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哈里王子的自传。在书中, 哈里王子讲述了自己从童年到现在的个人经历和内心感受, 包括他在王室的生活、母亲戴安娜王妃的去世、他在军队的服役、与妻子梅根的婚姻、离开王室等事件。哈里王子也表达了对王室内部规矩和传统的批评, 以及他渴望自由和证明自己的愿望。本书充满了洞察力、启示、自我反省, 它不仅是哈里王子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的记录, 也是对王室生活和传统的深刻反思和抨击。在海外一经出版, 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书记录了粟裕以省立师范学生身份投笔从戎,加入北伐军的叶挺铁军,开始其传奇军事生涯,在专门训练军官的铁军教导团中接受系统而严格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神枪手。南昌起义中,粟裕被任命为起义军前敌委员会警卫队班长,负责周恩来、贺龙和刘伯承等起义领导人和前敌委员会的安全警卫工作,同时负责策应朱德领导的南昌军官教导团的起义。跟随朱德上井冈山后,粟裕虚心学习毛泽东和朱德的军事思想、经验和理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1928年七溪岭战役中,粟裕带领三人小队俘虏上百名敌军,朱德夸赞粟裕是青年战术家,是未来革命的接班人。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为华中抗战打开了局面。1942年石港之战,粟裕指挥“老虎团”创造出了以零伤亡痛歼日寇600余人的战争奇迹。1944年车桥战役全歼日伪军千余人,自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李宗仁回忆录(上下)/百年中国记忆》从李宗仁年少时期、陆军教育时期、军中初期、统一广西、从镇南关到山海关、十年国难与内战、八年抗战、从胜利到溃败等章节,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李宗仁一生。 文后附1965年李宗仁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声明。该书原稿是李宗仁寄居美国期间,于1958-1962年写成,结合1979年其子从海外带回的英文版,进行补充和校订,是目前为止 系统、 详实的介绍李宗仁的长篇读本。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从英国传来噩耗:丹宁勋爵于1999年3月5日在他的家乡英国罕尔郡的惠特奇逝世,终年一百岁。丹宁勋爵的这本书和他的另外几本书不同,它不是一部法学著作,而是一部传记,是作者早就承诺奉献给英国读者的传记。丹宁勋爵在1978年在他的《I地律的训诫》一书中说:“能在本世纪——英国人民历危险的世纪——生存下来,多少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我们一家尽了自己的力量,兄弟五人都参加了战争。其中两个牺牲了。他们是我们当中的精华。另外三个还活着,一个成了陆军上将,一个成了海军上将,我成了上诉法院院长。将业如果有时间,我要向你们讲讲我们一家的故事。”三年后,作者完成了这本传记。在这本传记中作者主要讲述了他们一家的故事:讲到了他们兄弟五人的故事,也讲到了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求学经历;讲到了战争,也讲到了爱
命运多舛,身世传奇,两岁离母,十二岁被抢亲,十六岁逃婚。 凄美爱情,她的初恋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从巨富到囚犯,她究竟会面临怎样的人生判决。 精彩晚年,孑然一身的她将何去何从。 靠山山要倒,靠人人要走,凡事靠自己。 没有危机就是危机。 人品就是品牌,好的品牌是人品。 做人原则:坚持信念:做人诚信:少获利,不欠人情。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经营你的长处,不要经营你的短处。 信仰不倒,希望不倒。 能低头,但不能失去人格。 不管身处何地,做人重要。 对自己负责,什么样的环境都不会放弃你。 拒绝同情,拒绝可怜。 职业可以平凡,灵魂需要高贵。
《我的奋斗》是老罗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作者他是一个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老师描述成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他在学校里跟愚蠢的制度对抗了九年,成为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混混,然后,一直混到“中国第二的英语教师”、百度年度风云人物、牛博网创办人、“老罗培训”学校的校长。 读“老罗式”的幽默,可以感知他的诚恳和热情;读老罗的传奇经历, 可以领悟如何用剽悍的内心创造传奇。 《我的奋斗》读者对象:中学生、大学生;老罗在新东方和老罗培训学校的学生;都市里奋斗的年轻人;15-40岁的读者。
《特斯拉自传》是20世纪传奇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传记,《特斯拉自传》包括“特斯拉回忆录”、“文章、演讲及其他”(含特斯拉代表性文章及作品)、“他人眼中的特斯拉”(与特斯拉同时代的人对他的采访及报道)三个部分。《特斯拉自传》中,尼古拉?特斯拉讲述了自己出现的精神幻觉(天才的幻觉)、对发明的热情及其独特的想象实验法,讲述了自己对各式实验和对未来科技的畅想,以及他近乎强迫症的自律生活。《特斯拉自传》展现的不特斯拉这位天才科学家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怪癖”,还处处闪现着他智慧的光芒以及对未来的洞见。
《荣格自传》是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于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和读者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精神世界,揭开无意识的神秘面纱。这本书汇集了荣格各个时期的特殊经历和对人的心灵的思考,虽以“自传”为题,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全面地认识荣格,还能一窥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历史分歧、走向,以及伦理学、哲学等学科的诸多重大命题,是读者了解心理学,尤其是分析心理学的敲门之作。申荷永老师研究荣格多年,被誉为国内荣格流派第一人。他在《荣格自传》每一章开头的领读部分提纲挈领地点出阅读要点,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写作背景,不仅能帮助我们抓住荣格思想的精髓、理解荣格思想的价值,更能引领我们感悟自己与荣格思想的关系,认识名家眼中的心理学大师。
《许渊冲百岁自述》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许渊冲的成长经历,展示了许渊冲是如何成为享誉世界的 翻译大家。全书分“活水源头”“西南联大”“留学法国”“翻译人生”四个篇章分别讲述许渊冲在家乡江西南昌的读书生活、在昆明西南联大的求学岁月、在法国巴黎的留学往事以及回国之后的翻译工作情况,重点记录了作者从西南联大到巴黎大学的学术与人生经历,追缅了冯友兰、陈寅恪、闻一多、吴宓、朱自清、叶公超、钱锺书、卞之琳等名师大家风采,书写了杨振宁、朱光亚、何兆武那一带联大人的家国理想与激扬青春。
1999年,全球享有盛誉的CEO杰克·韦尔奇的这部自传甫一问世,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并以70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了当时美国传记出版收入之最。如今,10年过去了,该书中文版的也早已突破二百万大关,成为企业家传记类图书中少有的几部经典书之一。 以今天的标准看,这并非一部无缺、无懈可击的传记,然而却是唯一一部韦尔奇注入毕生心血、亲笔写就的个人传记。在这本自传中,韦 尔奇首次透露了他的青年岁月、成长历程、管理秘诀,以及如何开创了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帮助庞大多元的商业帝国摆脱庞大体制的痼疾,走上灵活主动的道路。他用自己特有的韦氏语言,把人生体悟、职业经历、管理经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织就了一部富有智慧、独具韵味而又发人深思的管理传奇。
1903年5月,饱受病痛折磨的高更孤独地死于希瓦瓦岛。在生命的尽头,已经无力作画的高更用文字总结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本《此前,此后》。 高更在这本书里叙述了他的艺术观点,他与梵高的友谊,以及他所有的激情和他所厌恶的东西。这是些散乱的记录,就像梦一样没有后续。正如生活本身,就是由零碎的小块拼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