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1-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人”的困境是当下每个边缘人的映射
    •   ( 3253 条评论 )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酷威文化 出品 /2025-01-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学艺术的经典巨作,也是打开他文学世界的入口之书。 作品围绕 地下室人 的内心展开,全书分为两个部分:DI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过往的故事。 这本书能够推开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的大门,是他的文学代表作,同样还是其他五本长篇小说的开篇之作。它涵盖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全部的艺术特色,阅读本书,带你全面感受文学的无尽魅力。

    • ¥10 ¥39.8 折扣:2.5折
    • 遗像 玛丽尼娜侦探小说系列
    •   ( 1 条评论 )
    • (俄)玛丽尼娜 著,高苑柳文 译 /2001-09-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当红影星阿林娜突然遇害,与她有瓜葛的五人均有作案动机与作案时间,可是,智力超人的女侦查员娜斯佳却从凶手制造的众多假象中弄清了事实真相,杀害阿林娜的正是她的情人、著名导演斯穆洛夫。她是他亲爱的人,他一手捧红了她,现在却残忍地杀害了她……为什么?为什么?

    • ¥3.8 ¥7.6 折扣:5折
    • 不祥的蛋:米·布尔加科夫作品集
    •   ( 133 条评论 )
    • (俄罗斯)布尔加科夫 著,曹国维 译 /2005-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本书收入中篇小说《不祥的蛋》和《狗心》。《不祥的蛋》描述动物学教授发现一种具有特殊的红光 ,“红光”国营 农场场长不顾教授的反对,建议政府利用红光发展养鸡事业。场长负责制定并实 行计划,向德国订购鸡蛋,可是阴差阳错,场长收到的却是驼鸟蛋、蟒蛇蛋和鳄鱼蛋。这些蛋受红光照射数小时后,无数巨大的驼鸟、蟒蛇和鳄鱼出壳到 处横行,吞噬了场长的妻子,疯狂攻击居民,然后朝莫斯科进发,引起全国恐慌。政府出动军队、警察和飞机,都无法制服这些怪兽。意外出现的强大寒流袭来,驼鸟、蟒蛇和鳄鱼才被全数消灭。 《狗心》同样也是一篇荒诞不经的讽刺小说。 一次人狗之间器官移植手术实验,意外造就了一个人脑狗心的怪物 。怪物驾轻就熟地适应了社会底层的暴力 、色情、娼赌、贩毒等一切罪恶,并将其推到极致。后,医生只得将狗

    • ¥6.5 ¥13 折扣:5折
    • 赌徒——名家推介外国中短篇小说系列
    •   ( 31 条评论 )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刘宗次 译 /2004-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赌徒》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西欧之行印象下写的作品。 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阿历克赛,作家自己这样写道:“我要描写一个率真的性格,而且是个素养颇高,但在各方面又尚未定型的人……但是主要的关刍在于他把全部的生命、精力、狂热和勇敢都用到轮盘赌上了。他是个赌徒,介不是个简单的赌徒,正如普希金的悭吝骑士不是个简单的悭吝人……他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诗人,但问题在于,他又为自己的这种诗情感到羞耻,因为他痛感其低下,尽管敢于冒险的要求又让他觉得自己高大。整篇小说就是讲述他如何连续三个年头流连于轮盘场的。” 《赌徒》值是一读的别一个原因是其中留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生活经历的极深的印迹。阿历克赛和女主人公波琳娜的爱情波折折射了作家和他的情人阿·苏斯洛娃之音质复杂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一

    • ¥7.5 ¥12.5 折扣:6折
    • 白夜——经典爱情读本
    •   ( 150 条评论 )
    • (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陈尘 译 /2005-02-01/ 中国和平出版社
    • 天真无邪的娜斯晶卡爱上了年轻的房客,向他表白了爱情,年轻的房客要到莫斯科去一年,答应她他回来后如果姑娘不改变,他就向她奶奶提亲。一年以后到约定日期,夜晚10时左右,她就在河岸边凭栏等候。但房客并没来,却和故事中的“我”邂逅相遇。“我”出于同情,给了她安慰,甚至陪她一起等侯,接连四夜,总不见那房客前来。当绝望的姑娘决定投身到“我”的怀抱,那个房客却赶到了,姑娘立刻脱开“我”的手臂,向他奔去……明朗的风格、蕴藉的诗意与浓厚的抒情气息,使得整篇小说像一个空灵而闪光的梦,一首飘逸而美丽的诗。

