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翠贞等编著的《建筑工程材料员入门与提高》从建筑工程材料员的入门初级知识开始,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材料员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书中还适时以“拓展与提高”的形式穿插介绍了常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方法及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等知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建筑工程材料基本性质,建筑水泥与石灰、石膏,混凝土与砂浆,建筑墙体与屋面材料,建筑钢材,建筑防水材料,建筑保温绝热材料,建筑饰面材料等。《建筑工程材料员入门与提高》体例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可作为建筑工程材料员上岗培训的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使用。
本书根据我国建筑涂料工业的状况,从生产与施工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而详细地叙述了目前各类建筑涂料的生产与涂装技术,并扼要介绍了国外一些新型建筑涂料的配方及配制技术。全书共八章;绪论、乳胶漆、溶剂型建筑涂料、水溶性建筑涂料、非平面建筑涂料、功能性建筑涂料、建筑涂料配色技术和国外新型建筑涂料。附录介绍了建筑涂料的产品标准、颜料标准、溶剂标准、助剂标准、检测方法。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涂料的科研、生产、涂装、检测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或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问答”形式编写,包括常见、的500余个问题,有助于读者掌握专业技巧,快速提升职业技能。本书共分8章,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试验、钢材试验、砌体试验、混凝土试验、混凝土外加剂试验、防水材料试验、土工试验等。
本教材以动量传输、热量传输、质量传输现象相似为着眼点,打破传统教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传质学的界限,从物理、数学的角度阐明三种传输现象。本教材按64~76讲授学时编写,共分4篇15章,篇按16—20学时编写,讲授流体动量传输现象及规律和工程技术应用;第2篇按28—34学时编写,讲授导热、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第3篇按6~8学时编写,讲授质量传输现象及规律;第4篇按12~18学时编写,讲授“三传”原理在窑炉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以及与窑炉密切相关的燃料及燃烧知识。 本教材涵盖流体力学、传热、传质、燃烧、窑炉工程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形与控制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或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教师的参考书。
《粉体表面改性(第四版)》一书在2011年出版的《粉体表面改性》(第三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粉体表面改性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以及产业的新发展修订而成。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与原理、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表面改性剂与应用、表面改性产品性能评价方法以及粉体表面的有机改性、无机改性、插层改性等。全书包括绪论、表面改性的方法与原理、改性工艺、改性设备、改性剂、改性产品的评价方法以及粉体表面有机改性、无机改性、插层改性9章。 本书可供从事粉体制备与处理、矿物加工与非金属矿深加工、矿物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加工与应用以及化工、轻工、涂料、颜料、油墨、化妆品、无机填料等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以及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保温隔热材料、防水材料、建筑光学材料、防火材料、吸声隔声材料、建筑加固修复材料等内容。为便于教学,该书大部分章节后附有习题与思考题。本书力求反映近年来靠前外建筑功能材料的近期新知识和成果以及有关新标准、新规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相关的科研、生产及其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应用,适用面广,具有优选性、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及通用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以及建筑学专业、建筑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建材等部门有关设计、科研、施工、管理、生产人员的参考用书。
.
本书是权威的关于玻璃和建筑中空玻璃详细指南的中译本,英文版由出版集团McGraw-Hill出版。本书在如下5个方面提供了技术细节:(1)项目的玻璃选择;(2)单片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安装;(3)如何使用密封材料;(4)目前的生产工艺;(5)的检测和规范方法。本书对从事玻璃和建筑门窗的设计、安装、生产和检测方面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一部的案头宝典。 本手册的编写宗旨是帮助我们对玻璃的性质,具体地说是对其性能有更好的理解。本书内容包括对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组成要素,以及它们在过去50多年所经历的演变。此外,本书还将向读者概括地介绍一些玻璃制作工艺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我们只对其中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弯玻璃、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等的制作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本书根据有关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共九章: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和其他材料(保温绝热材料、建筑塑料、建筑装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