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航海经历,用大量的案例及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如何操纵船舶。本书共13章,驾驶员通过这本书,将有助于了解船舶的操纵性能及运动特点,培养何时进行转向或(和)制动操纵的安全意识观。本书的目测串视线章节将为驾驶员讲解如何不依赖航海仪器进行操纵的方法,以便应付船舶交通流量大或者水文环境复杂的水域。本书关于风浪流的讨论将帮助驾驶员正确认识水文环境对船舶操纵的影响并引导驾驶员如何在不利的水文环境中化弊为利。本书关于车舵锚、侧推或者拖轮如何运用,以及港内掉头和靠离泊操纵的分析介绍,这些内容对提高驾驶员的操船水平非常有帮助。另外,本书也涉及到了如何看待安全航速、不同船舶间的会遇态势以及碰撞危险的三个阶段等问题,希望会对将来的自动驾驶有所帮助。
本书以自动识别系统记录的船舶轨迹为研究对象,根据船舶水上活动特点,综合交通运输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且详细地介绍船舶轨迹基础处理方法与典型分析应用,主要包括船舶轨迹数据基础处理方法、船舶轨迹数据存储管理方法、水上交通安全态势评估方法、水上交通活动模式挖掘方法、船舶时空行为识别发现方法、船舶领域统计建模分析方法、船舶尾气排放动态表征方法、船舶气象航线优化推荐方法等。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海事管理学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学者、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海事管理人员等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图文并茂,侧重中国航海历史人文,拟在学术前辈的研究基础上,融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新资料、新观点以及考古发掘新成果。在编写体例上,读本将突破以往注重以年代为主线的方式,拟以航海若干主题为线索,注重技术与文化同步梳理,内容涵盖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舟船、航海技术、港口、海外贸易、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与文明成果,并将其置于世界航海史视野下,形成对照视野,体现世界文明的影响与联系。形式上,该读本注重结合海博馆藏品与展项,图文并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读者系统、有序、深入浅出呈现中国古代航海文史知识。
本书以琼州海峡客滚运输体系为实践,对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技术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应用。围绕客滚港口运输需求预测技术、客滚运输系统大数据模型构建技术以及客滚港口通过能力评估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技术方法,并系统总结了客滚港口布局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其中,重点对大腹地范围的人员、车辆客滚运输需求预测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此预测提出中远期区域客滚运输全年需求和高峰需求;对客滚港口通过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此评估了琼州海峡客滚港口合理通过能力及能力适应性;针对中远期琼州海峡客滚运输需求,提出客滚港口布局思路、码头布局规模及码头和水域规划方案。 本书对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系统总结,提供了一套沿海客滚港口布局规划制定内容和支撑技术
本书是由我国科技史学者、中科院院士杨槱教授继《帆船史》后的又一本船史著作。杨槱教授长期从事船舶的生产、教育和研究工作。现在他更以其求真务实的精神,致力于中国和外国船舶史的研究。本书以简练的笔法,扼要地叙述了蒸汽机船、铁船、邮船、商船、渔船、游艇、军用舰艇、工程船舶等等各种轮船的发展过程,以期读者能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有关船舶和海洋的丰富的知识,并使读者对一些事物,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本科学性较强的科普读物。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与船舶相关的多方面知识,包括船舶常识、船舶种类与用途、船体结构、船舶推进、船舶设备、船舶制造等六个主要部分。另外附录了船体结构的中英文对照表和主要造船企业名录,以供读者参考。 本书根据初学者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从常识过渡到专业知识。章从日常生活与船的关系谈起,介绍船舶的产生、在人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此过程中人类对船的改进。第二章以船的用途和发展历史为主线,对船舶种类进行了划分,并介绍了常用船舶的用途和工作原理。第三章选取散货船、集装箱船、单双壳体油船为典型例子,分解并描述了主体结构和各处结构的作用。第四章选取当今较多采用的推进形式,介绍了相应的主机、传动、推进器、辅机等内容。第五章介绍了与船舶运行密切相关的舵设备、锚泊设备、系泊设备、
扇面画是传达审美信息和记述画家心路历程的特殊方式,在传统绘画艺术中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和广泛持久的影响,其形式特征更具民族色彩和文化精神,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扇,据古书记载,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即已出现,《说文解字》称其“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扇子的历史不但久远,而且在其肇创之初便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晋·陆机《羽扇赋》云:“昔者武王玄览,造扇于前,而五明、安众,世繁于后,各有托于方圆……安众方而气散,五明圆而风烦。”后世因称方形扇为“安众”,圆形扇为“五明”。 传统书画扇主要分两种,一种为团扇,又称“合欢扇”,因扇面多用绢素,称“纨扇”、“团纱”;古代宫内多用之,又称“宫扇”。另一种为折扇,又称“聚头扇”,用竹、木或象牙做骨,韧纸或绫绢为面。由于其展合的原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