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教育往何处去?本书是 学者鲍鹏山从事教育近40年的思考结晶,他从教育、教师、素质、经典和教材等五个方面,回应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焦虑,回答了:1)教育的使命是什么?2)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我们该向孔子学习什么?3)素质教育的定义与内涵是什么?“兴、观、群、怨”这四种精神为何如此重要?④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读元典和经典?⑤什么是好教材的核心因素?我们缺了什么?本书指出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 要重视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本书适合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以及所有关心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士阅读使用。
本书由江苏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组织富有程序设计教学经验的省内知名一线教师编写。这是一本适合教师们校内开展信息学竞赛辅导、社团课、兴趣班的教材。本书没有繁琐的描述,一切从程序设计应用出发,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让读者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三大程序设计结构以及数组、函数,初步学会并应用STL、穷举、搜索、贪心和动态规划算法。本书切合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旨在普及计算机编程教育,培养读者的计算思维能力。 本书可作为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教材,也可供计算机编程爱好者参考。
终身教育已成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本书收录了联全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一部分国家有关终身教育理论的经典著作、的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具体内容包括终身学习的经济学理论与财政政策、韩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世界银行政策研究工作报告、澳大利亚的终身学习体系、日本关于完善振兴终身学习措施的推进体制等的法律(节选)等。
《人工智能》系列读本共3册,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信息科技课程专家任友群先生主编,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先生作序,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人工智能初中版》针对初中生编制,主要目标是人工智能初体验——通过对人工智能的解构(看、听、说、想、动)及综合实践项目等帮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实施案例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能力。主体部分设有体验与思考、学习与讨论、拓展与练习、总结与评价等四个部分,让学生从体验、学习、拓展和总结中逐层深入地结构和认识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等,并 终落实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