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0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40元40-60元6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哲人石丛书·酵母演义:真菌如何塑造人类文明
    •   ( 15 条评论 )
    • [英]尼古拉斯·P. 莫尼Nicholas P. Money) 著,林凤鸣 译 /2023-12-01/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酵母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微生物。早在千年之前,人类就开始用它酿酒、发酵面团。在认识到它的 真面目 后,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被细胞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用于探究生命的奥秘,成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酵母还被用于制造拯救生命的药物如胰岛素等,以及生产有助于拯救地球免受全球变暖影响的生物燃料。当然,由于某些种类的酵母具有致病性,人类与致病酵母的斗争也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作者认为,我们对酵母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因为对它的发现和利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本书引人入胜地融合了科学、历史和社会学,探索了人类与酵母之间丰富、奇异且完全共生的关系,以生动的叙述,引导读者认识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微生物。

    • ¥24 ¥48 折扣:5折
    • 占领你的身体:微生物是“好舍友”还是“坏邻居”
    •   ( 444 条评论 )
    • (德)马库斯·埃格特,(德)弗兰克·撒迪厄斯 /2021-06-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你害怕微生物吗?或者说生活在充满微生物的世界里,会不会让你觉得坐立不安?事实上我们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可能你会觉得那些藏在马桶圈上,厨房角落中,洗衣机里,甚至于在你身上,你的牙缝中的微小的 野兽 简直令人作呕,让人发狂。但是,多亏有这些微生物,不然地球上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种类繁多的生物群,它们可是地球生命的祖先哦。 所以一起来看看这些小 邻居 是如何在我们身边 生根发芽 的,它们之中谁是 天使 谁是 恶棍 ,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们,我们与它们相互纠缠的命运终又会何去何从,答案即将揭晓

    • ¥21 ¥48 折扣:4.4折
    • 3小时读懂你身边的微生物
    •   ( 109 条评论 )
    • (日) 左卷健男编著;吴洁译 /2022-08-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要使用显微镜甚至高倍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才能看到真容的微生物总是显得很神秘,一听到 微生物 这个词,很多人就联想到它们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但是人与微生物的关系远非如此。本书从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与人共同生活的 正常菌群 、 制作出美味食物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六大部分解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本书能够为青少年读者开启通向微生物世界的一扇门,微生物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相信看完本书的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 ¥21.4 ¥42.8 折扣:5折
    • 意想不到的微观世界
    •   ( 81 条评论 )
    • [英] 斯潘塞·威尔比 /2023-07-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意想不到的微观世界》一书中对80件我们所熟知的物品进行了显微摄影,从动物、植物,到生活用品和自然现象,可以说包罗万象。书中展示了它们被放大之后的样子,还有各种相关的有趣冷知识。快来从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颜色、形状和图案中,猜猜看它们到底是什么吧!

    • ¥21 ¥42 折扣:5折
    • 寄生虫星球 卡尔·齐默食物链顶点控制进化 自然生物年度科普书普利策获奖专栏作家病毒星球作者成名之作血
    •   ( 101 条评论 )
    • (美)卡尔·齐默|责编:胡艳杰|译者:姚向辉 /2022-01-01/ 天津科技
    •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 加不信任、让女人 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 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 ¥25.65 ¥58 折扣:4.4折
    • 小心,有毒!
    •   ( 1 条评论 )
    • [捷克]沙尔卡·费尼科娃 /2023-11-01/ 海峡书局
    • 小心,有毒!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毒的概念、故事,讲解毒的种类、作用,用近百个冷知识揭开毒的神秘面纱。动植物身上携带的毒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有毒物质,人类制造的有毒制品与相应的解毒方法……尽在本书。 阅读本书,不仅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激发孩子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小读者将学会辨别大自然和生活中的有毒物质,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并认识到毒与药紧密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打开五幅奇幻大拉页,一起进入毒的神秘世界吧!注意:本书不含制毒方法,列举的有毒物质仅供学习参考,请勿随意接触哦。

