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南多 佩索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他用众多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在这些异名当中, 冈波斯 可能*接近佩索阿本人的真相:张扬恣肆的精神世界,只是他用诗歌和文字织就的一个梦;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出门时连旅行箱都永远收拾不好的平凡小职员。 本书主要收录 冈波斯 的短诗,也收录著名的长诗《烟草店》《鸦片吸食者》等。这是 冈波斯 的*个汉语译本,希望能为中文读者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 冈波斯 形象,为领略佩索阿庞大的写作世界提供一个入口。本书另收录《回忆我的导师卡埃罗》《无政府主义银行家》。
别吃惊,当你看见 一朵玫瑰在家宅的废墟中 昂首挺立: 这就是我们活下来的方式。 本诗集直接源于诗人成长和生活在长期封锁中的加沙,且经常被袭击的的经历。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父亲,以及多次军事袭击的幸存者,他见证了破坏和毁灭的残酷循环。但除了炮弹与无人机,这里也有茶香、盛开的玫瑰和日落时的海景。孩子们出生了,家庭延续着传统,学生上了大学,图书馆从废墟中崛起 巴勒斯坦人继续他们的生活,创造美丽,寻找新的生存方式。 诗人在本书开头以《巴勒斯坦词典》速写了巴勒斯坦的民众生活,展现了巴勒斯坦人民的集体记忆,并在《作者访谈》中讨论了诗人自己在加沙的经历、他的家庭起源以及他如何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与作者年纪相仿的青年诗人、译者李琬为本书倾情写作了译后记,更充分地介绍和阐释了本书的意义。
本书收录中原中也生前出版的诗集《山羊之歌》及其遗作《往日之歌》中的精品诗作。其中有他在兰波的印象派诗风浸淫之下创作的《晨歌》、逢人便诵读的得意之作《马戏团》以及收入教科书使他家喻户晓的《污浊了的悲伤之上》等名作。 中原中也的诗以其敏锐的感受性捕捉自然之声色,并于修辞上呈现自己独特的感官世界。他思考生与死,文字游弋其间,甘美而哀切的诗句流溢着无常的余韵,质朴而深邃的语言表达着生命的倦怠和虚无。他吟咏惜别时之留恋、人心深处之悲痛、流逝不复返之物。他将每一声叹息都入了诗,终其一生的创作都在表达着三个主题:活着、爱着、痛苦着。
《拜伦诗选》收录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四十余首短诗,二十余篇长诗选段,以及五篇长诗,如《扫罗王*后一战之歌》《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选段、长诗《青铜世纪》等等,是收录拜伦名作的精华之作。拜伦的诗风 放荡不羁 ,体现出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也抒发诗人向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很多诗作在旅途中完成,对欧洲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英国文学简史》曾评价道: 仅仅《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审判的幻景》和《唐璜》就足以使任何能感应的人相信:拜伦在其*好的作品中不但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且是世界上总会需要的一种诗人,以嘲笑其较卑劣的、并鼓舞其较崇高的行动。
在这本美丽、耀眼的诗集中,桑德拉 希斯内罗丝以喜剧和悲伤的诗句巧妙地探索了人生体验 关于爱情、心碎和孤独、旅行和记忆的故事。对于那些只从她广受好评的小说中熟悉希斯内罗丝的人来说,本书以全新的维度呈现了她。《芒果街上的小屋》里的小主人公Esperanza长大之后会写什么样的诗,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
马克 斯特兰德,影响一代美国诗人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奖无数,其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被称为 深沉的异化哀悼者 ,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 《我们生活的故事》完整收录了斯特兰德前半生6部重要的诗集,辑录的108首佳作包括广为流传的《食诗》《新诗歌手册》《美好生活》《献给父亲的挽歌》《来自漫长而悲伤的聚会》《保持事物的完整》等名篇。该诗集是当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好书。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辛波斯卡继《万物静默如谜》之后又一经典诗集。 在这本诗集中,诗人用机智、迷人的声音与语调,诉说了对家人的怀念与赞美、对世间种种生活的爱、对消逝的时间与国度的迷恋、对日常和万物的诗意描摹,隐隐折射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和她的寂寞生活。 书中收录《告别风景》《事件的版本》《从无馈赠》《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时代之子》等80多首诗作,同时重译了《万物静默如谜》中广为流传的《一见钟情》《种种可能》《在一颗小星星下》等10余首作品,可以在不同的译文中窥见经典的韵味。
