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景观生态与绿色空间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为指导,利用北京_1985年、1995年、2000年和2007年四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LJCC)图件为基础,以GIS为工具,结合主成分分析、空间变化可视化等新的研究方法,从北京市区域和不同生态分区两个空间尺度,对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详尽探索。 考虑到城市的固有特点,又利用定量遥感宏观、快速、准确的优势,对北京六环以内区域的热岛效应的动态变化做了研究,同时也利用植被指数方法,从植被盖度、植被指数差值分析等方面,对北京市域尺度的宏观生态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最后,以高清晰度卫星影像QLtickbird为基础,对五环以内的绿地植被格局进行了分析,最终利用CityGreen软件,对五环以内的公园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 《
气候变化、饮水短缺、耕地沙漠化、贫富差距、恐怖主义……这些都似乎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当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在本书中,拉兹洛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全新的“实在地图”,并罗列了个人以及集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机遇和挑战、旨在帮助理解在此巨大的过渡期我们应当做些什么。
《2014绿色建筑选用产品导向目录》包括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相关政策、证明商标管理办法、《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以及2013~2014年度通过认定的292项绿色建筑产品,并分别按照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分章节予以介绍。《绿色建筑选用产品导向目录》将绿色建筑的建设模式,搭建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的桥梁。该书旨在为建筑设计师、开发商、供应商提供绿色建筑选材指导,通过多种渠道向开发商和建筑师介绍建筑材料新产品、新功能、新应用,将企业和产品提供给绿色建筑开发设计师和建筑师,凸显产品高端优势。对于推动行业发展,提高行业、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虽然对环境的关怀是20世纪西方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但是,环境主义者和他们的反对者都没有很好地理解现代环境思想的哲学和伦理基础。事实上,环境观点常常被认为是与西方的传统——特别是西方的哲学、科学和政治学理论——相矛盾的,而且,对西方文明的延续构成了威胁。在本书中,作者将考察导致这种冲突的观点的历史。 本书是走向生态文明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哲学态度,使用土地的态度,美学态度与科学态度,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态度,保守治疗法与环境管理,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论证等。该书为人们思考和探索生态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