    • ¥29.92 ¥68 折扣:4.4折
    • 自然的悖论——合理与荒谬并存的进化之路
    •   ( 0 条评论 )
    • 杨冉译 /2023-07-01/ 上海科教
    • 动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为什么从没出现过长着轮子的动物?无性生殖“省时省力”,但为何代价 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雄性动物往往有着独特的第二性征,但它们却容易因此而丧命,那这些华丽外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繁殖对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那为何许多动物会提前终止繁殖,甚至主动走上 路?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甚至荒谬的现象都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悖论。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或性状有违逻辑,与个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但自然选择不仅没有淘汰,甚至还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何在?作为生物界的一分子,人的身上也有种种悖论。为什么本该服务于人的细胞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引发癌症?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人类为什么嗜糖如命?还有双胎、 恋倾向、左利手等我们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物学现象,它们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

    • ¥22.08 ¥48 折扣:4.6折
    • 话说细菌 王易 编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王易 编著 /2010-08-01/ 人民出版社
    • 自1675年那个秋雨霏霏的9月,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现细菌至今,人类认识细菌已经有325个年头了,细菌已经是人类的“老朋友”了。不过,对于这位“老朋友”,除了专业工作者外,又有多少普通百姓了解呢?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关系生老病死的问题;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一个关系人类发展的问题。 在大众的眼睛里,“细菌”的形象并不十分美好,甚至有些邪恶。这对一群与人类相识300余年的“老朋友”们显然是有失偏颇,有失公允的。究其原因,巴斯德提出的“细菌致病说”似乎要负些责任,100多年来,为人们广为接受的“细菌致病说”,将细菌与疾病画上了等号,于是“细菌”就被戴上了一副恶魔的面具。巴斯德以后的微生物学家们,以及所有正在从事着微生物学研究、教学的工作者也要负些责任,微生物学在进入现代研究阶段后,分工日益细化

    • ¥29 ¥65.37 折扣:4.4折
    • 自然的悖论——合理与荒谬并存的进化之路【新华图书正版】
    •   ( 0 条评论 )
    • (法)弗雷德里克·托马//米歇尔·雷蒙|责编:陈也|译者:杨冉 /2023-07-01/ 上海科教
    • 动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为什么从没出现过长着轮子的动物?无性生殖“省时省力”,但为何代价 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雄性动物往往有着独特的第二性征,但它们却容易因此而丧命,那这些华丽外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繁殖对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那为何许多动物会提前终止繁殖,甚至主动走上 路?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甚至荒谬的现象都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悖论。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或性状有违逻辑,与个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但自然选择不仅没有淘汰,甚至还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何在?作为生物界的一分子,人的身上也有种种悖论。为什么本该服务于人的细胞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引发癌症?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人类为什么嗜糖如命?还有双胎、 恋倾向、左利手等我们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物学现象,它们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

    • ¥21.1 ¥48 折扣:4.4折
    • 寄生虫星球 卡尔·齐默食物链顶点控制进化 自然生物年度科普书普利策获奖专栏作家病毒星球作者成名之作血
    •   ( 0 条评论 )
    • (美)卡尔·齐默|责编:胡艳杰|译者:姚向辉 /2022-01-01/ 天津科技
    •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 加不信任、让女人 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 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 ¥25.1 ¥58 折扣:4.3折
    • 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
    •   ( 0 条评论 )
    • 王立铭 /2021-01-01/ 浙江教育
    • 王立铭教授亲述的硬核病毒科普,9大模块, 直击现代人 应该了解的病毒科学九大问题:画像、入侵、流行、隔离、疫苗、药物、溯源、历史、未来;1份侧写,囊括我们必须了解的10种病毒。●所有因新冠疫情而渴望了解病毒的人,都能在本书中有所收获。我们对于病毒的疑惑,需要一位真正 的专业人员来解答: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得到”病毒科学课程主理人王立铭。在《给忙碌者的病毒科学》中,王立铭教授延续一贯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的写作风格,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出来。阅读本书,亲身感受病毒科学的冲击和神奇,同时启发你的现实生活!

