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全集》包括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日记和曾国藩读书录四部分。曾国藩的作品,尤其是家书部分,应该说比较明白易解,但是为了照顾更多数的读者,除了日记,其余部分均采用原文和译文对照的方式,提供更多的方便给大家。《曾国藩全集》堪称一部协调人际关系的指南,一部正直、严肃地为人处世的教科书。它是 千古完人 曾国藩一生感悟的总结,是智者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体验,是读者对读书论学的经验之谈,是成功者的奋斗经历,更是胸中有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 在曾氏家书的激励下,曾氏家族代代有英才,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和蒋介石均十分推崇曾国藩家书和日记中的训诫。1917年,*在通读《曾文正公全集》之后,对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进行了一番研究,得出了 愚于近人,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起自1840年初,终于1871年底,主要记录了其官宦生涯、身体状况,平定太平军、捻军的经过,治军方法、治学态度、为人处世,以及家族事务处理、经济开支、健康养生,等等,共计近1500封。本书收录了近1000封。其写信对象有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四个弟弟、两个儿子,本书据此分了五篇;不过,各自所占篇幅不等。其中,写给四个弟弟的约占七成,写给两个儿子的则近乎两成。 《曾国藩家书》虽然是家书,但其中提及的人物众多。除了家庭成员以外,还有亲家陈源兖、郭嵩焘、罗泽南、刘蓉、郭沛霖、贺长龄、袁芳瑛等, 晚晴八大名臣 中的骆秉章、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沈葆桢、李鸿章(另外两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也悉数出场;此外,还有湘军、淮军重要将领王錱、塔齐布、李续宾、李续宜、乔松年
本书旨在循着胡林翼政迹与人生的历史轨迹,讲述其在当时政治斗争的历史大舞台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形象以及“人文”等多方面的活动,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评说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人文意蕴。重在拂去岁月积留的层层尘埃,着意清理和探查当年晚清王朝“中兴”之业根基,探寻胡林翼在晚清历史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借以还原当年历史的复杂场景,揭示历史变革的内因,考察“中兴名臣”人文特征以“内圣”之境界,求“外王”之业绩。力求以全新的视角,为学术研究者、史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一套科学性、学术性、知识性、开新性、普及性、可读性相结合的雅俗共赏的历史文化读物。
全书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缜密考辨,写出和珅从普通官学生,到权倾朝野的“二皇帝”,最终被缢杀于狱中的一生。和珅是弄权敛财的巨贪,可政治上并非庸才。 和珅在编纂《四库全书》中的作用,在与英国使团谈判中做了哪些事,乾隆内禅期间,乾隆、嘉庆、和珅三者间微妙关系,和珅擅权期间谁是真正反对者,乾死后嘉庆如何追杀和珅,书中都有详细叙述。尤其是,书中指出,和珅擅权,政以贿成,促使“康乾盛世”结束,颇有历史借鉴意义。
南宋末年,市井无赖贾似道依仗其姐贾贵妃,以所谓“廷对”的形式当上了朝廷命官,随后就大耍阴谋,网络党羽,打击异已,欺上瞒下,私自与元兵议和,却假报“鄂州大捷”,窃取了平章要职,掌握了军政大权。他醉卧葛岭,无度,元兵围困襄樊五年,他封锁消息,粉饰太平,直至敌人逼近临安(今杭州),他才被迫督师抗元,结果不战而逃,大败鲁港。在朝臣强烈要求下,贾似道被撤职罢官,贬于循州(今广东龙川),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杀死。本书语言流畅,笔调细腻,作者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胆虚构了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故事,尤其对贾似道的为政、为事、为人揭露得淋漓尽致,读后颇耐人寻味。
张居正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著名的改革家之一。他生于平民之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万历首辅,在明帝国危亡之际力挽狂澜,不过庸庸同僚的反对,对当时的弊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然而,他逝世之后,立刻遭到政敌攻击,家破人亡。《张居正大传》客观描述了张居正的一生,既肯定了他的成绩,也点出了他的过失。
陆秀夫精神是古代“士大夫精神”的具体化、个别化,陆秀夫以其亲身经历阐述了他所认为的士大夫,留给后人的是他那任劳任怨、铮铮铁骨、不畏强权、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最终以负帝跳海的悲壮行为将其爱国之情推向至高点,成为千古之谈。而在当下,克胜集团能够将服务三农作为其植物保护、生物制药、农村金融发展的宗旨,以服务城市建设作为其房地产、五星级酒店发展的宗旨,以服务建湖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将之付诸行动,已是陆秀夫精神的诠释,也是克胜集团在新形势之下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表现。陆秀夫精神与克胜集团企业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克胜集团在完成各项任务之余,能够秉承绿色环保理念,不断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上的重要突破。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代的2位皇帝。因年号嘉靖,也称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性情偏狭、乖戾、刚愎自用的的君主。在位早期,他做了一些革除前朝弊政、整顿吏治、裁抑宦官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入中年以后,他对道教的崇信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长期不理朝政,从而造成国家政治混乱、经济危机、边防屡遭侵扰等社会弊端。本传记再现了朱厚熜的一生,对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王者与学者:宁王朱权的一生》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教养宫中(1378-1393);驰骋塞上(1993-1399);挟从燕军(1399-1402);韬晦南昌(1403-1448);托志翀举等。
石勒,字世龙,羯族,生于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武乡县东河沟村)。他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由奴隶登上帝王宝座,并定都襄国(今邢台市),成为后赵皇帝。他大胆改革创新,并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石勒在识人、用人方面,也有着过人之处。特别是其改革、惩贪、奖廉的执政理念,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在某些方面令人备受启迪。 在这部近20万字的《石勒评传》中,作者李智文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名杰出军事家、政治家的后赵皇帝石勒一生的主要活动。在《石勒评传》的字里行间,作者用独特的审美视角,对石勒这一特定历史人物进行了历史的、客观的精辟论述和深邃求实的评介与探讨。
张居正改革,是封建社会后期的一次改革运动。它类似的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力筹富国卓有成效,在史书上得到公允的评价。张居正个人的命运也与改革的先辈们一样坎坷不平,遭遇到不幸的结局。 十六世纪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张居正改革以特有的时代风貌,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改革思想,比以往的改革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复杂的情结,致使此次改革的成功与失败,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张居正是个性不凡的政治家,他从寒微中奋起,当了十年首辅,将改革从政治推向经济,修明法度,强化监督,近民便俗,惠农利商,使衰败的王朝一度恢复生机,人称“救时宰相”。在风云际会中,他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却又独断专行,用人不当,以致祸发萧墙。他饱读经书,倜傥豪放,冷峻严酷,威震当朝,却又兼有泼皮样的身手。与渺小、无情与重义、拒贿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