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余年来,机械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本书作者用大量事实说明到21 世纪初,我国机械工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提出的各种要求;机械工业中的不少产品,如机床、发电设备、汽车、工程机械等在产量上已居世界前列,已可称为机械大国,给了我们自豪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但同时,本书作者也明确指出了我们的差距,包括关键技术上的落后、现代管理上的不足、政策法规上的缺失等,这又给了我们紧迫感,要我们更加发奋图强。本书集成了中国机械工业古今发展方方面面的史实。总体看,本书的编著,具有四大特色:一是不仅汇集了大量古代史、近代史的史实,而且用了大量的篇幅,更多地着眼于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史实;二是突破了行业、学科界线,既有民用机械,也有军用武器;既
《中国机械史》记载中国机械从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发展到现代化复杂机器的全过程,是记载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机械发展的全书。该书突破了史学界关于 历史 限于古代史的界线,有大量篇幅陈述了 近代 、 现代 机械工业的发生、发展史实;突破了行业、学科界线,首次包容了全机械工业古今发展的方方面面史实,是研究中国机械发展的重要成果。 《图志卷》既是《中国机械史》的独立分册,也是一部图文并茂的简明中国机械通史。 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 有趣的透视立体书 机械篇(全8册) 》直观的机械透视感,通透的整体构造展现,每个分页即剖析一个独立的部件,更添加AR互动技术,手机平板等安卓系统就能展现3D立体的虚拟现实效果 《 有趣的透视立体书(全7册) 》带给你直观,真切的生物体透视扫描, 合体 既展现整体构造,分页即
本书是学习信息与编码理论课程的教辅用书,旨在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本书以香农信息理论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包含信源压缩编码、纠错码以及网络信息论等内容。全书共分8章,每章由基本内容和学习要点、习题详解和精选习题解答三部分组成。基本内容和学习要点部分是对各章节知识点的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对基本题和精选题作了详细推演和解答。 全书概念清晰,解题详细,一题多解,便于自学。书中习题详解部分是属基本题和中度难题,精选题解部分是属中度难题和难题,所以它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因此,本书不只局限于某本教科书,可以与不同版本的同类教材配套使用。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电子、信息、通信类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参考使用,也可供有关科技人员学习专业基础理论时参考。
《深入了解Linux虚拟内存管理》内容涵盖物理内存、页表管理、进程地址空间、引导内存分配器、物理页面分配、非连续内存分配、Slab分配器、高端内存管理、页面帧回收、交换管理、共享内存虚拟文件系统等部分。Linux在国内的普及还不成熟,而关于内核方面的中文资料却又都偏向大而全,细节部分描述得相当不够。这些书籍往往由于篇幅问题而仅仅选择性地讲解内核源代码,不少读者无法真正吃透内核的实际实现方式,存在看不下去或不能理解等问题。还有的书籍代码注释较为粗略,省去了很多内核实现细节,初、中级水平的读者阅读起来也有困难。而另有一部分内核书籍由于时代久远,很多系统调用方面,特别是与硬件相关的代码使读者产生不少疑问,对于中、内核开发人员以及在较新内核版本下进行开发的人员就略显不足了。 一次较为偶然的机会我在
本书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主要对象,讨论了智能制造装备共性技术,结构方案创新设计方法,以及满足不同功能需求、采用不同工艺方法的各种典型的智能制造装备相关技术等。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概述、智能制造装备的结构组成与共性关键技术,智能制造装备运动分析与结构方案创新设计,基于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复合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运动系统、智能制造装备数控系统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伺服进给运动的创新设计案例。本书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可以使读者较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并拓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设计思路,对培养当代新工科人才的创新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电工程、控制工程类各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工业工程、管理工程和工业设计等专业
由黄开亮和郭可谦主编的《中国机械史》记载中国机械从石器时代的简单工具发展到现代化复杂机器的全过程,是记载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机械发展的全书,是一部达800余万字的宏大巨著。该书不仅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机械的发明、应用和演变,而且有大量篇幅介绍了 近代 、 现代 机械工业的诞生、发展史实;突破了行业、学科界线,首次包容了全机械工业古今发展的方方面面史实,是研究中国机械发展的重要成果。
本书为 新一代信息技术系列从书 ,是继《人工智能导论》《工业互联网导论》《区块链导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导论》后的又一部图书。本书由中国科协统筹,中国检验检测学会组编,相关院士专家撰写。本书从传感器的定义出发,主要介绍了传感器的发展历程,智能传感器的价值及应用,并按照传感器分类分别介绍了10类传感器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Z后从传感器滤波、自标定、自补偿、分类、机器学习、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六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传感器智能化的常用方法。本书作为智能传感器专业的入门教材,主要面向高等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传感器技术研究和传感器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材料。
《YY/T 0287-2017/ 13485:2016: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共分四部分。部分为器械法规要求,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中国在器械方面的法规要求。第二部分为IS013485:2016标准内容解读,对IS013485:2016标准条款进行了逐字逐条深入解读,并列举和链接了大量实施案例和器械法规要求。第三部分为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主要从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的策划、内部审核的准备、内部审核的实施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全过程,并对审核过程和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辅以大量案例;详细讲解了管理评审的实施过程,并用案例的方式演示了管理评审的全过程。第四部分为体系文件的编制,地介绍了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要求,给出了体系文件的编制格式。录给出了标准形成文件和记录的要求,以及质量手册文件范例。 《YY/T 02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