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如来(精)》是作者鲍鹏山在《光明日报》的专栏“老鲍谭古”的文章结集,总计68篇;每篇字数约一两千,总计约10万字。每篇各自标目,由《论语》原文引发,围绕着道德修养、价值判断、理想人格(君子)、为人处事、教学育人等方面,对孔门言行加以解读,或抒发自己的心得感悟,或结合社会现实阐发孔子智慧的当下意义,见解不乏新意,语言平实晓畅。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的解读,在阐释原文原意之外,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引发出孔门智慧对当下社会人心的正面的意义,涓涓细流,汇聚的是传统文化影响现代社会的正能量。
全书详尽介绍了福州地区各类古建筑,包括坊巷村寨、祠堂碑亭、名人故居、寺院宫观、桥梁驿路等,深入探究古建筑所蕴涵的人文信息,阐发其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生动展现了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体现了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珍视名城传统风貌与个性,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创新城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对这座千年古城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福州市多年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展示和经验总结。
本书通过再现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的进程,走进引人入胜的西部,追寻古蜀文化的辉煌、丝路文明的绚丽、西夏王国的兴衰、南诏大理的沧桑、夜郎古国的神秘,从而展示西部各地域多姿多彩的历史与文化。 本书是在参考了100多篇论文、40多种图书的基础上写成的。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本书还使用了大量资料,以求客观、真实、系统、全面的反映南诏大理文化的各个方面。写作过程中,常常为了考证一个数据、人名、地名、年代等而四处奔波,查找各种资料。
本书为《国学基本教材》24册系列丛书之一。可作为我社已经出版的《国学微课堂》的配套教材。适合学生及国学爱好者学习、记忆背诵。本书结合宋词原文,每篇分原文、注释、赏析和思考讨论等部分。深入浅出、文史结合,用适合中学学生阅读习惯的语句,帮助读者欣赏佳作、加深记忆,方便背诵。
一座城市的传统,总离不开它的起源,宣南正是公认的北京城发源地。它藏龙卧虎,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很多历史名人都曾在此活动,清初、清中、清末产生过很多群体。这些群体,宣南文化,乃至影响到了全国。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宣南的人,认为自己有责任把自己生长环境的来龙去脉弄懂搞清,才无愧于一个宣南人的称号。 说到宣南,就会说到那些老胡同、那些发生在胡同里的老故事。名人也好俗人也罢,悲壮史诗和市井风情的形形色色组成了一幅多彩的宣南画面。作者的关注点从自己生活过的枣林前街不断扩大延伸到整个宣南地区,特别注意对一些不为人知的民间资料的搜集整理。全书以难忘岁月为辑,回忆自己生活的周边和童年趣事,以品味老街为第二辑,拾起散落在宣南老街胡同中的遗珍,以品读故事为第三辑,讲述发生在宣南的奇闻旧事,从
这本书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角两个维度出发,横向比较了中国人与韩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以及犹太人的民族性格,纵向分析汉文化与满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的文化差异,探讨了满族等民族是如何在汉化过程中失去“狼性”的,剖析了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羊性”的起源。 中国人的“劣根性”曾经被认为是中国一切问题的罪魁祸首。从严复、鲁迅到柏杨、,中国人已经写下了无数批判国民性的文字。但是,百余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似乎并无太多改观。 通过世界视野中对中国国民性的观察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国民性演变过程的剖析,作者认为国民性是可变的。是落后的制度造成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中国人身上并没有“过滤性病菌”,要改造国民性,必须从制度方面去努力。
现在有很多人到云南旅游,景点都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导游讲解通常笼罩一层神秘感,旅游者也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揭开云南景观奥秘谈何容易!昆明大观楼举世闻名的长联、大理古城、丽江洞经音乐、修金(铜)殿的吴三桂,如此等等,谁都想探究其中的文化底蕴。手持杨昆宁著的这本《古滇王国(对一个王国的猜想)》,答案尽在其中。
《运河名城(嘉兴)》全面展现了嘉兴运河肇始、发展和嘉兴城市因水而生因河而兴的历史,涵盖了嘉兴城市发展、运河变迁、航运事业、文化风俗、名胜古迹以及文人对运河的描述和赞颂等内容,是一部系统反映运河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著作。
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帝国边陲、边陲社会的要理、草根力量、“主”“客”之间——以宁化巫姓为例、客家社会的家庭及宗族组织:闽西三村、长汀县濯田镇民间组织调查、山海遭遇天后宫、客家土楼的地方性表述范式、文化重构:宁化客家运动的文化复相、客家运动与族群认同。
作者原是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名工艺美术师,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从2001年开始,他通过实地调查,辅以历史照片、图像,绘制了百余院落,既有两进、三进占地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大型院落,或占地两三条胡同的王府,也有两合、一合不成格局的小院子。其中已拆毁无存者59座,剩下的也多残缺不全。而作画时则留意院落、建筑的类型和细部做法,恢复了院落和建筑物的原有风貌,表现了北京历史风貌之美。书后还附赠一张近对开大小的马辉堂花园全图(马家是自明朝起即承建皇宫、王府及皇家园林的大木厂营造商)。每图均有简要的文字记录、说明。
此书前半部由上海都市的建筑物和场景,逐渐描绘至这个风华绝代的都市在大时代中的生活——汽车、洋房、雪茄、回力球馆等物质及各色娱乐形式的长驱直入,由这些物质所象征的现代性再引申至现代意识如何存在于上海城的微妙过程;慢慢的它把一个城市所能提供的声、像和商品囤集起来,然后将之转换为艺术、上海遂正式成为联络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斡旋者,形成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李欧梵重塑的上海肖像绝非一片怀旧声浪中的上海,他带领读者看见都市文化与现代文学标志出的文化地理,本书也预示了新世纪的文化评论风格。 这是学者李欧梵的一本关于上海的“颓废加放荡”小说、一本“鸳鸯蝴蝶”笔法写就的散文、一本时空错落,充斥着声光魅影华丽的文化地形图。另外,它还是一部极其严肃的批评专著,本雅明就在书的背后。
