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是美国著名民俗学家布鲁范德在都市传说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和封山之作,于2001年首次出版后即入围美国IPPY(独立出版商图书奖),2012年的增补版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许多新的词条与参考资料。这是它*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都市传说百科全书》(增补版)是一本体量颇大但*有趣的学术著作,它以仿词典的形式,按26个英文字母的顺序分列传说条目,系统并简明地介绍了数百种在全球流传的都市传说(如 男友之死 钩子 丢失的奶奶 )及其异文,考察了传说的历史、演变、深层主题(如暴行、婴儿、同性恋)等,展示了不同学术流派的研究方法,还在文末附上了对学术界影响深远的 布氏类型索引 ,是民俗学学者与相关专业学生的宝贵资源和*权威的参考书。 同时,生动幽默的文风,和都市传说本身惊悚、刺激
本书是一本阐释苏州地方文化和发展的图书。本书对苏州古城及其相关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城市规划、建筑、民间信仰以及民俗等进行的系统深入研究,旨在揭示苏州的历史文化特色、社会变迁规律以及其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本书重实证研究和历史文献的结合,利用古代典籍、历代地方志、档案馆档案等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这一研究领域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苏州这座城市,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其他城市和地区的重要参考。
在中国皮影木偶戏已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背景下,如何将它们保护起来、传承下去并使其不永逝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岭东恋歌》为李金发于1929年编定出版的客家山歌集,共四个部分:相思酬唱歌(524首)、相思病歌(38首)、梦五更(7首)、十劝妹(10首),其中相思酬唱歌是主要部分,绝大部分是七言四句的情歌,其余三部分则是分别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长篇叙事山歌。本书以此为基础,以现代汉语规范用字对其进行转写,同时以客家话用字原则重新记录,以便读者对照研究,每首山歌下设解题、注释和押韵说明,正文后附《岭东恋歌》方言词表,方便读者阅读考察。
钟敬文先生是中国民俗学的奠基人,他在神话、故事、歌谣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本书主要撷取作者在神话故事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品为主,兼及晚年的同主题论文,透露出中国民俗学半个世纪的承续和演进。本书依类成编,讨论对象包括民间故事类型,自然神话中的动植物故事、洪水天体故事,英雄故事等。该书反映出作者以丰厚的旧学文献根底,勾沉民间故事的源头活水;以开放的西学视角和田野调查方法,追踪中国民间故事的文明肌理和跨文化交融成果。
人性的进化,其实是一部心灵上的自我超越史。原始人从树上走下来,为了不被洪水猛兽灭掉,开始思考如何抵抗自然力。这份思考,促使人类脑洞大开,奇思妙想,结出许多灿烂的智慧果实,超越其他动物,走出一条从动物性向人性和神性的进化之路。 为理清人类心灵世界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弗雷泽历时五载,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入手,延展至科学的出现,分析比较,揭示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巫术→宗教→科学”。同时,弗雷泽在书中发问:当科学取代了巫术和宗教,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会被未来更加圆满的假说代替吗?人类命运的归属是什么?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秘密花园,踏入这场心灵进化的冒险之旅,欣赏精神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可以促使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本书被称为人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 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 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 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 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世纪回眸中,相比于传奇与成就,杨苡更看重她的 日子 ,及其承载的亲情、友情、 爱情和世情:童年深宅里,祖辈的煊赫、北洋政商两界的风云变幻她不大闹得清,念念不忘 者,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境遇;同窗情谊、少女心事、诗歌与话剧, 中西 十年乘着歌声的 翅膀,无忧无虑;民族危亡之际,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迁
《朝鲜寓言拟人传记文学研究》是一本专门面向朝鲜半岛寓言拟人传记文学作品的专著,以古代朝鲜志怪、寓言和拟人传记类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朝代为轴线,对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朝鲜时期的相关文学体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分写朝鲜内部文学文本特性的基础上,与中国同时期同类文学作品的特色予以对比研究,对于研究朝鲜文学、已经汉朝文学比较都具有参考价值。本书视角新颖、资料丰富、论据充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具有比较大的意义。
地球的公转,使得我们有了季节的往复;地球的自转,使得我们有了昼夜的交替。在每一个晨昏、昼夜、旦夕、早晚,在每一次阴晴,每一轮朔望,在每一个朝朝暮暮,在每一个春宵夏晌,在一日、一旬、一月的光阴流转中,我们走过时间。划分时间的自然序列,经过社会文化的筛选,千淘万滤,最终形成了严谨的二十四节气体系。节气神,不是真的神灵,所谓节气神,只是人们为某个节气创制了一个神话般的人物,希望它能够体现这个节气的气候特质,能够承担这个节气的人文职责,是节气的拟人化表达。几百年来,二十四节气神是散布于民间庙宇之中的对节气的文化习俗、风物特征和气候属性进行视觉刻画的艺术形象,将概念化的天候,具象为人格化的物象。看似没有严谨的形象规制和角色序列,但其实每一个形象都是经过无数人的斟酌、渲染、点化,才有了
本书是一本专门面向朝鲜半岛寓言拟人传记文学作品的专著,以古代朝鲜志怪、寓言和拟人传记类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朝代为轴线,对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期、高丽时期、朝鲜时期的相关文学体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分写朝鲜内部文学文本特性的基础上,与中国同时期同类文学作品的特色予以对比研究,对于研究朝鲜文学、已经汉朝文学比较都具有参考价值。本书视角新颖、资料丰富、论据充分、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具有比较大的意义。
民间叙事传统长期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以程式化叙述方式、情境化叙述话语、类型化形象塑造,表现民间观念、审美旨趣,承载民众集体历史记忆。本书对中西民间叙事传统进行比较研究,紧扣民间、民族与文化特性,化繁为简,依据叙述载体的不同,将中西民间叙事划分为口传叙事、文字叙事、非文字叙事三大类型,以其中的神话、占星、仪式、民间故事、私修家谱、陶瓷图绘、俗赋与彩色玻璃窗等为例,力图对中西民间叙事传统进行梳理、分析与比较,总结其特征和模式,探索其意义和价值。中西民间叙事传统以特有的民族叙事形式表现集体的日常生活与情感,是地方性知识多样化叙事和民族文化的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