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良,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年少时父母双亡,14岁被卖到妓院。后被同盟会会员潘赞化重金赎出,供其学习西洋绘画。1921年潘玉良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入学里昂中法大学、国立美专、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等,曾与徐悲鸿同学。在法期间,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1929年归国,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后旅居巴黎,画作及雕塑作品享誉国际。 著名作家石楠根据潘玉良从小妾到名画家的坎坷一生,还原潘玉良以非凡的意志力,一生与命运做斗争,终成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画家的过程。
人生在世,通常只有“一生”,无所谓前半生或后半生;偶或有之,多半是负面意义。但大千先生则是非常少见的既有前半生、又有后半生的不凡之人。大千二十来岁,在画艺上就已经出人头地,三十来岁就已是名震大江南北的大画家,五十岁以前就已经功成名就了。1950年,他刚过半百之年,远走海外,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可他不甘心坐享五十岁前成就的余荫,让自己一帆风顺地度过一生;他雄心万丈,决定重新奋斗开辟他后半生的新天地。费尽心力、智慧,运用他所拥有的一切资源,有计划、有策略地进军西方艺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他为自己所营造的愿景,达成了一个与前半生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的后半生。而此书的着眼点,恰在于此……
风雨如晦的民国初期,岭南大地雄起了三位艺术大师:陈树人、高剑父、高奇峰。他们高擎着改革创新的大纛,一扫当时中国画坛柔靡陈腐之陋习,任由明枪暗箭,不惧风狂雨骤。 陈树人那托物言志的诗《水仙》能反映他的人生心志与高风亮节:任他红紫尽成尘,剩得凌波飘渺身。仍向漫天风雪里,金坚玉洁见精神。
有人说赖少其是版画家,有人说他是国画家,有人说他是书法家,有人说他是作家,有人说他是革命战士,有人说他是行政官员……是的,赖少其就是20世纪一位集多种身份于一身,充满革命热情与艺术天分,富有传奇色彩、德艺至淳的文化巨人。
萨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之一。 达利于1904年5月11日出生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省靠近巴塞罗那的菲格拉斯。父亲是菲格拉斯城著名的公证人,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达利最初从父亲的一位画家朋友那里接触到了印象派绘画,后与朋友一道创办了《热情》一刊。1921年,在马德里美术学院学习,专心对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进行了探索。1925年,在巴塞罗那的达尔莫画廊举办了为期四天的个展,得到评论界的关注。1926年,他拜访了毕加索。 1928年,达利在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1929年,已经在巴黎的布纽尔邀请达利与他共同拍摄超现实主义电影《安达鲁狗仔》,这部电影使巴黎接受了达利。同年11月,在巴黎举办了首届个展。1934年,达利在巴黎、伦敦、纽约等地举办了六次个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欧洲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
作为揭橥“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高剑父“春睡画院”的早期门人,方人定的艺术成就能体现这一艺术追求。其在中国画中引入西方艺术优秀技法的同时,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自信,又能学古而不泥古,故其绘画艺术在20世纪的广东画坛上一直引领时风,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画坛产生甚大的影响。
《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的主要历史跨入了二十世纪,社会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动,随着社会的开明和文化的进步,步海派的后尘,一批艺术大师诞生了。他们都是在海派自由发挥而互为影响的艺术氛围中开始起步的,他们被称为海派的第三期画家,这显然是被扩大了、延续了的海派。严格地说,以传统的界定,他们并不属于海派的这个范围,但他们的创作模式和艺术思维却是无法脱离海派所给予的烙印,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时地可以窥视到海派的痕迹。 他们在继承了海派适者生存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比前人更具有理性和开放性。他们的共性依然是从传统中来,但更注重个体的发展。黄宾虹的抽象,齐白石的天真,潘天寿的霸悍,余绍宋的儒雅,沙孟海的厚重 这一切又构成了现代艺术的缤纷灿烂,他们对笔墨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把中国书画
《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评传》讲述一个艺术大师,开创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而一位艺界领袖,开创的却是一个时代。自吴昌硕1912年(69岁)正式定居上海,一直到他1927年(84岁)归道山,这十五年,正是这位老人一生中*辉煌、*有建树的时期,从而*终实现了从画坛大师到艺界领袖的华丽转身。
保罗·高更 (1848-1903)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高更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由于厌倦城市生活,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风习和艺术,高更不顾一切,远涉重洋到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上去生活和画画,直到去世。 高更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描绘了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作品用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高更的艺术对现代绘画影响极大,他被称为"象征派的创始人"。 高更似乎总是响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这种感情,终在他的一种救世的信念中具体化了。也许所有同时代的艺术家的感情,都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
柳子谷,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著名国画艺术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与徐悲鸿、张书旂并称 金陵三杰 ,享有 画竹圣手 、 板桥第二 、 丹青奇才 之誉。他画技全面,尤精兰竹,当时南京城唯有他画的兰花是按叶片的数量论价。他又是一个入世的画家,自觉的家国情怀使他初心不忘,痴心不改,在各革命历史时期均有顺应时代潮流的作品问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其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曾经名震大江南北的画家后半生却遭遇沉寂淹没,以至淡出了世人的视线。晚年终得焕发艺术青春,创作了大量精品之作,曾被埋没近三十年的史诗性代表作 27米长的宏篇巨制《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也终于重见天日,轰动画坛,并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对画家一生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探索性梳理,从而揭示其人其画的魅力所在。
《达·芬奇/达里奥·福聊绘画大师》脱胎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达里奥·福在意大利电视台所做的以达·芬奇为主题的讲座。达·芬奇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其非凡的艺术成就令他成为欧洲艺术 的 座高峰,堪称天师中的大师。达里奥·福以其擅长的讲故事的方式将达·芬奇的生平和创作娓娓道来,并对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视角独特的解析,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达里奥·福是一位全才型的艺术家,集编剧、导演和表演干一身,又接长歌唱、器乐、舞蹈、服装设计甚至绘画,其剧作《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享誉世界。他毕业于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该学院是意大利 的高等艺术院校,代表着意大利艺术教育领域的 水平。本书体现了达里奥,福深厚的西方美术史造诣,传达了他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除了文字叙述,书中还收录了达
......
从1835—1837年的这幅自画像,能够读出德拉克洛瓦以及一个时代特有的气息与本质。卷曲的头发如同火焰一般升腾,消瘦而带有神经质的表情充满着艺术家的敏感、睿智与自尊。德拉克洛瓦的朋友西尔维斯特评论说:他用了四十年的时间描画了人类的激情。或宏大,或可怕,或文雅。他画笔的描绘也从圣徒到战士,从战士到情人,从情人到老虎,从老虎到花卉。激情与活力,理想与追求,活跃的想象力,这些特质便构成了浪漫主义的时代精神,它注定是一个属于青春与浪漫的时代。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著的《德拉克洛瓦》收录了由德拉克洛瓦创作的多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