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科近几年的深入发展,可谓成果丰硕。本书作者通过精心研究并区分近年来各个国家翻译作品中出现的翻译概念和方法,于书中采撷了共300余条翻译术语,从研究翻译词汇的角度,客观、全面地向读者介绍了翻译领域内重要的学术发现、争议和存在的问题。本书自出版以来已成为用来了解翻译概貌必不可少的导读用书。 本书除了向读者介绍翻译中许多重要的术语和概念之外,还细致讲述了翻译行为的类别,以及众多的翻译学派及其研究方法等。
《如何教授英语语法》从分析基本的语法形式和语法结构入手,把语法结构看做一种有内在规律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概念意义的手段,运用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多种理论阐述了特定语法形式所传达的意义特征。
《外语教学心理学》共十五章。章为绪论,主要阐明心理学与外语教学的联系,明确外语教学心理学的地位及发展前景。第二、三章介绍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提供有关背景知识。第四章着重讨论对外语的掌握问題,从心理分析角度剖析言语技能内在联系,提出三种掌握层级。第五、六、七、八章对外语的感知、理解、表达、记忆进行了必要的心理分析,揭示相关的过程和特点。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就外语词汇教学、语音、语法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分别围绕某些关键问題进行了扼要的心理分析。第十四、十五章介绍了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以及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相信该书对外语教师及有意学习外语的人士能有所裨益。
《新媒体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及应用探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与英语教学、新媒体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英语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新媒体时代下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学重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慕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移动学习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与应用的构建要点。
《新编英语教程(第3版)1练习册》基于广泛市场调研和试用反馈,汲取全国百余所高校师生的建议和意见,旨在发扬教材优良传统,致力于满足新时期英语专业教学需要!继续保持“题材—结构—功能—任务”的编写特色,大幅更新语料,适当精简内容,合理调整各册难度。强调夯实语言基本功,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是研究生课程教本,全书分绪论、研究方法、论文写作3个部分,共15章。研究方法部分是《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的重点,其中包括:提出研究问题、阅读文献、选择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微变化研究、统计学入门、定量数据分析和定性数据分析。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行文流畅、条理清晰、概念明确、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帮助。
《高级英语(第二册)精读精解(修订版)》(以下简称《精读精解》)的编写按《高级英语》(修订本)的课文编写顺序进行,每课的内容由“词汇注释”、“短语表达”、“课文理解”、“习题解析”四个部分组成,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英汉双语解释词汇。用英汉双语解释词汇帮助学生在认识词汇的基础上体味词汇的原义,真正掌握词的概念,以避免用汉语符号随意替代英语概念。 2.下划线注明重点词汇短语。 3.同义词辨析。在“词汇注释”中,除英汉双语解释词汇以外,还有大量的同义词辨析,充分体现了高级英语的特点,这对学生扩大词汇量,掌握词汇的细微差异,正确使用词汇十分重要,同时对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备考八级作用明显。 4.丰富有趣的知识材料。“课文理解”中的“背景介绍”是可读性极强的材料,如:拜占庭艺术(Byza
本教材共分四编:靠前编介绍了语言和语言学;第二编介绍了语言学的主要分支一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第三编为跨学科领域与应用——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第四编介绍了现代语言学流派。此外,我们还编写了三个附录:附录一是全书各章练习的部分参考答案;附录二是两套综合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附录三是专门针对本书语言学术语的英汉对照表,供读者查阅使用。 关于第八章语用学的归类,目前仍然存在争议:语用学曾经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而在现代语言学中被应用于研究语言(Crystal,1985:240)。梅伊在他的《语用学引论》(Mey,1993/2001)的靠前章中也提到语用学的归属问题,他认为既可以将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成分(porlent),也可以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
全书共八章,章介绍语料库研究和话语研究的核心理念、研究议题等。第二章则以适合话语研究的语料库建设与加工、话语研究中通用和专用语料库工具的功能介绍为主。第三至七章通过不同的研究案例展示语料库研究与话语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相关成果。第八章对国际、语料库话语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从选题、理论和技术等方面,为本领域研究者提出了建议。
本书从词汇教学出发,结合语言学理论展开论证,后又回归到实际教学问题,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书对汉英称赞类动词系统就构词方式、语义认知及组合结构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语境特点及词汇习得难点,通过该类动词的教学实验,证明了公式语输入的词汇习得方式的有效性。
本书介绍了作者从小到大与外语“打交道”的各种经历,以不同人生时段的不同身份,呈现了“致外语学习者”“致外语爱好者”“致外语专业者”“致外语参赛者”“致外语准从业者”五个篇章。作者写这本书的具体目的有三。一是为那些在外语学习之路上晕头转向的朋友们提供某些方向上的可能性;二是给喜欢外语的朋友们分享一些个人学习成长方面的粗浅体会;三是以个人的名义,证明不靠出国,光靠自己,照样能学好外语,可以在语言技能的层面取得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并用外语和全世界对话,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认知语言学将概念隐喻视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一思维模式具有文化间的共性,同时也存在文化间的差异。概念隐喻在外语教学中起着文化工具的作用,掌握和利用好这一文化工具,即目标语的概念隐喻思维模式,将对外语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本书是一本学术专著,主要研究了英汉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教学解决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差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