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长江,是历史的刻度、大地的史诗,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条母亲河。 全书透过地理看历史,多维度、全景立体式介绍了横跨中国11个省级行政区,牵系中国40%以上人口的万里长江,以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沅江、湘江、赣江等诸多支流。 在 什么是长江 的概述之后,分别讲述了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大流域范围内的名山大川,大江大湖,名城胜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历史变迁。 近200张图片精美而大气磅礴,充分展示了长江作为华夏文明之根的源远流长,再现了长江近5000年来的历史地理变迁。
《上海史》是用英文写成的*部翔实记载19世纪上海租界历史的著作,其*特点是资料扎实。书中资料来源于工部局档案、《北华捷报》等报纸,还有当时人的记载。书分两卷,本书为第二卷。本卷叙述了上海英租界、英美租界到1900年为止诸多方面的历史沿革,大致展现了这块年轻城区快速却又曲折甚至有点苦涩的成长过程。作者的主要关注是以工部局职权范围为中心的市政建设、城市发展及其管理,诸如道路、桥梁、码头、交通、排水、供水、消防、治安、公共卫生、医院、公墓、教育等。而在对这些内容、尤其是重大决策的过程陈述中,相关利益各方的博弈及其规则或者制度安排,往往占据突出地位。这对深入理解上海租界制度及其运行特征是有相当有益的。卷末附索引及译名表。
《枢纽:300 的 》核 是要回答 个问题:究 何谓 。 施展在这本书中以问题为导向, 越具体学科的,调用地理、 、哲学、经济、财政、货币、军事、人口、社会、法律、国际政治等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对 几千年的复杂 ,以及百年来的成败兴衰给出了 个统 的解释框架。在古代史的阐述当中,施展突破了常见的中原本位视角,也突破了 原本位视角,在中原、 原、西域、高原、海洋等多个亚区域彼此互动、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过程中,发现了 越于各个亚区域之上的 个统 的 进程,从而将 史还原为 体系的演化史。施展克制了任何方向的 值偏好,用 的 大规模性这 线索,连贯地解释了 能够维持 个大 统帝国的原因、 在 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 革命史也因此获得了全新的意义。在 与西方 的遭遇过程当中, 的 些内在动能被激活出来,在这个背景下, 的
全书共分五部分:《扬子风景》《北京美观》《中国风景画》《中国南与北》,以及《中国庭院中的女人》一书中的插图。 《扬子风景》 初版于 1926年, 收录了 50张长江三峡风景照,包括12张手工上色照片。堪称中国摄影艺术的精品,作者因此被提名入选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北京美观》 初版于 1920年,收录了66张北洋时期北京的照片,记录下了风云变幻时期北京*后的辉煌。2008年9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联合主办了 1860-1930:英国藏中国老照片 图片展,《北京美观》中的30张照片作为压轴展品*后登场。 《中国风景画》与《中国南与北》 均初版于 20世纪20年代,各 收录 30张北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地的风景民俗照片。 《中国庭院中的女人》 初版于 1914年,收录了12张反映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照片。
《中国抗日战争地图集》以时间为序,以地图为平台,系统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约14年中各阶段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政区等方面内容。全书共编辑设计了81幅地图,收录照片288幅,精炼史料文字7万余字。通过精心设计,从时间和空间上展现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历程,让广大读者直观了解中华民族经历的这段从抗争至最后取得全面胜利、由陷入深重危机走向复兴的历史,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和创新性。作者简介
《治河全书》主要收录康熙中后期康熙帝所发的治河谕令、张鹏翮所上的治河奏疏及相关河工档案,并包含二十四种河图。 《运河全图》、 《黄河全图》、 《淮河全图》是其中口取重要的三种。书中详细记载了京杭运河、黄河、淮河三大水域的源流支派、地理位置及历年对其治理情况,对各河道的形成、流向、堤坝修筑、防汛事宜等所述尤为详细。所附彩色绘图工致精细,精确地反映了三大河流和各支流的全貌。各图绘制十分写实,于各个河段的险工描绘细腻,其中有不同形式的闸、坝,并且记录沿线各地水道水域变迁,同时还真实地绘制了各河道沿岸城郭形制、名胜古迹,是研究清代京杭运河、黄河和淮河等治理情况以及城池发展的手资料,对今天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中华大典 历史地理典》下设的四大分典之一。而《中华大典 历史地理典》又从属于《中华大典》,《中华大典》是中国古代典籍的百科全书,《中华大典》已于1990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并列为*重点古籍整理项目,也是建国以来*的文化工程。 本书为我社承担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华大典 历史地理典》的四个分典之一,主要是收录全国各省研究山川历史资料文献汇编,以类书的形式编纂成一部工具书。前两个已出为分典《域外分典》和《总论分典》。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好书。
古老的丝绸之路横跨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亚欧大陆,贯穿65个国家和地区,是古代中国和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通道。在21世纪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了更好地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地名在文化传承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与优势,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组织编写了“一带一路”地名文化系列丛书。《“一带一路”名胜志》以探讨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名胜古迹的名字由来、地理概况、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追述中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历史,形成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名胜古迹图,从而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数据。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夫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为了适应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检索的需要,一九八八年海内外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同仁倡议,在已有类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一部新的类书《中华大典》。 国务院在关于编纂《中华大典》问题的批覆中指出,编纂《中华大典》『是我国建国以来*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总论分典(繁体竖排版)(套装全3册)》所收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
本卷依据各种政府公报、全国行政区划表、内政年鉴等官方资料及各省年鉴、新旧方志、地图、文集等对中华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全卷分为三编,注重全面掌握手的原始资料,并充分吸收的研究成果。 绪编简述民国时期对行政区划变化产生过影响的各个政权从产生至消亡的过程。 上编阐述民国时期各种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下编分述各个行政区划个体,包括由国民政府划定的各省、直辖市、地区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具体变迁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与日本扶持的伪政权统治地区的政区变化。 本卷对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各省的行政区划改革与变动,民国初年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地区“自治”对当地行政区划的破坏,直隶、山东、河南等省的县佐设置过程
《中华大典》是运用我国历代汉文古籍编纂的一部大型工具书。其目的是为学术界及愿意了解中国古代珍贵文化典籍的人士提供准确详实、便于检索的汉文古籍分类数据。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纂写和聚集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我国历代都有编纂类书的优良传统,具有代表性的《永乐大典》等大多已夫失,现存《古今图书集成》编就距今也已数百年。为了适应今天和以后研究和检索的需要,一九八八年海内外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和各古籍出版社同仁倡议,在已有类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方法编纂一部新的类书《中华大典》。 国务院在关于编纂《中华大典》问题的批覆中指出,编纂《中华大典》『是我国建国以来*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总论分典(繁体竖排版)(套装全3册)》所收汉文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