席也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并驾齐驱的英雄人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1985年11月来到西安,在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又来到汉武帝茂陵博物馆参观,他热情留言称赞道: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展现中国伟大历史的又一个展览室。 2005年春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