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细胞中的DNA都是一样的,但基因调控保证了每种细胞的特异性蛋白质会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控制这个过程的蛋白质就是转录因子。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对于临床和基础科学领域的工作者来讲,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不管对于学生还是研究人员,要详细了解转录因子庞大的队伍以及它们丰富的作用机制,可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本书版出版于1991年,此后每3~6年再版一次,不断补充科研进展,达到基础知识讲解和前沿发现介绍的融合。第五版新增的内容有:抑制性小RNA及其调控转录的作用;转录因子的治疗性应用;转录因子在调节染色质结构及转录延伸方面的作用。
这是一本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设计的糖生物学课程的教科书。全书分成两大部分,部分讲授聚糖(糖链)结构和生物合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内容是生物学中的聚糖,包括聚糖糖基化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糖基化与发育学、糖基化与疾病等热点课题,以及哺乳动物系统糖基化作用以外的一部分植物、细菌和病毒糖生物学等内容。除作为教科书外,本书也适用于作为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学、免疫学等科技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图鉴共收录400余幅光镜彩色图和约180幅电镜图,都是各校从自制的大量标本或图片中精选而成的。图片的编排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共18章)。章绪论以代表性图片介绍组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近年来应用的一些新技术;其余各章的光镜图片是依照组织切片观察方法,从倍(2.5.6.6倍)组织器官全景至高倍(330倍)(显微摄影放大倍数)细胞结构的层次编排的,并配以具有重要特征和意义的电镜图片。每幅图均有关结构和功能意义的简要文字描述,便于学生在观察图片中联系理论内容,抓住结构特征,形态结合功能,掌握重点,加深理解,取得较好学习效果。图片的选择以医学本科的教学内容为主,同时适当扩充重要参考内容,兼顾学生扩展知识面,启发思维,以及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培养之需求。诸如’适当介绍了几种新技术、细胞连接结构、巨噬细胞、骨组织、平滑
本书既简明扼要介绍了经典的分析化学内容,又增加了近年来分析化学的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发展,同时简要介绍了分析化学未来发展方向。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分析化学(原著第七版)(上)》包括前言、章至1章以及附录A至附录F。内容主要涉及分析化学的基本知识、误差和数据处理、化学平衡、酸碱平衡与滴定、络合平衡与滴定、沉淀平衡与滴定和重量分析;《分析化学(原著第七版)(下)》包括2章至第26章,主要涉及和电化学相关的分析方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样品前处理、临床化学、动力学分析方法、测量过程中的自动化、环境样品采集与分析和基因组学等。
《钛电极工学(第2版)》详细介绍了水溶液电解用各种电极材料,包括石墨、铅基合金、铂、钛镀铂、钛基二氧化锰、钛基二氧化铅及涂层钛电极,其中重点讲述了近年来一直活跃在电解工业中的涂层钛电极。主要介绍它们的性能、制造工艺、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电极学、钛的化学、金属氧化物和电催化活性方面的知识。与第1版相比,第2版增加了析氧用涂层钛阳极的研究、开发、应用,铱钽涂层钛阳极的研究和应用,纳米级金属氧化物涂层的研究,钛电极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等内容。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制造钛阳极的厂家,对电极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的阐述也适当作了增补。《钛电极工学(第2版)》可供从事电解工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相转移催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的一门新技术,多应用于非均相反应体系,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加快反应速率,简化操作过程,提高产品收率,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本书根据外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及其在各种反应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3篇14章,-5章为相转移催化基本原理,以研究相转移催化反应机理为主线,以反应模型为核心,将相转移催化反应控制步骤的研究、反应部位的研究和化学反应模型等紧密地联系起来;第6-11章分别讨论了各类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旨在阐明各种相转移催化反应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2-14章介绍了相转移催化应用伪进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化工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供
本书根据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B.Miller所著的《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and Mechannisms》翻译而成。包括周环反应、卡宾化学、邻基效应、非经典正离子、碳负离子和自由基的重排、各类迁移反应、光化学、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线性自由能理论、有机磷和有机硫化学、软硬酸碱、五元和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反应和它们的合成方法的简介等等内容,着重于对有机反应及其机理的分析评述。全书取材新颖,分析透彻到位,适于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此外,还有参考文献和难易度不一的各类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