本书是20世纪丹麦最重要的诗人、北欧最高文学奖北欧理事会文学奖等奖项获得者亨里克 诺德布兰德的中文诗选。全书收录其1972年到2007年的近200首代表作,基本覆盖了诗人一生的重要创作。这些诗, 穿越于陌生而激动人心的风景 ,带给人无尽的安慰。
本书是英国桂冠诗人特德 休斯的第四部诗集,也是他创作生涯的代表作。诗集共有三个版本,本书采用的是全面的一版,收录67首诗歌。在创作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历史、神话和自然世界的深入接触,休斯找到了乌鸦作为自己诗歌的结构和形象,这使其视野获得了新的力量和连贯性。在休斯看来,乌鸦是许多神话的核心鸟类,是不列颠神话传说中的王者,有着令人着迷的品质。在诗集中,休斯以乌鸦为主人公,以其在遭解构的宗教生活和现代世界中的经历,重铸其具世界性意义的作为古老文化英雄的自我,再造神话的创造性内在生命能量,并以此生命能量拯救诗人自我的危机,实现对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之心灵创伤的疗救。《乌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评论家认为,休斯为 英语诗歌找到了一个新的英雄 ,是一部令人不安同时震撼人心的作品。
我移动,是为了保持事物的完整。 马克 斯特兰德 《一个人的暴风雪》为马克 斯特兰德诗集《我们生活的故事》的续作,收录斯特兰德后半生(1980 2012)6部重要诗集,包括《诗选》《持续的生活》《黑色港湾》《一个人的暴风雪》《人与骆驼》和《近乎隐形》,辑录逾百首佳作。该诗集是当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好书。 马克 斯特兰德,影响一代美国诗人的桂冠诗人,一生获奖无数,其诗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他被称为 深沉的异化哀悼者 。他机敏、克制,以深刻的智慧讲述我们被遮蔽的生活故事:有关现代生活的孤独、被异化、焦虑,以及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力感。
阿拉伯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歌是古代阿拉伯人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各个时代都涌现出了杰出的诗人。通过了解诗歌这种文学形式,阿拉伯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等方面才能被更全面地认识。本书以阿拉伯古代四个时期,即贾希利叶时期(亦称蒙昧时期)、伊斯兰时期(包括伊斯兰初创时期和伍麦叶王朝)、阿拔斯王朝时期和近古中衰时期进行划分,以期将古代阿拉伯诗歌的发展、流变勾勒出一个轮廓。
阿巴斯 基阿鲁斯达米不仅是一位备受瞩目电影导演,他的电影被称为 诗意电影 ,因为阿巴斯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事实上,他的诗歌写作比其他的艺术行为在时间上要早得多,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本诗集收录了阿巴斯的500余首诗歌,其诗作传统来自于古老的波斯诗歌传统,特点上呈现出哲 学和冥思的特征。他的诗歌可以说是短小精悍的典型,阿巴斯从不写冗长的诗歌,每一首诗歌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标题。但是始终充满了拥有独特观察之眼的诗人对于世界特有的专注凝视和细致观察。他的那些简短、迅疾、跳跃但目光细致的诗句,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和景象,领悟日常世界的诗意本质。
本书是休斯的部诗集,是休斯的代表作。诗集收录四十首诗作,其中的动物诗、战争诗、神魔鬼怪诗等,尤其独特,充分展现了休斯一生的诗歌主题和风格特色,出版后获得了哈伯出版奖、费伯纪念奖、毛姆奖,休斯也声名鹊起,一跃进入当时英国重要的诗人之列。
本书是大雅 威廉斯系列 品种之一,是被誉为 美国后现代诗歌鼻祖 、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的诗合集的第二卷,共收录威廉斯1935年至1949年出版的六部诗集共160余首诗,包括《早年殉道者及其他》《亚当、夏娃、城市》《中断》(1941)、《楔子》《云》《粉红教堂》,全面呈现了诗人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总体面貌。
本书是被誉为 美国后现代诗歌鼻祖 、美国诗歌的革新者、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威廉 卡洛斯 威廉斯的诗集,是大雅 威廉斯系列 诗合集的第一卷。全书共收录威廉斯早期公开出版的五部诗集,包括《脾气》《给想要它的人》《酸葡萄》《春天及一切》《寒冬来袭》,覆盖其创作初始到1928年的所有重要作品,全面呈现了诗人早期诗艺和诗歌追求的流变。
