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妙计突破德语零基础1 更贴近中国人的发音规律 零基础也能地道发音巧借汉字学发音,一句话发音要领,更简单更实用。发音-单词-句子,环环紧扣,符合零起点初学者的认知规律。2 1200个高频词汇 50个常用主题 记单词更深刻 精选生活中离不开的1200个高频词,分门别类,更方便查找和记忆。从此和死记硬背说 拜拜 ,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日常交流不再 词 穷。3 450个常用句型句 3大主题 会一句就能说100句从日常交际到休闲娱乐,德语专家总结的450个高频典型的句型,会一句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三句对话的微口语,让沟通更简单更高效。4 50个主题 100个情景 与老外交流无障碍海量实境模拟口语对话,涵盖生活、工作、学习方方面面,上班、上学、娱乐,看这里就够了。语言文化小贴士,让你入乡随俗,学到更多地道表达法。5 告别枯燥语法表述 图表化讲解
《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是英、日、法、徳、俄五语种口译系列教程《同传捷径》之一。本册体现了丛书的编写思想,遵循了丛书的基本体例。 《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在正式出版前,已经过几轮试用、修改和更新,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理念正式和徳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具有同等徳语水平的广大徳语口译爱好者见面。作为一本既可用于徳语课堂教学,又可进行自学的教程,按一学期至少18周、每周至少2课时的教学要求,《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可作为双学期教程,所需课时不宜少于72个课时。为配合广大徳语口译爱好者进行自学,本教程还随书配有电子CD-ROM。
《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是英、日、法、徳、俄五语种口译系列教程《同传捷径》之一。本册体现了丛书的编写思想,遵循了丛书的基本体例。 《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在正式出版前,已经过几轮试用、修改和更新,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理念正式和徳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具有同等徳语水平的广大徳语口译爱好者见面。作为一本既可用于徳语课堂教学,又可进行自学的教程,按一学期至少18周、每周至少2课时的教学要求,《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可作为双学期教程,所需课时不宜少于72个课时。为配合广大徳语口译爱好者进行自学,本教程还随书配有电子CD-ROM。
《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是英、日、法、徳、俄五语种口译系列教程《同传捷径》之一。本册体现了丛书的编写思想,遵循了丛书的基本体例。 《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在正式出版前,已经过几轮试用、修改和更新,现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理念正式和徳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以及具有同等徳语水平的广大徳语口译爱好者见面。作为一本既可用于徳语课堂教学,又可进行自学的教程,按一学期至少18周、每周至少2课时的教学要求,《同传捷径——德语口译技能训练与实战演练教程》可作为双学期教程,所需课时不宜少于72个课时。为配合广大徳语口译爱好者进行自学,本教程还随书配有电子CD-ROM。
《德语实践语法-精讲精练》是一本德语语法参考书,其所包含的语法均是德语中的高频语法,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点语法。《德语实践语法精讲精练》配以大量习题形式的范例并配备讲解内容,这能帮助学习者牢固把握每个语法点的核心。
本书共分四章,章以讲解和理解介词为主,不配练习;第二章以掌握和熟练介词词组为主,配上练习;第三章提供支配介词的词类及组合,便于查阅;第四章我们对德语介词词组与汉语介词短语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作了粗浅的探讨,希望它能对德语国家中蓬勃发展的对外汉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汉语国际化。书后附上练习答案。
本书共分四章,章以讲解和理解介词为主,不配练习;第二章以掌握和熟练介词词组为主,配上练习;第三章提供支配介词的词类及组合,便于查阅;第四章我们对德语介词词组与汉语介词短语在实际运用中的异同作了粗浅的探讨,希望它能对德语国家中蓬勃发展的对外汉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汉语国际化。书后附上练习答案。
《德语语法表解》系参照外出版的德语语法书,按照传统德语语法体系编写的。全书包括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分项列表介绍,并附例词、例句及其译文。《德语语法表解》力求将德语语法图表化,只附少量的文字说明。某些规则的例外情况,则在附注中加以说明。书后附“德汉对照语语索引”,供读者按德文字母表顺序查阅《德语语法表解》内容。
《现代德语语法》编写理念为对德语语法作多层次描写和再现语法的多元互补,并关注其动态发展,意在使读者对现代德语语法有概括的了解,进而为熟悉、掌握德语语法奠定基础。 本书从词法、句法结构入手,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前提,进而从语言形式到功能,唯有这样对语言描写才是必要的,因为形式与功能互为依存,德语尤其如此。我们的目的是阐述语言手段在功能方面的规律性及受功能制约的诸规则。 传统语法对语言描写到句子层面为止,这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句子语法应是语言分析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为语言交际通常是在高于句子的跨句语篇层面上进行的。鉴于此,本书对语篇结构的重要内容:句子衔接的词汇、句法及语义手段作了扼要介绍,使学习者在基础阶段就有意识地关注语篇结构和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