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 的突破,在于将图碑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存纳入水利社会史研究的视野中,它不仅拓宽了资料的范围,同样拓宽了研究的视野。以山陕水利图碑这一珍贵资料为切入点,将图像与文本、实地调查相结合,梳理山陕水利图碑的发展变迁状况,并以每一通水利图碑为中心,结合已有研究和其他民间文献,开展个案研究,寻找共性和差异性,在视角、方法乃至理论方面都有所创新和突破。以水利图碑为突破口,形成对金元以来中国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对于 处理好人水关系,积极贯彻习近平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也为当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水力计算手册(第2版)》,全面系统地汇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水力设计中的计算公式、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等。 《水力计算手册(第2版)》共分10篇,内容包括:管道及管网的水力计算;渠道的水力计算;堰闸、泄水建筑物、渠系建筑物、溢洪道和水工隧洞的过水能力、下游消能及其他相关的水力计算;河道的水力计算;渗流计算;水环境中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水力计算等。 《水力计算手册(第2版)》与26年前出版的版相比,在内容上有了许多吐故纳新的修改和补充,在篇、章、节设置方面也更趋合理、周详,科技含量高,十分适于工程计算使用。 《水力计算手册(第2版)》可供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研方面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师生使用参考。
本书系统阐述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设计理论,介绍相关领域外的科学技术成就。全书共11章,包括绪论、水利水电工程引论、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水闸、岸边溢洪道、水工隧洞、取水及输水建筑物、过坝建筑物、水工闸门。 本书是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国家级精品课程“水工建筑学”的配套教材,主要阐述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基本设计理论、方法与工程实践以及外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水工建筑学》编写人员具有多年的科研经历和一线教学经验,为全书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提供了保证。全书共分11章,包括绪论、水利水电工程此论以及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9种类型的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学》在编写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反映新成果。《水工建筑学》对当今世界高坝坝型发展中特色的坝型——200m级碾压混凝土坝、250m级面板堆石坝、300m级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表述清楚,是水利科技文献宝库中的一部好书。全书共18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水资源、水利史、防洪、灌溉排水、水力发电、内河航运、水利渔业、水利综合经营、海岸带开发利用、用水与供水、水土保持、河流泥沙问题、水利与环境、坝工、江河综合规划、水利经济、水法与水管理、水利决策问题等。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水利工作者、水利研究人员和外希望了解中国水利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