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折扣力度:
0折-5折
筛选:
    • 地理学与生活:【中国地理学会「十大经典读本」】(全彩插图第11版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11
    •   ( 56018 条评论 )
    • [美]阿瑟·格蒂斯 后浪 /2017-03-01/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本书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后一篇,利用前三种传统和主题,并通过相互参照对其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均有涉及。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极具可读性,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114 ¥228 折扣:5折
    • 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
    •   ( 529 条评论 )
    • [美]唐纳德·R.普罗瑟罗 /2023-09-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每一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本书精心挑选了25种动摇地质学根基、改写地球演化史的岩石、露头或地质现象,从经典露头到月岩再到彻底改变我们对地球运作方式认知的板块漂移,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化身 侦探 ,透过这些石头,寻找关于地球历史的蛛丝马迹,拨开重重迷雾,侦破 地质谜案 。25个地质发现如同25块拼图,拼凑出地质史的全貌,串起地球的演化历程。 每个地质发现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作者无疑是讲故事的好手,他还为我们述说了老普林尼为了考察火山而不幸身亡,威廉 史密斯坐过牢,魏格纳为了证明 大陆偏移 葬身北极 他们倾其一生,执着如一,被质疑、遭诽谤,历经各种困难,才终于真相大白。 全书以先提出谜题后进行分析的问答形式,带领读者追随科学家的脚步,破解地质学上的重大谜团

    • ¥37.5 ¥75 折扣:5折
    • 大学堂051-03 地理学与生活(插图第11版)
    •   ( 19055 条评论 )
    • [美]阿瑟·格蒂斯 后浪 /2018-07-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起初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但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地理学与生活》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全书以介绍地理学的发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种系统性传统为开端,四大传统独立成篇。前三篇专门介绍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区域分析传统作为全书第四篇,通过相互参照的方式对前三种传统和主题进行综合。 相对于其他地理学书籍,本书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生活的相关性,并涉及对人体有害的天气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垃圾与危险废物的处理等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平实、生动的文字与丰富的实例使本书可读性强,读者通过本书亦会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 ¥55 ¥110 折扣:5折
    • 海陆的起源
    •   ( 4293 条评论 )
    • (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著,读品 出品 /2018-04-0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论述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物理学界的重视。

    • ¥15.6 ¥39 折扣:4折
    • 地震与火山:地球的创造与毁灭
    •   ( 7 条评论 )
    • [英] 基娅拉·玛丽亚·佩特罗 后浪 /2024-04-01/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地球并不平静,时刻运动中的板块以地震和火山彰显自己的活力。作为两种自然现象,地震可能会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而喷发的火山一方面将地球内部物质送至地表,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无法脱离地震与火山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了解这两种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预防自然灾害的办法。本书将结合近几十年来的最新研究,探讨地震与火山活动的形成机制、相关影响,并阐释预警与预防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然,进而保护自己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 ¥29.9 ¥59.8 折扣:5折
    • 消逝的艺术:如何读懂大自然的迹象
    •   ( 151 条评论 )
    • (英国)特里斯坦·古利 著。丁将 译 /2023-05-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这是一本利用户外线索辨别方向、预测天气、寻找水源、追踪动物的实用徒步指南。作者在本书中为读者分享了诸多观察和解读自然的技巧与心得。这些技巧与心得是他二十多年来行走在世界各地,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所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无论漫步在乡村还是城市,行走在海边还是山地,只要你善于观察,掌握解读自然的技巧,太阳、月亮、星星、云朵、土地、植物、动物等,都会变得更加有趣!

