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课3.0》 双减 政策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孩子。但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才能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继《种子课2.0 如何上对数学课》,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以课说法,和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学论学者郭华教授强强联合进行对话,精选10节种子课,通过论课的形式,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切入,呈现和剖析什么样的数学课是好课,为一线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做出引领和示范。本书另外还有 U盘版 ,含10节种子课课例视频,生动地再现俞老师教学现场,让一线教师更真切地体验和学习好课。 《种子课2.0》 本书是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继《种子课》之后的又一力作,是对《种子课》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与实践成果。俞老师认为,数学课要教好的前提是教对,否则再华丽的课堂也与真正的教育
绘本的每一页都充满了能够提升孩子读写能力的细节。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细节设计富有吸引力的优质绘本课呢?在《上好一堂绘本课》中,作者系统阐述了老师应该怎么做,包括: ?如何选择与孩子的学习目标相匹配的绘本; ?如何在绘本课上教授读写技能; ?如何在绘本课上与孩子交流绘本内容; ?如何在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 《上好一堂绘本课》涵盖101个精讲课例,200多本用于群文阅读的绘本和读写课堂上常用的要点图,这些教学材料可以帮助老师在绘本课上: ?营造愉快的班级氛围; ?让孩子与书产生积极的互动; ?扩充孩子的词汇量; ?提升孩子的阅读技能; ?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增强孩子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成长型思维。
《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2.0 基于学习路径的大作业实践》 随着 双减 政策的深入落实和2022年版数学新课标的出台,作业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之一。深耕作业领域研究二十年的数学特级教师刘善娜老师,继《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之后,推出2.0版的大作业设计。本书聚焦基于学习路径的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具体分为三大部分,从大作业的设计到实施,再到一线教师关于作业的常见问答,解决教师关于作业的困惑和操作难点,让孩子们通过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作业爱上数学学习。 《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 》 本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探究性作业研究的策略总结 该部分并非完全来自高深的理论,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的关于探究性作业的操作性策略,包括探究性作业的开始年级
《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本书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如何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有挑战的行为。 《人类初的故事》由爱尔兰伟大的“说书人”帕德里克?克拉姆讲述的世界各地的创世神话、英雄传奇,展现出古埃及、巴比伦、北欧、爱尔兰、希腊、罗马等文化之间的联系。 《生命的四季》本书通过对外部植物世界的观察、发现引导读者揭开植物“内在的秘密”,从而把视角向植物生命的本质打开。 《怎样教好小学数学》以中国人的古老智慧来融通现代数学教育。揭示了“数学是精神世界的语言”这个秘密。
《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第五版)一书,适用于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教师的在职培训。对于学生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呈现了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教育课程中的数学经验的生动和广博。对于该领域的教师而言,《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介绍了一种有组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用来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儿童创造一种适宜于发展的数学课程。而且,《3-8岁儿童的数学经验》的设计与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和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等专业组织提出的课程指南和标准相一致。
本书是众多教师在学科德育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收录的30余篇教学案例都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成果。在很多教学案例中,读者可以看到“认识---设计---过程---效果---思考”的体例,把教师的学科德育的行为进入到“事先思考、自觉设计、主动实践、追求效果、反思提高”的过程中去。本书适合站在教学线的教师们阅读,可做教学参考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