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音乐人,在音乐创作上,他开创了中国白话文流行音乐和中国儿童歌舞剧音乐的先河;20世纪中叶,他所创立的歌舞团培养了周旋、王人美、徐来、黎莉莉等一大批家喻户晓的明星,更是发掘和培养了聂耳、冼星海等优秀的音乐创作者,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书写下浓墨重彩。 本书是关于黎锦晖音乐人生的一部传记,由黎锦晖的儿子黎遂凭记忆、访亲友、查资料、寻踪迹编著而成。全书材料丰富,论述详实,其中不少珍贵的手资料,填补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的空白。
1976年,导演米歇尔·波尔特将对杜拉斯进行的访谈制作成纪录片《杜拉斯的住所》(时长1小时46分钟),在法国电视台分两集播放,1977年,访谈内容在Minuit出版社出版。访谈内容涉及两次深度访谈,一次在杜拉斯位于伊夫林省的家中拍摄,另一次是在特鲁维尔的前黑石旅馆。 次采访中的房子是杜拉斯在世上居住得 久的地方,她回顾了自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以及她自己与这所房子的关系;第二次采访则谈到她出生和成长的印度 、《堤坝》中的房子、她母亲命中的祸根、她对安娜-玛丽·斯特雷特的迷恋等。导演波尔特将采访对象与其生活的环境放在一起,探索“住所”在杜拉斯的写作活动与电影作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引导杜拉斯谈论女性与住所的关系、写作经验与欲望、女性投注在身边事物上的凝视、女性之间的体认等。
本书是北京舞蹈学院胡尔岩先生在各大报刊已发表文章的个人文集。全书共收集文章33篇,涉及舞蹈理论、舞蹈演出作品评论、舞蹈人物评价等。其中,舞蹈理论是书稿的重点,涉及舞蹈心理、舞蹈选材、舞蹈结构、舞蹈语言、舞蹈审美等多方面内容。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手资料,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 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可30岁那年和一位航海老人的偶遇,改变了翟墨的人生。出于艺术家对自由的向往,他毅然舍弃一切,倾家荡产买了一条帆船,短暂的浪漫过后,他体验到大海的残酷与无情:11级风暴与深海地震一起发生,帆船被摧毁,他也差点丧命…… 这次风暴的洗礼,却使翟墨真正体验到航海的魅力,开始为环球航海的梦想不懈努力:为募资金,他放下自尊四处求人,却一次又一次碰壁;为练技术,他策划中国海疆万里行,三闯鬼门关九死
本书汇编了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施主”梅克夫人——对他一生影响的人——十余年间大量的通信,不仅记录了音乐史上这两位人物之间不寻常的交往与情感历程,更是柴科夫斯基一生最真实的内心独白,它揭开了一个音乐家艺术创造的奥秘。
常香玉的形象可以用许多故事阐释,她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了一部的传奇。她的许多故事都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听了让人真正得到做人做文的启迪。有关她的故事很多很多,有些在老百姓里已经流传很广——在河南生活,在中原生活,在中国生活,你不可能听不到关于常香玉的故事。常香玉用自己光辉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来讲常香玉的故事,继承和发扬光大常香玉的品质,使中华民族的基本素质得到提高,为世界的当代文明建设做出贡献。这本书,或许在我们想走近和了解常香玉、怀念和学习常香玉的时候,能给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材料。
《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的主要历史跨入了二十世纪,社会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动,随着社会的开明和文化的进步,步海派的后尘,一批艺术大师诞生了。他们都是在海派自由发挥而互为影响的艺术氛围中开始起步的,他们被称为海派的第三期画家,这显然是被扩大了、延续了的海派。严格地说,以传统的界定,他们并不属于海派的这个范围,但他们的创作模式和艺术思维却是无法脱离海派所给予的烙印,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时地可以窥视到海派的痕迹。 他们在继承了海派适者生存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比前人更具有理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共性依然是从传统中来,但更注重个体的发展。黄宾虹的抽象,齐白石的天真,潘天寿的霸悍,余绍宋的儒雅,沙孟海的厚重 这一切又构成了现代艺术的缤纷灿烂,他们对笔墨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把中国书画
《遇恒牵情--姜育恒人生自传体力作》是**歌手姜育恒携爱妻小凤告别30年出版的人生自传体力作。在本书中,姜育恒携爱妻小凤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相守30年来的风雨人生路,**诠释了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的爱情故事。
于是之凭借表演天赋和超出常人的努力,从社会底层中奋斗出来,并保持了终生的学习和谦逊。他一生视表演艺术为生命,创造了多个经典的艺术形象,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94岁的夫人李曼宜记录下了风波迭起、世事沧桑中的相依相傍。本书起笔自1949年的相识相知相爱,有爱情和家庭生活的甜蜜忧伤, 有于是之此后60余年里在话剧表演事业和个人命运上的艰难跋涉,道出了风光无限的演员生活背后那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这本回忆录质朴平实,细腻动人,从中可看到这对伉俪贯穿一生的深爱和信任。不论是研究于是之本人,还是中国当代话剧,这本书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女博士,观众熟悉王利芬是从《对话》开始的。2006年春天诞生的《赢在中国》让王利芬成为不是明星的明星。据说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因为看出她是个认真做事的人。而不是指望靠做节目一夜成名的人,因此才慷慨解囊。成为《赢在中国》主赞助商。2008年,《我们》在中央电视台横空出世。王利芬藉此再次华丽转身。成为不是焦点的焦点。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王利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你知道她是著名作家,北大教授谢冕的女弟子吗?你知道她从业十四年的经历是怎样一步一步奋斗过来的吗?你想了解她打造《赢在中国》的幕后故事吗?也许本书会给你部分答案。
保罗在书中简要梳理了莫扎特的生平,包括作为神童的青少年时期、作为宫廷乐师的萨尔茨堡时期以及作为自由职业音乐家的维也纳时期;他还结合莫扎特音乐作品的主要体裁,包括宗教音乐、室内乐、歌剧、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列举了其中的重要作品及他的个人最爱作品。对于一些历史聚讼,保罗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关于莫扎特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他的财务状况(包括那些让许多莫扎特热爱者感到难堪的借信)。由丹尼尔·约翰逊撰写的附录则讨论了莫扎特岁时在伦敦居留15 个月的经历,并假想了这样一个问题:要是莫扎特当初选择定居伦敦,音乐史又将是怎样一副模样?
《张伯驹身世钩沉》主要内容包括:墓志铭:镇芳的忠心与才干、是攀靠袁世凯走上了暴富之路吗、临战辞职,感喟百姓痛不聊生、北方商业银行之创始者、借重张勋为盐业银行张翼、称帝大肆挥金,哪能顾得盐行、寒云怒责镇芳,伯驹为父辩诬等。
。。。
内容提要 麦基的《故事》是一本被影视圈奉为圣经的编剧书,讲述故事创作核心原理。越来越多小说作家、文案策划和商务人士也开始研习其中的讲故事技巧。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高级电影鉴赏入门指南,也可以将它视为文学写作、艺术修为内功进阶,还有人从中领悟了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被英国卫报称为“亚里士多德后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将他年间行走全世界,向名学员开班授课的精华写在了这本《故事》里。
《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典藏版)》作者对美国当代摄影史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梳理,选择了12位在美国当代摄影不同发展阶段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作者不但介绍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文化背景、作品特点,也传达了美国当代艺术家的智慧和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出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还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深入地探讨了每位艺术家不同的思想、逻辑和创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