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 查极限词
本书为畅销书《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的全新修订版。《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国际阳明学大师冈田武彦先生写给大众的王阳明通俗传记。冈田先生于六十八岁高龄提笔撰写此书,九十三岁完成,花费了二十五年的心血。 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权威严谨,是了解王阳明的传奇人生、轻松读懂阳明心学精髓的上佳读本。此次适用除修订
关帝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反映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原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历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各族群的迁徙及汉族移民的进入,是西南少数民族接受关帝信仰的条件。明清以来,西南各少数民族对关帝信仰的接受,已成为他们 生活、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这促使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认同的形成,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稳定。目前学界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帝信仰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创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当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帝王篇 后妃篇 将帅篇枭女篇宦官篇军阀篇宰相篇权臣篇 内容简介 本书呈现的是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施了时代的名人标本。书中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围统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思想更幻的轨迹,用生动可信的历史事实展示他们的功过是非。
《孝庄皇后》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或译为本布泰),蒙古族,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公元1613年3月28日),出生在科尔沁蒙古部落中段西辽河之滨、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浩日 彦艾力(汉译王府屯)的蒙古贵族世家。她天真活泼、无忧无虑地长到十三岁(虚岁,下同),按照当时早婚的习俗,1625年根据满蒙联姻的需要,嫁给后金(清)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四贝勒皇太极。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皇太极即汗位,她被封为西宫福晋。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她被封为次西宫永福宫庄妃。随着她的儿子福临(顺治皇帝)、孙子玄烨(康熙皇帝)相继即皇帝位,她先后被尊为皇太后和太皇太后。1688年1月27日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尊谥为“孝庄仁宣诚献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简称孝庄文皇后或孝庄皇后。这本《孝庄皇后》以作者孟昭信查
全书以1928年为分界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1928年前的张静江,作者以大量史料披露了传主与孙中山的生死之情和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下篇是1928年后的张静江,是他醉心于“经济救国”的卓越实践。全书史料丰富,脉络清晰,大量照片提供了直观的可读性。
《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内容简介:杨家将的知名度很高,但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目前是次,会议论文集的出版也是部,《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杨家将的历史、籍贯、民族、生平事迹及与之有关的文物、碑刻等诸方面,特别探讨了杨家将历史上的许多疑难问题,如害死杨业的究竟是谁?杨业是否绝食而死?杨家将的后裔有哪些?麟州(今神木县)是如何孕育了名将杨业的?杨家将的戏剧是如何传播到全国广大地区的?杨家将的精神是什么?杨家将文化的内涵是什么?《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推出的论文是杨家将研究的成果,反映了目前杨家将研究的水平。 《首届全国杨家将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可供杨家将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及爱好者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