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大量工程项目技术实践经验,讲述了BIM 技术与设备应用的结合,涵盖了项目设计、施工和运维。全书共分为8 个章节,第1~2 章主要分别从BIM 基础知识和Revit 软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第3~4 章主要论述Revit 在给排水和暖通空调设计和建模分析,进一步从项目管理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维阶段对BIM 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和管理做了详细具体的介绍;第5 章主要论述BIM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设计;第6 章主要论述协同工作方式,特别是对碰撞分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第7 章论述“族”的建立、插入、修改和统计的过程以及族与各种类型的建筑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第8 章以两个案例为对象研究整体的项目设计过程。本书适合BIM 领域从业人员,以及有意向学习BIM 技术的人员,也可作为高校BIM 课程的教材。
本书从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标准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收集整理了大量工程项目监理制度及工作标准的表格与范本,以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编制本企业标准制度时参考。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设监理企业管理制度、项目监理机构内部工作制度、建设监理规划与实施细则、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制度、工程施工合同监理管理制度、工程建设监理资料管理制度等。 本书通用性强、覆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基本上可满足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编制本企业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的需要,也可供工程建设监理人员工作时参考。
本书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从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及主要职能领域两个视角阐述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及方法。一方面,以时间为关注点,阐述从工程项目前期策划与决策阶段的管理、勘察设计阶段的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直至质量验收及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理论及方法;另一方面,以工程项目主要知识领域为关注点,阐述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及信息管理的理论及方法。本书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介绍相关知识点时大多链接了实际案例。 本书可以作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及其他建设相关专业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领域人员自学和参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纳入了2013年5月31日前发布的现行房屋建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以及保护资源、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政策要求的条文。
为系统掌握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全面理解《强制性条文》的准确内涵,保证《强制条文》的贯彻执行,由强制性条文咨询委员会组织工程建设行业专家编写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实施导则》一书,以期通过本书使参与建设活动各方责任主体对强制性条文的理解一致。本书参照《强制性条文》的章节顺序,每篇除正文外,还有"概述"。"概述"内容包括:2002年版本篇强制条文概况;与2000年版相应篇的对比分析;论述本篇技术控制要点(体现完整性、总体控制性、系统性、过程控制环节、针对性技术措施等)。在每篇、章对具体强制性条文解释中,分别论述“技术要点说明”及“实施与检查的控制”内容,以便于执行者“系统掌握”和“全面准确理解”强制性条文。在2002版强制性条文出版以后新批准的、代替或补充2002版强制性条文中相应内容的
。。。
本书是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关于试验员岗位技能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实际工作需要来编写的。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试验员岗位涵盖的项目施工检测试验工作与管理、检测试验基础知识、常用检测试验试样(件)制作、建筑材料及试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试验、建筑施工试验与检测等。本书是试验员岗位***的技术手册,也适合作为岗前、岗中培训与学习教材使用。
全书采用双色印刷,包括两大部分: 导学篇。即命题趋势总结及备考点拨,通过汇总历年考试的分值分布、分析各章节考试占比及难易程度、总结考试命题规律、传授相应科目的学习技巧、展望建造师就业前景,对考生进行 、深层次的实战指导。 备考篇。 部分为命题解码,旨在精准归纳近几年考试的题型及常考知识、分析题量比重和命题热点,并据此预测来年命题趋势;第二部分为考点透析,在对历年核心考点和全新规范精准把控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组织结构图+现场施工图+表格总结对比+精炼文字讲述等形式,图文并茂地解读核心考点,并辅以考场揭秘、目标助记等多种方式,帮助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 通过深入浅出的习题进行实战演练,进而全面打造一个能使考生激发思维、激活大脑、高效记忆、科学复习的备考模式。 本书可供参加
本书介绍了混凝土的配制方法、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重点阐述了龄期强度问题、需水量公式的适用问题、保罗米强度公式中的回归系数选择问题;在耐久性方面,进一步结合自密实混凝土中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探讨了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价方式;*后,预测和展望了混凝土的未来发展方向。本书可供混凝土结构设计单位、混凝土原材料供应企业、混凝土搅拌站、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与建筑质量管理机构、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的科研、技术与管理人员,以及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使用。
本书简要回顾了普利策建筑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从1979年创办至今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28位获奖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及其建筑创作思想。普利策建筑奖被称作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获奖建筑师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建筑的成就,获奖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也可以折射出当代建筑思潮的发展趋势。 本书文字精练,图片丰富、精美,对于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和各大专院校建筑学及艺术类的师生都具有较高的参考和收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