    • ¥6.5 ¥10 折扣:6.5折
    • 论宗教大法官的传说
    •   ( 40 条评论 )
    • (俄)罗赞诺夫 著,张百春 译 /2007-01-01/ 华夏出版社
    • 本书是杰出的俄国思想家罗赞诺夫对俄国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大兄弟》中的关键一章“宗教大法官”的解读。 《卡拉码佐犬兄弟》是一部规模宏大而有社会哲理内容的小说。作品的思想十分复杂,作家的创作意图也很深远。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在这部作品中对自己的一生探索做个总结,想要在书中探讨他认为人生与社会重大的 “全宇宙的问题:有没有上帝?有没有灵魂不死?”探讨善与恶、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探讨“怎样按照新方式改造全人类”。一八六九年他在一封信中明确写道:“将贯穿令书的主要问题——它使我自觉不自觉地苦恼了一辈子——足上帝的存在问题。”他要把自己的信仰和怀疑通过艺术形象统统表现出来,让世人来评说。 而这些问题,集中地体现在“宗教大法官”这一章里。 与其他解说小同的是,正

    • ¥8.5 ¥17 折扣:5折
    • 狂人的审判
    •   ( 1 条评论 )
    • (俄罗斯)多岑科 著,谷兴亚 译 /2003-12-01/ 译林出版社
    • 维·多岑科是当今俄罗斯颇引人注目的作家。他的狂人系列小说深受读者欢迎。每当《狂人》新书问世。人们竞相购买,先睹为快。 检察院检察官马柳京恪尽职守在查处经济犯罪时涉及到高层政要,因而遭到窃据国家杜马的财经委员会副主席职务的黑手党头目努加等人的陷害和讹诈。绰号狂人的沃尔科夫倾全力保护他。马柳京殉职后杀害他的罪犯由于地位显赫逃脱了法律的制裁。狂人决定由自己来实现正义的审判,他利用黑社会内部矛盾除掉了死有余辜的努加。

    • ¥9.4 ¥18.8 折扣:5折
    • 音乐幽灵 玛丽尼娜侦探小说系列
    •   ( 2 条评论 )
    • (俄)玛丽尼娜 著,高增训 等译 /2001-09-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一家大旅游公司年轻漂亮的女老板杜达列娃在自家门口遇害。惟一听过杀人犯谈话及其喜欢的乐曲的证人却是个近乎盲人的青年。就在侦查员娜斯佳和同事们的侦破工作终于有所进展时,凶手遭人暗算,打算为本案辩护的律师也不明不白地死去……一起因婚外情而与黑社会相互勾结共同 制造的系列仇杀案,令人怵目惊心,引入深思。

    • ¥5.7 ¥11.5 折扣:5折
    • 男人的游戏 玛丽尼娜侦探小说系列
    •   ( 2 条评论 )
    • (俄)玛丽尼娜 著,于宝林 等译 /2001-09-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莫斯科出现了一个杀人狂,短时间就勒死了七个人。黑手党头目杰尼索夫让侦查员娜斯佳明白,战场上的尸体不易辨认,杀人犯的奥秘是只有一个被害者是凶杀案的目标。这时有人在利用职权不断误导、破坏破案。经过一番惊险的较量,娜斯佳惊愕地发现:所有矛头指向了神秘的间谍培训中心……

    • ¥9.2 ¥18.4 折扣:5折
    • 爱入膏肓
    •   ( 1 条评论 )
    • 李绵星 著 /2002-10-01/ 春风文艺出版社
    • 时光一天天匆匆而过,又有谁在乎过自己的青春呢?又有多少往事,那些我们以为永远不会记忆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本书是作者的“布老虎丛书·长篇小说”。死神逼近,一神肉眼看不见的病毒*限度地炫耀了它的威力,每个人的生活都被它打扰。除了为这个初夏孕育了一批英雄外,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名和利淡出化外,人们开始重新对待内心、家庭以及生活。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SARS的一大贡献。