本书是英国桂冠诗人、二战后英国*重要的两位诗人之一特德 休斯为英国广播公司( BBC )《听与写》节目所作的广播稿,是一本针对师生以及一般诗歌读者的写作指南。 全书分为十章,休斯从如何写小动物开始,然后分别就如何写天气,如何写人,如何思考,如何写景,如何发挥想象力等方面切入,从亲身体验出发,援引著名诗人的作品,带着读者一步步冒险,探索诗歌写作的奥秘。休斯是一个强力诗人,洛威尔认为他的诗如同 霹雳 ,但在这本小书中,休斯温柔下来,循循善诱地讲述他是如何写作的,是什么激励了他,写作时所面临的困难等,充满了他对生活与写作的新奇感,以及不容置疑的诗的洞见。因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休斯有着 动物诗人 的名声,他也独树一帜地将诗歌写作的本质等同于捉小动物 相信读了此书,任何有志于写作的读者都能从中得
《季节之歌》是英国桂冠诗人、英诗史上最有成就的儿童诗人之 休斯童诗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一部受到广泛喜爱、诗人创作生涯中复杂性程度最高的儿童诗集。休斯是一位悉心感悟自然生物的诗歌导师,一位巫灵式的长于接通生物内在生命力量的诗人,他邀请读者在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中,跟随他更新感知,在三月里近距离观察新生牛犊,欣赏夏日精灵雨燕惊人的赛车式高翔,欢欣于秋天大麦女王的浩大丰收,在冰冻的冬日看走失的万物像根扎向更深处 诗人在春天处理重生及其艰难成长的主题;夏日,拥抱自然的丰饶和富足;秋日,面对衰败和调零;冬季,见证存在的消亡和深藏的生机。休斯季节诗追求文字游戏的快乐狂欢,创造异想天开的新奇意象,扎根于土地和生活,在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季节变化之世界场景中,铺展永恒的生与死之角力场上的悲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是凝结毕肖普毕生创作精华的诗歌选集,选自法勒、斯特劳斯和杰鲁出版社(Farrar, Straus Giroux)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该书包含诗人生前删定的《诗全集》和此后出版的《地理学III》,以及她整个写作生涯期间结集的其他诗作,还特别收录仅以手稿形式存世的少作集《埃德加 爱伦 坡与自动点唱机》等,是 迄今*权威的毕肖普诗歌完本。
我们常常听到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拜伦、雪莱、济慈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名字,他们的诗歌广为流传,被吟诵至今。 王佐良将浪漫主义诗歌世界里*代表性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为对象,深入浅出地探讨其兴起与发展,重新认识和发现了浪漫主义诗歌的价值,并对该思潮影响下的诗人进行了新的挖掘和定位。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视野宏大,行文 清新、朴素,闪耀着才智,但又能透彻地说清事情和辨明道理 ,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世界上文学史的写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彰显了一代大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治学功底。
十九世纪俄罗斯黄金时代天才诗人莱蒙托夫诗歌精选,著名翻译家余振和顾蕴璞联袂翻译 内容推荐:《 莱蒙托夫诗选》是俄罗斯黄金时代的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诗歌精选诗集。莱蒙托夫诗歌中经常出现生与死、善与恶、自由与奴役、希望与幻灭、天国与地狱、天使与恶魔、孤独与人群、过去与未来、爱情与欺骗、放逐与断头台、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而他*重要的诗歌主题之一是祖国与人民。他希望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准备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祖国的解放、人民的解放。崇高的理想、行动的渴望与现实的阻碍,产生巨大的碰撞和思想的光芒。
艾卜 卡赛姆 沙比生于突尼斯南部托泽尔市郊,从小受阿拉伯传统教育,1921年入突尼斯市宰敦伊斯兰学院,1927年入突尼斯政法学院,1930年毕业。沙比常常走出学校,到图书馆、讲演厅以及喧闹的欧洲式咖啡馆去。正是在这些地方,他和当代文化发生了接触,使他从精神上走进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沙比曾参加民族解放运动。他的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生命、光明、爱情和真理,充满热爱自由、追求解放的感情。在写作技巧上,沙比的诗也别具一格,词汇美丽,比喻繁多,想象丰富,意境清新,许多诗达到了高度的音乐的和谐。他在长诗《生的意志》中写道: 人民一旦要求生存,命运就必须满足他的要求。黑夜必将逝去,镣铐一定粉碎。 这些名句曾经在阿拉伯各国传诵一时。阿拉伯文学界赞誉他是 突尼斯民族之光 。 作家出版社在1961年12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