全书详尽介绍了福州地区各类古建筑,包括坊巷村寨、祠堂碑亭、名人故居、寺院宫观、桥梁驿路等,深入探究古建筑所蕴涵的人文信息,阐发其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生动展现了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体现了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珍视名城传统风貌与个性,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创新城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对这座千年古城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福州市多年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展示和经验总结。
全书详尽介绍了福州地区各类古建筑,包括坊巷村寨、祠堂碑亭、名人故居、寺院宫观、桥梁驿路等,深入探究古建筑所蕴涵的人文信息,阐发其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生动展现了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更体现了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珍视名城传统风貌与个性,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创新城市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对这座千年古城产生的深远影响,也是福州市多年持续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展示和经验总结。
精选全国价值、特色的古镇、古村、古民居,古代建筑群,以当地的建筑元素为主体,进行功能性、历史性、溯源性的解读,深入浅出的解读,旨在让大家通过对当地建筑的了解,更能深刻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领略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故事。
本书是我国著名的设计理论家张道一先生的心血之作。全书通过五个章节的详尽描述、深入的将我国吉祥文化的概念与范畴、性质与背景、古代的符瑞、内涵、纹样的种类作了全面的介绍。本书具有极高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全书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材料充实,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素养。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岭南建筑精典丛书》,研究岭南园林,解读出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领略岭南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加深对绚丽多姿的岭南地方特色文化的了解。《东莞可园》从建筑、人文、历史等方面作旅游性推介。文字优美,图片精美,可读性强。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蕴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 数字化的今天,世界风云变幻。现代都市人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可言说。老村、古镇、旧宅、败祠、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 本系列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 为探究历史传承、反思历史文化变迁的人们,开辟一片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乡土社会的史书库。亦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
明代制壶名手陈用卿,做过一把紫砂壶,上面刻铭文十字:“茶熟香温有客至,一可喜。”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你将砂壶洗净,放进茶叶,冲上开水,盖好壶;你慢慢觉得茶叶在水中浸泡手,叶片舒展,香味开始从壶中溢漫,送来缕缕茶香。正当此时,有友人不期而至。你取出茶盏,注入浅浅两杯,于是主客二人便天南地北、上下古今闲话起来。 我所以借用陈用卿壶铭,用为书名,因为收在本书中一篇篇文字,无非是茗边闲话而已。
找出10年前我写的一篇文章,是关于一座古桥的,当作这本书的《代序》,或许合适。题目叫:《又见一座北京古桥》。 北京的古桥数量多,而且名气大,个个都有大段的故事,其中国宝级、市宝级就有七座。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便是一座名桥。 最近,我在西山里看见一座桥,它既古老又可爱,不妨记述一下,以期引起重视,将它认真保护起来。这座古桥建在大山涧里,是个大型独拱石桥。在北京,独拱桥里最漂亮的要数颐和园里西堤六桥之一的玉带桥,它拔水而起,突起一个大罗锅,非常高,非常陡,造型飘逸,相当惊人;山涧里的这一座,也属于独拱,但恰恰相反,拱圈虽很大,桥洞却向下伸展极深,罗锅反而起伏不大,只因它是架在两山之间,好像匹夫当关,一位巨人分腿而立,挺立在山涧当中,气度非凡。 桥是石质的,由下到上,全是大
酒文化的研究是发掘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酒器酒瓶则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的民族自古就是世界上酒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陶瓷艺术的重要发祥地,经过几千年的嬗变发展,如今的中国酒瓶已经足以形成一个独特的造型艺术门类,可是多年来在这方面的专著几乎没有,此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一个重要空白、对提高人们对酒瓶酒器的艺术鉴赏力和促进酒文化的研究和发展都将起到推动的作用。
内容简介r 本书来自吴远之先生带领大益茶人多年奉茶的体悟与心得。九章十余万言建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从历史与现状、内涵与宗旨、宗师与风范、研修与方法、艺术与审美、进阶与规范、教育与传播等多维度,为中国茶道的慢慢求索之路奉上一石。
《清单:关于爱与奇想的124张小纸条》中收录了124张风格各异的清单,每张清单后都附有相关的图片,其中大部分是清单原件的副本。这124张清单跨越古今,涵盖了许多历史事件,以及名人们经历的奇闻趣事:古埃及人请假的理由,有些在今天看来也仍然适用;达尔文的父亲对儿子事业的质疑,全因担心自己的孩子再也无法过上稳定的生活;爱因斯坦要求妻子遵守的协议,让人看完不开始思考婚姻的意义;霍华德·洛夫克拉夫特心中总有些怪诞的念头,平常的文字读来却令人浑身发冷;梦露的新年决心,大概会让人想起自己每年都列下可很终没能完成的年度计划……这些清单很少出现在公众的面前,但是它们都独具魅力和趣味,值得大家细细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