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超过5000年的艺术史,拥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玉器、漆器和瓷器、卷轴画、壁画 有别于一般艺术通史以时间为序的写法,柯律格将中国艺术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划分为陵墓艺术、宫廷艺术、寺观艺术、精英分子的艺术,以及在市场中买卖的艺术等不同形式,加以多种语境的考察。这部讲述从新石器时代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艺术的著作,从独特的视角,重新盘整了中国艺术史的脉络,并生发出诸多新的学术课题。
在中世纪的波斯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收藏和玩赏。著名画派 大不里士派 起源于伊利汗王朝,是以古代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亚欧文明中结出的硕果,著名的作品就是是菲尔多西的《列王纪》,本书通过对《史集》《列王纪》等古抄本中藏着神秘东方绘画技法的细密画进行分析,来描绘历史风云际会下伊朗艺术所受中国之影响。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胡洪庆、李季莲主编的《高昌艺术研究(精)》为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项目"中国古代民族艺术研究系列"之一。高昌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古称,按时代顺序曾经是姑师--车师王国、高昌郡、高昌国、唐西州、回鹘高昌国的所在地,至今尚保存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柳中故城等和柏孜克里克、吐峪沟、台藏塔等历史遗迹。由于地处中亚,从很早开始就受到西亚的波斯文明,欧洲的希腊、罗马文明,南亚的印度文明的熏陶,使其文化呈现出多重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型的西域文化特征。自汉代开通丝绸之路后,华夏文明也随之进入,使西域文化更加丰富璀璨,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汇聚之地,中亚艺术的诞生之所在。本书按照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音乐、舞蹈、服饰、书法、工艺美术各专题进行了分类研究,叙述全面
当代艺术策展人的展览实践,已经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构建全球艺术生态的主要因素。《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作者冯博一即是策展概念传入后,中国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2000年以来,冯博一基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和现状、中西方在艺术问题上的不同,在美术馆、画廊、书店、仓库和乡镇等不同公共空间中实施的展览策划,在发掘中国当代艺术新力量的同时,还积极探讨艺术展览在策略、方式上的各种可能性,而且以艺术批评参与到艺术创作的建构中,对艺术生态和年轻一代艺术家、策展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与前面的未来在一起:冯博一策展往事》从作者过去三十年的编辑、写作和策展实践中,选取了十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汇集成册,每一个案例都包括案例发生时的写作和现在的回忆,前者多是对具体案例所针对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重磅推出的《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一书,共约一百八十万字,收录图片两千一百张,是中国艺术门类中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文献工具书。该书以编年形式按时间排序,记述了自1900年至2010年间中国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并涉及美术、文学、电影、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的重要艺术思潮、艺术社团、艺术事件以及艺术活动。 该书由吕澎主编,历时五年,书中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文献和图片资料,工程浩大,颇费心力。其中每一年又分为概述、摘要、综合大事记、制度法规、人事结构、活动展览、艺术家、著作出版和附录文献九个部分。该书编纂方法,科学严谨高屋建瓴,结构框架缜密清晰,内容详实,出处明确,可为研究学习者提供方便,更可为丰富艺术史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中国艺术编年史(1900-2010)》这
全书分9章,选取卷轴画、书法、壁画、雕塑、金银器、家具、陶瓷等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代表性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中国古代艺术史背后的好故事以及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面貌与习惯。
《中国文化与文明:中国丝绸艺术》约42万字,主体部分共九章。卷首的两篇文章由中、美丝绸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撰写,纵论中国丝绸艺术发展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及其演进轨迹。主体部分由中外丝绸学界一流学者分章执笔,各章从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对自新石器时代至20世纪初中国历代丝绸的织造技艺、艺术特色、生产格局、造作制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时尚和域外艺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作出深入浅出的系统解说。中外著作者还以不同的视角对数千年来中国丝绸广泛传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作了明晰的阐述。 随文配图约650幅,以互证互补的形式展示、阐释海内外珍藏的著名传世品和上世纪以来重要的考古收获。织物图片选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英、法、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奥地利等国文博机构及个人收藏,不少是此
《敦煌初见时》精选收录了敦煌壁画复原艺术专家史敦宇和其父母、一代敦煌学者和艺术家史苇湘、欧阳琳所作的112幅壁画复原图作品。两代敦煌人潜心研究的复原临摹是在现状临摹的基础上,经过多角度考证复原壁画脱落部分和初始色彩,力图剥去岁月的侵蚀和尘埃,重现古壁画完成之初的精美面貌。 书中所录作品涵盖敦煌壁画中具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六大主题:故事画、经变画、乐舞飞天、世俗生活、供养人图、敦煌遗画 (特别收录藏经洞中被西方列强盗走、如今流失海外的画作复原图19幅)。每幅作品均配以文字解说画中的故事、文化内涵、艺术精髓和复原重点,让读者深度领略敦煌艺术的华美生动和博大精深。 史敦宇出生在敦煌,自幼跟随父母和先辈师们进出洞窟学习临摹,一生与敦煌结下不解之缘。她五十多年来专注于壁画复原工作,以父辈面壁临
中国古代艺术辉煌灿烂,但因屡遭历史的战乱和劫难,传世者寥若晨星。所幸的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的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蓬勃开展,特别是 近二三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令人惊喜的考古新发现面世,犹如开启了许多深埋地下的文物库房。数量 的古代艺术珍品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使我们有可能据以改写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唐宋以前的古代艺术史。大量丰富的新获得的文物考古资料,一时还难于被艺术史家,尤其是广大中国古代艺术爱好者所熟悉,因此,必须有人从事开路架桥的劳作,本书的编写,正是想达到这一目的。 两位长久从事文物考古研究的专家,将美术考古的 新成果分类整理,每类文物又以其发展 成熟、 辉煌的时期为重点,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雕,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墓葬俑群,魏晋南北朝的 雕塑以及唐宋以来的墓室壁
艺术金融是一个新概念,艺术金融产业更是一种新业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艺术金融产业主要的特点就是经验性与跨学科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跨学科、跨界研究,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深化与提高该领域的研究能力及研究水平。虽然目前这些条件及相关的研究队伍还不是很到位,但面对社会的现实需求与产业发展的热切需要,我们决定利用现有的条件与能力,先行展开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以期在工作中将其进一步深化。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由于研究的分散性及文章形成的不同需要,不同部分与文章之间会有一些雷同甚或是重复,为了保持研究的原貌及文字的完整性,我们未进行大规模的处理,请大家谅解。