    • ¥19.9 ¥39.8 折扣:5折
    •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汉译名著本)
    •   ( 1094 条评论 )
    • [美]R.哈特向 /1970-01-01/ 商务印书馆
    • 随着地理学在各个国家获得显著的发展,人们对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之一的地理学的性质和目的等等的有关问题,日益发生了兴趣。《地理学性质的透视》是哈特向继《地理学的性质》之后的又一著作,从经验主义哲学高度总结了区域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是地理爱好者的必*书。

    • ¥19 ¥38 折扣:5折
    • 发现全球变暖(增订版) 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自然》推荐
    •   ( 61 条评论 )
    • [美]斯潘塞·沃特Spencer Weart) /2023-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这并非是一个科学高歌猛进的故事,而是一段科学家如何在怀疑与否定中不断前行的历史。20世纪中期以来,关于地球到底是在变冷还是变暖,人类在其间起到多大作用,来自科学界内部与外部的质疑声从未停止,直至结论越来越明晰。这也并非是一个学科孤军奋战的故事。对于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球气候系统,判断其长期发展趋势绝非易事,气象学、天体物理学和海洋学等学科陆续投身其中,力求揭示这个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系统全景。这同样并非科学圈共谋的故事。财政压力、冷战、政府政策、公众态度都影响着研究取向与进展。幸运的是,当科学家艰难达成共识后,他们能够说服越来越多的政府和民众采取积极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今,面临全球变暖带来的更多气候,更多的探索,更多的行动,正当其时。

    • ¥31 ¥69 折扣:4.5折
    • 秭归产学研基地野外实践教学教程——地理学 分册
    •   ( 49 条评论 )
    • 侯林春王伦澈郑贵洲彭红霞 等 著 /2020-07-01/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1)教程按照国土资源分类体系安排教程章节,章节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气候资源和地质基础;(2)教材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制图和区域或景区规划三个方面,并利用GIS技术制作资源开发规划图,把地理学的三个实习方向统一起来,实习内容注重趣味性和科普性;(3)教材注重把地理信息技术制图与专业实习的结合(附带制图实习手册),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三维图、小流域水土流失分析图等,从地理专业角度展开研究型的实践案例教学;(4)教材在工业园区或景区或城镇规划等部分,利用评价指标,采用研究型的实践案例教学,便于学生开展专题研究;(5)教材的野外路线内容注重图文说明和实习方法解析,注重实习内容的科普性和趣味性。师生易于接受、理

    • ¥29 ¥58 折扣:5折
    • 地理学
    •   ( 1061 条评论 )
    • (德)赫特纳 /1983-05-01/ 商务印书馆
    • 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的毕生之作。这部书内容的极大部分,不只是我搜集的,而且是我亲自经历过的。这部书的产生要回溯到我的大学时代。当我作为个明确地怀着研究地理学的目的的人进大学的时候,我所接触的地理学有些不同于我所设想的地理学,它更偏于自然科学方面;我对我的每个大学老师——阿·基希霍夫,特奥巴尔德·菲舍尔,格·格兰德,弗·冯·李希霍芬,都怀有极大的感激之情,但我觉得在他们那里地理学出现的形式却各有不同.按我的思想禀赋,我乐于从理论上对各种不同的见解进行分析研究,因此一开始我就竭尽心力钻研方法论的问题;我在两次南美洲旅行中,都结合旅行继续着这种钻研工作。但只是在很多年以后,并且由于外界的原因,在创办《地理杂志》和担任蒂宾根大学新设立的教授职位时,我才在这方面公开地发表自己的意

    • ¥24 ¥48 折扣:5折
    • 失衡的地球生态
    •   ( 25 条评论 )
    • [西]赫拉尔多·科斯泰亚·亚布雷斯、[西]安赫尔·路易斯·莱昂·帕纳尔 /2023-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第六次大灭绝似乎潜伏在地球上,若它发生,完全有可能是由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行动造成的,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呈现指数级形式增长。污染和生态系统的枯竭迫使人类回顾过去,重新思考地球以及人类希望拥有什么样的未来。因此,生态学诞生了,这是一门回顾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可能解决方案的科学。《失衡的地球生态》共分7章:导言、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地面系统、水生系统、海洋和人类系统。导言介绍了本书涉及的主要概念,如生命进化、生态系统、食物链等,以及相互关系及运行方式。其余部分主要介绍对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的影响等重要问题,以及严谨的技术应对方法。