    • ¥29.95 ¥59.9 折扣:5折
    • 细菌的传记【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美.卡伦 著,曹卫国 译 /2003-07-01/ 哈尔滨出版社
    •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可能会说,即使一个细菌会说话,我们也无法听懂。但科普作家和心理学家卡伦博士,却尽其所能要让我们倾听和懂得细菌的话,本书就是作者的一次大胆的努力为一个叫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简称Bb)的细菌所作的有趣而可爱的肖像。布氏疏螺旋体是一个证据,如果你想重新认识生命并感受对生命的敬畏的话,你只需用细菌的眼光来看世界。

    • ¥21.6 ¥164.6 折扣:1.3折
    • 3小时读懂你身边的微生物
    •   ( 6 条评论 )
    • (日) 左卷健男编著;吴洁译. /2022-08-01/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要使用显微镜甚至高倍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才能看到真容的微生物总是显得很神秘,一听到“微生物”这个词,很多人就联想到它们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和传染病,但是人与微生物的关系远非如此。本书从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对我们的身体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与人共同生活的“正常菌群”、 制作出美味食物的微生物、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六大部分解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希望这本书能够为青少年读者开启通向微生物世界的一扇门,微生物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相信看完本书的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 ¥20.12 ¥42.8 折扣:4.7折
    • 微观世界探秘
    •   ( 0 条评论 )
    • /2006-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最可怕的杀手病毒,原子核中的“幽灵”中微子,微笑的“妖魔”亚病毒……本书是科学家写作的科普读物,由于作者具有深厚的素养,又走在核科学研究的前沿,所以从中能够读出许多有意义的内容。它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以史的方式给以生动的描写,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严肃死板的学术布道的感觉。我们向来不熟悉的科学研究对于我们不再是那么遥远,而是产生了别样的亲切感。

    • ¥29 ¥59 折扣:4.9折
    • 自然的悖论——合理与荒谬并存的进化之路
    •   ( 1 条评论 )
    • 杨冉译 /2023-07-01/ 上海科教
    • 动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为什么从没出现过长着轮子的动物?无性生殖“省时省力”,但为何代价 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雄性动物往往有着独特的第二性征,但它们却容易因此而丧命,那这些华丽外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繁殖对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那为何许多动物会提前终止繁殖,甚至主动走上 路?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甚至荒谬的现象都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悖论。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或性状有违逻辑,与个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但自然选择不仅没有淘汰,甚至还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何在?作为生物界的一分子,人的身上也有种种悖论。为什么本该服务于人的细胞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引发癌症?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人类为什么嗜糖如命?还有双胎、 恋倾向、左利手等我们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物学现象,它们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

    • ¥22.75 ¥48 折扣:4.7折
    • 自然的悖论——合理与荒谬并存的进化之路
    •   ( 0 条评论 )
    • (法)弗雷德里克·托马//米歇尔·雷蒙|责编:陈也|译者:杨冉 /2023-07-01/ 上海科教
    • 动物有千奇百怪的形态,但为什么从没出现过长着轮子的动物?无性生殖“省时省力”,但为何代价 高昂的有性生殖才是主流?雄性动物往往有着独特的第二性征,但它们却容易因此而丧命,那这些华丽外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繁殖对种群的延续至关重要,那为何许多动物会提前终止繁殖,甚至主动走上 路?以上这些看似奇怪甚至荒谬的现象都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悖论。从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或性状有违逻辑,与个体的初衷背道而驰,但自然选择不仅没有淘汰,甚至还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其中的原因何在?作为生物界的一分子,人的身上也有种种悖论。为什么本该服务于人的细胞会反过来攻击我们,引发癌症?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人类为什么嗜糖如命?还有双胎、 恋倾向、左利手等我们熟悉而又难以解释的生物学现象,它们的出现只是概率问题

    • ¥22.46 ¥48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