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人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王书平主编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的作品反映了五年来中国画的创作水平和发展现状,在题材、体裁和形式、手法诸多方面有新突破,风格多样、探索广泛,不仅富有时代气息,个人风格也颇显著。其中不乏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新作,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和艺术享受,是一次高品位、高质量的作品集,展示出中国气派和时代风貌。
有关《漓江画派文献:格物致知(黄格胜中国画研究生教学)》的理论贡献和学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黄格胜于艺术教育教学中自然生发的思辨,他常于诙谐中阐发的事理和深邃思考,值得我们仔细地辨识和深深地回味。而关于黄格胜的艺术思想、学术主张等,非序文所能罗列,书中必有很好的诠释,在此则不赘言。本书还收录了黄格胜部分研究生的文章和作品,他们对不同视点、视角的认真观察和勤奋思考;他们对艺术创作面目的多样性探索和展示,既成为黄格胜艺术教育的重要成果,更成为他艺术教育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的重要佐证。
《荣宝斋画谱·古代部分》丛书以中国古代绘画史为基本线索,围绕传统绘画的内容题材和形式体裁两方面分别立册;以编辑典型画家的风格化作品和名作为主,注重技法特征、艺术格调和范本效果;从宏观把握丛书整体体例结构并丰富其内容;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画家、美术理论家撰文做必要的导读;按范本宗旨酌情附相应的文字内容,以缩小读者与范本的距离。
本画册精选黄宾虹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山水作品共16幅,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更
上海博物馆是我国综合类博物馆,其中书画是其重要藏品,也是其特色之一,该馆藏有许多历代中国书画家的艺术珍品,有得甚至为海内外孤品,是研究书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收藏单位,该馆还有诸多研究书画的专家,出版了许多关于此类的学术书籍,是具有极高的性和学术性的单位。
《郭汝愚工笔花鸟画新作》为郭汝愚所做。郭汝愚以中国花鸟、人物画见长。其画风阶段性比较突出,上世纪十年代以重彩画著称于世,近年致力于工笔画。其画风融入写意画技法,不用朽稿,提笔挥洒生动自然,重用笔,不同于常见工笔画,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