    • ¥8 ¥16 折扣:5折
    • 初恋
    •   ( 59 条评论 )
    • (俄罗斯)屠格涅夫 著,张蕙 译 /2004-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小说写的是一位少年在一次随父母去别墅消夏时,爱上了邻居一位少女,后来他发现有一个情敌,这情敌不是别人,竟是他的父亲。小说既有对这个少年的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又有对他们所处环境——一座花园的抒情描写,还有作者对逝去的青春所表达的伤感怅惘之情,这一切赋予了作品以迷人的浪漫色彩。

    • ¥3.9 ¥6 折扣:6.5折
    • 伊莎贝尔(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   ( 280 条评论 )
    • [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著,徐晓雁 译 /2018-09-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小说《伊莎贝尔》抢先发售出版于1936年。伊莎贝尔(J zabel)即《旧约》的人物耶洗别(Jezebel)。她是古以色列亚哈王的王后,因信奉异教神而迫害众先知,成为恶毒女人的代名词。小说主人公格拉迪斯同样因扭曲的狂热犯下了无可挽回的罪行:法庭上,美丽妖娆的格拉迪斯被指控杀害了一位前途无量的大学生。人群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上了岁数,但保养得很好;她拥有上流社会的情人,可她拒绝结婚;死去的穷学生或许是她的另一个情人;这样迷人的女子为什么非要杀人?继《大卫?格德尔》《舞会》《孤独之酒》之后,内米洛夫斯基全神贯注、彻有效底地描摹出一个魔女形象,以及对青春的病态欲望。

    • ¥7.2 ¥32 折扣:2.3折
    • 真正的人
    •   ( 3 条评论 )
    • [苏]鲍里斯·波列伏依 著 /1998-03-01/ 海天出版社
    •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歼击机驾驶员阿列克谢·梅列西耶夫在空战中受伤,18天后他爬行回到苏维埃人民中,但从此失去双足。失去了双足,意味着酷爱飞行事业的阿列克谢将永远告别蓝天,因而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在同病室的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鼓励下,阿列克谢立志成为一个真正的苏维埃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长期艰苦训练,终于灵活运用假腿,重返歼击机,在卫国战争中立下卓绝功勋。 本书曾获1946年斯大林奖金。插图是苏联名画家茹可夫所作,获得1950年斯大林奖金。

    • ¥7.4 ¥14.8 折扣:5折
    • 蚁巢里的甲虫
    •   ( 386 条评论 )
    • (俄)阿卡迪·斯特鲁伽茨基 鲍里斯·斯特鲁伽茨基 著,科幻世界出品 /2011-04-01/ 四川科技出版社
    • 《蚁巢里的甲虫》(作者阿卡迪 斯特鲁伽茨基//鲍里斯 斯特鲁伽茨基)是《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之一。 《蚁巢里的甲虫》内容介绍:在一颗无名星球的废墟下,科考人员发现了一只琥珀石椁,里面有十三枚存放了四万年以上的受精卵细胞。针对如何处置这些东西,地球 世界理事会 内部发生了激烈争论。不料争论还没结束,十三枚卯细胞就完成了*次裂变 原来,一股神秘力量早已为这批胚胎设置好了生长程序,并在它们身上做了记号! 为防外星人渗透和侵蚀, 世界理事会 制订了一套严密的防守措施:这批外星人出生后一律分开抚养,长大后即发配到地球之外工作生活,不得再回来。正当人类以为高枕无忧的时候, 十三人 之一的列夫 阿尔巴金偷偷潜回了地球 这是一部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科幻小说,构思宏大,思想深刻,感伤抒情,读来令人心有戚