崔振宽,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参加第6、8、9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展,第1、2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获艺术奖),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笔墨经验展,中国水墨文献展,水墨雄风展,中国当代艺术欧洲巡回展等学术邀请展、提名展。2002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气象苍茫·崔振宽山水艺术巡回展。2005年举办从艺五十年·崔振宽山水艺术回顾展,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其专题。2007年获“吴作入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提名奖”。出版有《崔振宽画集》多种,并被列为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课题山水卷核心画家(共10人)及《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课题重点
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涵涉绘画、当代艺术、雕塑、书法及篆刻等艺术领域,提名委员会秉持公平、公正、规范原则和评奖标准进行评审,经充分评议推举出13位获奖者。他们体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培养优秀青年艺术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寄托着我院对“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期许。吕品田、田黎明主编的这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2年度)》将这些获奖者的部分代表作汇集成册,既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艺术才华的平台,也为广大艺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既为日趋多样的艺术创作提供一种观照视角,也以此激励和引领当代艺术创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并终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中国艺术品市场前沿问题研究》较为全面系统地对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前沿问题多有深入探讨,提出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必须重视基础理论建设,应重点着力于方法论建构的观点。全书共四部分。部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研究,重点讨论市场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要素、具体步骤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实证研究,通过对艺术品市场发展现状的梳理,预测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市场发展的建议。第三部分为艺术品市场专题研究,通过剖析具体问题,总结归纳出市场要点及投资取向。第四部分为艺术品市场行业分析,重点对艺术资本市场中各新兴业态的未来发展规划合理路径。各部分自成一体又相互呼应,是一本系统揭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
封思孝先生采撷世界众多地域风光成集的水彩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看和记录方式,让大洋此岸与彼岸得到共识,这就是:以更为轻松的方式看世界,用性情感悟自然。读封思孝先生的水彩画,你会发现,在丛林之中、高山之巅,在平原坦壤、大海碧波之间,处处有无声的生命在酝酿和萌动,风和云变成阳光的翅膀,煽动起大地万物的激情,花草树木陶醉其中,享受着生命的乐趣。优美畅亮、流动透明的自然景色,明暗氛围和远近相益为彰的色彩空间,唤起人性对生活的渴望。更饶有趣味的是,画中的动物生灵活鲜,或如母子、爱侣般温情脉脉,或像绅士般雅逸倜傥,或若孩提时代童稚正兴,仿佛都在给人们讲述一个个童话世界的故事,呼唤并强化人类的良知。 西沐主编的《封思孝——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大家》是一本传承与创新浑然汇融、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是在国家层面发布的重要研究报告,将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积极引导我国各方力量逐步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入选《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是一项崇高的荣誉。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出版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正在进入评价、关注经典与示范的重要阶段。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是在国家层面发布的重要研究报告,将不断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积极引导我国各方力量逐步介入中国艺术品市场。入选《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是一项崇高的荣誉。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人物的出版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正在进入评价、关注经典与示范的重要阶段。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大家在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就要陆续发布了,这是我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研究不断进入评价、关注经典与示范的重要阶段,并进而引导着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的研究与编制过程中,我们感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艺术品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市场高速发展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双重挤压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所积累的大量问题不断消解,而一些涉及中国艺术品市场体制、运作机制、市场体系及政策方面的“硬”问题却不断显露,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纵深发展,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这明确地预示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进入不断攻坚的基本阶段。今天,《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年度大家的推
本书为研究20世纪美术史学史的一本学术专著。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百年,也是中国美术史学由传统走向现代,进而逐渐走向丰富和多元的百年。百年中中国美术史学究竟在史观、史料和叙述模式方面相继发生哪些重要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认识和评价百年中国美术史学各家各派的治学成绩及路向?这些都是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史必须回答的问题。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或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或随时风转移,或囿于家派观念,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评价一直摇摆不定,难以达成共识。本书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以学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将史学观念的变革与美术史写作实践结合,从美术史学学术史、史学体制及知识形态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的进程与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