    • ¥57.6 ¥128 折扣:4.5折
    • 面向2035年:技术预见与社会愿景 生命健康/网络安全/新能源领域
    •   ( 8 条评论 )
    •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2023-10-25/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以及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遴选生命健康领域、网络安全领域、新能源等若干重点领域,通过德尔菲法、科学计量学等方法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在社会愿景、现实需求、技术前沿等分析基础上,结合专家研判提出重点技术清单。在德尔菲问卷中,将技术实现分为实验室实现时间和应用推广时间,然后对技术清单问题开展德尔菲问卷调查,分析各个阶段技术的实现时间、技术实现的影响因素、当前水平与领先国家,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研判,并对技术发展路径和政策措施提出建议。

    • ¥62.5 ¥139 折扣:4.5折
    • 探赜索隐:博物学史
    •   ( 498 条评论 )
    • 约翰?G. T. 安德森 著,冯倩丽 译,祝锦杰 校 /2021-06-30/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博物学源于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认知和利用,它是世界上古老的学科。早先它只服务于人类果腹蔽体的实际需求,演进至今,成为对植物、动 物、矿物及周遭环境的系统性认知。本书作者约翰?G. T. 安德森是博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他通过讲述一群了不起的博物学家的经历和贡献,勾勒出博物学兴起、繁荣、衰落和复兴的历史。从约翰 雷、缪尔、达尔文到卡森,一代代博物学家突破艰难困顿,只为增进人对世界的了解。安德森汇集大量罕为人知的史料,用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书写从史前到当代的博物学历程。在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今世界,本书旨在唤醒人们心中的博物精神,重建人和大自然的紧密联结。

    • ¥49 ¥98 折扣:5折
    • 潮汐图
    •   ( 397 条评论 )
    • 编者:林棹 /2021-11-01/ 上海文艺
    • 一八二〇年代,身世成谜的苏格兰博物学者H游历世界,登陆广州,在当地芦竹林中遭遇一只雌性巨蛙,成功将其诱捕,豢养在澳门好景花园。由此,奇异的笼禽困兽、寰宇新知并四海众生相,悲喜相侵地进入蛙的生命。鸦片战争前夕,H破产 ,好景花园如大梦般消失,而蛙也将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这个根植于岭南风土的魔幻故事,从珠江水上人家,到广州十三行,在澳门奇珍园略作停留,又探向万物有灵的江河重洋。中西在此相逢,大大小小的乌托邦相互碰撞,是一次穿越近代世界的迷人宴游。

    • ¥28.41 ¥58 折扣:4.9折
    • 气象学与生活(第12版)(修订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96 条评论 )
    • (美)弗雷德里克·K.鲁特更斯,(美)爱德华·J.塔巴克 /2022-07-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物理学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地球主要组成圈层、大气组成、物理性质、空间结构、要素变化;大气运动各种过程的物理原因;地球上各种天气和气候现象、形形色色的云和降水的形成原因;气压和风、气团、气旋和锋面天气的形成;强对流、雷暴、龙卷风和飓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人工影响天气的各种途径、天气分析和预报的方法、卫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空气污染及其原因;气候变化与气候系统、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世界气候和气候分类及大气中各种奇特的光学现象和形成的原理等。全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楚、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本书可作为对气象学感兴趣的人们学习了解大气变化奥秘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非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参考教材,

    • ¥61.9 ¥129 折扣:4.8折
    • 数学建模33讲 数学与缤纷的世界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96 条评论 )
    • 朱浩楠 /2022-03-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本书利用数学建模方法讨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33个话题,既包括对经典话题的全新阐释,也包含对若干全新话题的原创研磨,不仅解答了大众对于数学的最常见疑问:“数学有什么用?”更是以高中知识为主要工具、以数学建模为主要载体、以中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现了数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思维方式。33个话题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讲解了数学建模如何有效地解决跨学科问题,如何为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建立合理有效的模型,如何在设计制造、生物医学、机器学习,甚至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大显身手。作者力求将抽象且严密的数学阐述得通透而有趣,凸显数学的“形式之美”“逻辑之妙”与“大道至简”。本书是为高中生、大学低年级本科生和爱好数学的大众读者开启的一场妙趣横生的数学思维之旅。

    • ¥64.9 ¥12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