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台湾文学始祖沈光文研究”(16JDGH119)的研究成果。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浙江鄞县人。明末清初,沈光文在从事抗清复明斗争失败后,由广东渡海北上时突遭飓风,漂泊至台湾岛。寓台三十年间,沈光文不仅教授生徒,作育英才,行医济世,而且著述宏富。他在台湾播撒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得到后人的高度赞誉,其在台湾文学史、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与贡献。沈光文的诗歌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乡愁文学、乡土民俗文学的先河,他还首创了台湾第一个诗社“东吟社”,台湾之赋,亦始于沈光文之《台湾赋》。戴光中认为:“后来台湾文学创作的蓬勃发展,其主导样式、主要文学活动、主要精神取向,无不渊源于沈光文。他是无可争议的台湾文学始祖”。这一论断
随着大飞机C919成功试飞,我国已实现了大飞机梦。今年已近90岁的程不时是新中国靠前代飞机设计师,程老不仅是中国飞机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程老少年时代经历了抗战的苦难,立志航空救国,自21岁投身我国的航空事业,80多年来为了祖国的大飞机梦不懈奋斗。本书以靠前人称自传体的形式,饱含深情地记叙了他的科技报国情怀。
《婉约圣手 ——秦观传》评语 作者满怀理解与同情,飞腾诗意想象的灵翼,以清畅的文笔,刻画秦观美鬓飘飘、才华横溢、豪放不羁、风流倜傥的形象;热烈赞扬他受苏轼牵连被贬逐南荒,于九死一生的险境中仍心系苏门师友,可谓义薄云天;传记高度评价了秦观推进宋代婉约词艺术成熟的卓越贡献。这是一部文学性较强,又有思想深度的传记。 文史专家 陶文鹏 本传视野开阔、细节密布,行文简洁雅致,趣味盎然。无论正笔闲笔,均开阖有度,有故事,有性格,有气质。秦观所处的时代,群星闪耀,风云际会,他也是核心人物之一,共同辉映着大宋文化灿烂的天空。作者既描绘出那个精神狂欢的时代,也展现了个体的追求与坎坷的人生,使文本立体而饱满。 文学专家 黄宾堂
梁启超之子,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印证了中国人"虎门无犬子"这句古话。尽管如此,他在文革时期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劫难。然而,更广为人知的,其实是他与林徽音那一段爱情佳话: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全力以赴”是贝聿铭八岁时从祖父那儿得到的教诲,如今,贝聿铭已八十多岁,这仍然是他的座右铭。他的祖父还传授给他另一则孔子的格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宇宙与贝聿铭之间有个共同点:我们对二者皆了解甚微。以贝聿铭作为建筑师而言,这本书主要就想改善这点。贝聿铭一向希望世人通过他的建筑了解他;本书是他详细地谈论他的作品、生活、他受到的影响、学到的人生箴言,以及他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因此,我也希望能借这本书把贝聿铭的建筑观留传给下一代建筑师、给所有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以及那些有幸进入他的建筑欣赏美术和音乐的朋友们。 我与贝聿铭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在我们共同制作电影专案的五年间(分别在纽约、巴黎、柏林、京都和卢森堡),那期间,他成了我的挚友。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