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的教材,《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也适用于在舞蹈史论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对于一些开设在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综合性艺术院校的舞蹈本科专业,《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也是非常适用的。《中外舞蹈思想概论》由分四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乐舞思想、中国当代舞蹈思想、外国舞蹈美学思想、外国舞蹈艺术思想。
《就是要跳舞(创造性舞蹈的心体验)》由李宗芹所著,《就是要跳舞(创造性舞蹈的心体验)》为艺术类、心理类图书,共5万字,20幅图片,7张应用表格,本书分为四章,后附结语、延伸阅读和图片表格索引等内容。本书娓娓道来地介绍了创造性舞蹈的起源、理论依据和实践中的引导经验,文中更是穿插了很多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富有感染力。作者的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精致的文章给人“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体验。
舞蹈是身体的哲学。舞蹈是具有象征意义并自成体系的情感符号,它承载着宇宙的生命内涵,是直接体现生命的艺术,中国舞蹈,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不言之美,以其『不言」舞出『至言」、『大美」,表现生命的『生』与『在」。本书立足于舞蹈本体,运用哲学思辨和美学方法,对历代的舞蹈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审美命题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理论总结,科学地构建起中国舞蹈美学的基奉框架,堪称中国舞蹈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本书包括佛教与音乐、乐舞壁画的虚实性、敦煌乐舞中的对称美学、几种特殊的伎乐形式、敦煌舞姿、敦煌遗书中的音乐文学、遗书中的舞谱等章节。
《探寻逝去的历史舞步:辽代乐舞》是继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成果《辽代乐舞》之后的又一具有珍贵学术价值的著作。辽建立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辽灭亡时大量文字资料被焚毁,加之史书记载不详(《辽史》篇幅很少,大概只有《宋史》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对契丹的了解粳少,对辽代乐舞的研究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巴景侃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研究团队,几乎走遍了辽代建立的五京及燕云十六州,寻辽代塔、寺近百座,克服重重困难、苦苦搜集资料,以现存遗址中探寻到的辽代乐舞形式为依据,参考《辽史》和考古资料,终于完成了《探寻逝去的历史舞步:辽代乐舞》读《探寻逝去的历史舞步:辽代乐舞》颇有会心之处与感悟之得,九章二十六节,作者不仅阐述了辽代乐舞作为东北亚地区特色舞蹈文化所具有的风格特点,更
本书是一部有关舞蹈编导的教材,全书共分为10章:章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责;第二章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章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第四章舞蹈结构的专业特征;第五章舞蹈音乐的专业要求;第六章舞蹈编导的舞台美术;第七章舞蹈艺术的形象思维;第八章舞蹈编导的创作方法;第九章舞蹈艺术的舞台调度;第十章舞蹈编导的小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