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和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建筑夫妇。一个是中国现代建筑学之父,一个是中国历史上位女建筑学家。他们自始至终,比翼齐飞,一起出国求学,学成回国后携手走遍大半中国,调查中国古建筑;一起著书立学,让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赢得应有的地位。他们推动中国建筑学从蒙昧进入现代科学,开创了中国建筑系。他们创办的清华建筑学院,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极重要的建筑学府。他们终生为保护中华古建筑奔走,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集齐梁思成重要作品的 梁思成建筑大系 从书中,也包含林徽因建筑作品。两人的作品和两人情感一样,水乳难分。
《乌有园》第五辑共收录21篇文章。“开卷”篇收录的曹汛先生《略论我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此次出版经过细致校订,修正了过去若干已发表版本中的文字谬误,并优化了注释,以更好地呈现原文风采。“研究”篇收录6篇文章,主要着眼于“技艺”的方法层面展开论述,其中《非空非非空》一文将复杂空间生成的方法于对“剖碎”概念的探讨相结合,见解尤为精彩深刻。“作品”篇聚焦“技艺”的营造层面,共收录董豫赣、王欣、钱晓冬/沈旸、金秋野6的大小作品12件。“赏玩”篇重点关注工具,通过历史考证与田野调查,将传统木器制作中的重要工具进行全方位呈现。“教学”与“专题”篇中的文章延续了前几辑的基调,各自展示出笔者独特的教学或研究方法论。第四辑收录的《一方池鉴》一文也在本辑中得以完整收尾。第五辑在整体装帧上也作了
《乌有园》是由金秋野和王欣二人合编的系列出版物,关注“有关中国传统设计语言现代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涵盖理论与实践(包括实验性作品),内容以建筑为主,也涉及造型艺术、绘画、文学等领域的近期新进展。2014年出版的第一辑“绘画与园林”约请了八位作者(董豫赣、李兴钢、李凯生、宋曙华、郑文康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传统绘画、园林与当代建筑设计语言的关系,内容涉及自然与人工的造型、传统空间视觉构造法、有限度的建造等具体问题。此外也包含了两组与园林相关的学生习作,分别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建筑大学。
《梁思成建筑大系(全5册)》由梁思成,林徽因著
《软装设计师手册》软装设计是将纺织品、收藏品、灯具、花艺、植物等重新组合,形成的一种全新装饰理念。软装可以根据居室空间、主人的兴趣爱好和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策划装饰设计方案,体现主人的个性品位。本书从建筑史讲起,将室内装修与建筑历史的关系厘清,接着由软装领域的环节切入,利用案例来讲解如何利用软装进行搭配。全书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文庙建筑》以简要文字和大量精美图片,对中国各地的文庙建筑如山东的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及国子监、上海文庙、长沙岳麓书院文庙、岳阳文庙、广州番禹学宫、登封嵩阳书院、南京夫子庙、泉州文庙的历史源流、建筑风格、象征手法、华美而庄严的装饰与陈设、儒学与儒文化、祭孔与办学等多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详细的宣传和介绍,书后还附有大事年表,对孔庙的建造和维修进行了记载。本书可供建筑师,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及国内广大读者和国外读者阅读、参考。
阿摩斯·拉普卜特著的《宅形与文化》是以一个环境设计师的视角,关注风土建筑与聚落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探究促成这些民间居住建筑形态及可识别特征的作用力,反观今日住宅之得失。本书试图提出一个概念框架,以观察千姿百态的民居类型和住宅形态,探究其背后的成因,并不断对这一复杂领域加以限定,以便更好地理解宅形的决定因素。这一课题要把建筑学、文化地理学、城市规划、人类学、民族志、跨文化研究,甚至行为学结合起来。
《居无止境:面向未来的居住典范(第4册)》围绕住宅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健康性、生态性原则,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房地产发达地区的近1000个楼盘中选取了131个近期新的成功楼盘,提炼出生态宜居家园、山水风景别墅、高端国际公寓、异域风情小镇等共计13种当前楼市最为成功的住宅建筑操盘模式,并以大量的图纸及实景彩图真实、客观地揭示了畅销楼盘背后的制胜秘诀,融知识性、指导性、实操性于一体,帮助专业读者们更清晰地看到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
本套书籍参考和引用了行业内知名企业和设计师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区别于以往的CAD施工图集,对CAD模块进行非常详细的分类与调整,根据近期新的全屋家装订制的要求,让施工图设计者迅速把握制图技巧和技术要点。 本书是本套书系列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木门和屏风。
本套书籍参考和引用了行业内知名企业和设计师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区别于以往的CAD施工图集,对CAD模块进行非常详细的分类与调整,根据近期新的全屋家装订制的要求,让施工图设计者迅速把握制图技巧和技术要点。 本书是本套书系列的第三部分,讲述的是柜类配件、活动柜、楼梯、墙板、博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