    • ¥8.5 ¥17 折扣:5折
    • 巴登夏日
    •   ( 138 条评论 )
    • (俄)茨普金 著,万丽娜 译 /2007-05-01/ 南海出版公司
    • 《巴登夏日》终得以向世,不啻是个奇迹。这部1977年开始动笔,1980年终完成的“亚小说”,以想象陀思妥耶夫斯基1867离开圣彼得堡的行为主线,杂糅进陀氏私人生活与文学精神、俄罗斯文学神韵,以及作者个人的生命经历。这部扮演“伟大的俄罗斯小说”终结者角色的小说,手稿经过友人带到国外,于1982年3月在纽约的俄罗斯移民周报《新报》上首次公开发表。1982年3月20日,作品风刚选载一周,茨普金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这部初以英文出版的小书.在伦敦街头被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偶然发现。被剧烈震撼了的桑塔格看来,这部小说仅仅被出版是不够的,仅仅意识到它的杰出也是不够的——必须要确立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作品相继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得以出版,批评界给了它足够和全面的评价,纷纷称其为”文学史上被遗忘

    • ¥9 ¥18 折扣:5折
    • 外套
    •   ( 29 条评论 )
    • (俄)果戈理 著,刘开华 译 /2004-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果戈里,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著名的小说家与剧作家。二十二岁时写出众口交誉的 《狄康卡的乡夜话》,二十六岁时以《小品集》与《米尔戈罗德》蜚声文坛,二十七岁时以《钦差大臣》轰动京城,三十三岁时以一部《死魂灵》“震撼了整个俄罗斯”,三十八岁时推出的《与友人书简选掀起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思想论战…… 〈外套〉被公认为是果戈里“彼得堡故事系列”思想与艺术的高知。〈外套〉主人公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被公认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小人物”表象画廊中的一个典型。“小人物”那微不足道的快乐与深沉的痛苦,在果戈里对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厅内心世界的叙述中,以如此震撼人心的真实与力度展示出来。对于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来说,为自己添置一件过冬御寒的新外套,以替换早已穿破穿烂的旧大衣——几乎演变成他生活中的一个灾难

    • ¥5.2 ¥8 折扣:6.5折
    • 毁灭
    •   ( 4 条评论 )
    • (苏)法捷耶夫 著,磊然 译 /2002-07-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毁灭》描述的就是内战争时期一九一九年夏秋这间远东地区一支游击队的命运;莱奋生的部队受到日本干涉军和白军的追击队的命运:莱奋生的部队受到日本涉军和白军的追击,一面奋不顾峰地斗,一面突破敌人的包围,虽然损失了许多战士,但仍准备迎接新的战斗。然而不能说《毁灭》只是表现深海地区一个特定游击队的战斗历程,莱奋生的游击队的狭小世界是巨大历史规划的真实画面的缩影,里面的人物形象为革命运基本力量的工作、各阶层的农民和知识分子。作者根据这个材料,提出了一系令人深思的、重大的问题,表现了深刻的、重要的思想。

    • ¥4.9 ¥9.8 折扣:5折
    • 受害人:微不足道的庶民 玛丽尼娜侦探小说
    •   ( 1 条评论 )
    • (俄)玛丽尼娜 著,高苑 译 /2001-09-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圣彼得堡市一位普通的老太太惨死在家中,她家的房客苏里科夫立即引起警方注意,并被逮捕入狱。侦查员塔尼娅在审理这个案子的过程中,却发现有国家工作人员参与的一个犯罪团伙作案的蛛丝马迹。她开始找证人取证,可是证人立即横遭车祸。这时莫斯科市另一个凶杀案浮出永 面,这两个案件有什么内在联系?是一人所为,还是团伙共同作案?

    • ¥3.1 ¥6.3 折扣:4.9折
    • 上帝的嘲笑 玛丽尼娜侦探小说系列
    •   ( 1 条评论 )
    • (俄)玛丽尼娜 著,黄维明 等译 /2001-09-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为了消闲遣兴,来夜总会欣赏摇滚乐小组演唱的人谁都猜想不到,在他们之中隐藏着女歌手斯维特兰娜的一个狂热崇拜者,他丧心病狂地杀死批评这位女歌手的人。每次杀人后,他都要给自己的偶像写一封信,然而收到信的却是另一位姑娘……

    • ¥9.1 ¥18.3 折扣:5折
    • 六翼天使 玛丽尼娜侦探小说系列
    •   ( 1 条评论 )
    • (俄)玛丽尼娜 著,谭力升 等译 /2001-09-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警察米申在辑查毒品犯罪时神秘死亡,嗣后的十余年里,几个看似毫无瓜葛的人也相继身亡。一切似秋乎都很偶然,而女记者玛丽尼娜却凭着女性的直觉察到了某种心然。一把普通的钥匙打开了通往谜底的大门——玛丽尼娜身边亲爱的人就是那个凶残的杀手…

    • ¥3 ¥6 折扣:5折
    • 小公务员之死
    •   ( 39 条评论 )
    • (俄)契诃夫 著,汝龙 译 /2004-01-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契诃夫是一个英年早逝而才华横溢、能在小立与戏剧的创作上均取得斐然成就、能同时出色地驾双幽默、讽刺与抒情艺术的经典作家,一个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举世公认的俄国短篇小说巨匠。 《小公务员之死》写的是一个小官吏在剧院里的一个小“不慎”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身上。小文官惟恐大官人会将此举视为自己的精野冒犯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那位大官人由哭笑不得到真的大发雷霆;而执着地申诉自己毫无冒犯之心实属清白无过的小文官,在遭遇大官人的不耐烦与呵斥后竟一命呜呼。一个人竟丧命于自己的喷嚏?其实,这小言语官乃丧命于他自己对达官贵人的恐惧。他一心想以道歉申诉去排遣内心恐惧,尽管那大官是“别的部门的“,小文官还是因为大官人:一句中肯的话也没说”而丧魂失魄、怕恐不安。 《

    • ¥5.2 ¥8 折扣:6.5折
    • 当代英雄
    •   ( 1 条评论 )
    • (俄)莱蒙托夫著 /1994-09-01/ 译林出版社
    • 贵族出身的青年军官毕巧林对彼得堡上流社会感到厌倦。他远走高加索,希图摆脱内心的烦闷和空虚,但他只是在无谓的猎奇和冒险中寻求刺激。他醉心于空幻而卑劣的情欲,因此他的自私的爱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幸福。他诅咒人生,到处挑战,后总是陷入深深的悔恨和幻灭。

    • ¥5.2 ¥10.5 折扣:5折
    • 巴黎飞鱼
    •   ( 119 条评论 )
    • 禹风 著 /2006-04-01/ 作家出版社
    • 每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都把人生固有的“玻璃屋顶”当成内心*的敌人,即便中国留学欧美名校的佼佼者们也不太敢奢望在“洋人的世界”里“领衔主演”。但是,终于有人在巴黎砖击了自己的“玻璃屋顶”,向自身的文化和国度局限发起一次唐击诃德式挑战。 《巴黎飞鱼》描绘了几个在欧洲一流商学院学习的中国MBA学生试图挑战自身局限性的努力与挣扎:陈香墨,中国式的个人观点和欧美思想方式产生了多重冲突;徐斌,作为一个多才多金的特殊学生,他执着于征服欧美佳丽的芳心,浓重体现出许多中国男性对亚洲男性魅力在西方文化中弱化乃至缺失的焦虑;王林,一个新经济秩序下的金钱动物,快速富裕是他对个人生存意义的注解。 主人公们一个试图在保持文化自尊的前提下找到光明前途;一个内心将两性关系异化成自我肯定的准绳;另一个认定金钱面

    • ¥9 ¥18 折扣:5折
    • 木头宝座
    •   ( 2 条评论 )
    • (意)斯戈佑 译 /2000-08-01/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部介于现实和童话之间的小说,主人公朱利安诺生活在农村,远离工厂和城市,但他性好动,富于幻想,要母亲去世后,他便外出追寻外祖父的足迹。他四处流浪,经历了种种冒险和奇遇,还同两名女人发生感情纠葛,后终于明白,他所喜爱的农业文明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工业文明,对他却豪无吸引力;他看到工厂的烟雾和汽气噪声正在把童话和故事驱散,而农业文明则与童话和民间传说相依共存,于是,他回到了阿尔卑斯山的一个小村子,在那里他获得了清静和安宁,终安坐在一张宝座似的木头椅子上,吹奏笛子,叙述自己经历的种咱奇特的故事。

    • ¥6.3 ¥12.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