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兰”,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君子”。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兰”早已成为“坚贞高洁”的象征。古代文人墨客喜好画兰,是因其清逸秀雅的特征与画者崇尚纯洁脱俗的心性相吻合。但,在当代画家眼中,“兰”并不像古人那般赋予那么多的品格象征,而想到更多的是绘画语言的本身。事实上,在学习国画技法基础时,从“四君子”入门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它们既是四种不同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又代表着四种不同的笔墨技法、形态结构、笔墨规律。每一种技法都可代表一类植物的画法,学成之后不但可以理解传统中国花鸟画之笔墨规律,更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画“兰”
在写意画家的笔下,葫芦是常要表现的题材。那阔大的叶片,苍劲的藤蔓和硕大的果实不但易于发挥笔墨的效果,而且写来往往畅快淋漓,颇能抒泄画家的情感。历代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等,都画过若干以葫芦为题材的作品。 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杨文仁,借鉴前辈画师的经验,更于生活中参悟画理,所画葫芦颇具生机。曲别嫩果、熟果或夏秋不同时节的果实,作者善于变化笔墨的运用,或破墨、或没骨,画来得心应手,效果自然天成。《葫芦画法》中作者将成熟的经验以步骤图的形式奉献给读者,同时配以不同技法表现的此类作品,可供初学者学习参考。
写意花鸟画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它可以不拘一格,自由舒畅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的思想寓意,成为当今众多习画者的热门。《养心斋速成画谱》从写意花鸟画基本方法入手,对工具、用笔、用墨、着色、构图等进行详解,绘画全程悉心指导。定能使习画者有所大进。以画谱为范本进行临摹练习,应做到多看、多画、多想,由浅入深地学习,并解决笔墨、造型、构图等问题。本书从画荷花的基本方法入手,对工具、用笔、用墨、着色、构图等进行详解,绘画全程悉心指导。
牡丹形象特点:为多年生木本落叶性灌木,于春季盛开。花头硕大、丰满,结构上有单层(单瓣)、叠层(重瓣):形体上有莲花形、玫瑰形、起楼形等;色彩上有红系列(包括粉、紫代表性的)、白系列、黄系列、墨系列(浑紫红)。品种有:魏紫,天生丽质,光彩照人i赵粉,雍容华贵,艳姿送香;二乔,一花二色,红白相映;豆绿,奇美绝世,风姿绰约,还有白、黑牡丹等。历千年栽培养殖,是一个庞大的花之家族。 整株牡丹由花、蕾、茎、叶、干、芽等组成。每年春季花开后,芽胚即在干和嫩茎之间形成,到秋冬季节芽苞渐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张开,叶芽长出,到四月初,花苞从叶芽中抽出,花茎渐高,茎上分枝生叶,花茎高约一尺许,茎顶只生一花。叶柄长而互生,从下往上生出三到五批叶,每批为三杈九叶,到上端一杈又三片,近花部分是单
实用白描画稿系列对于工笔画爱好者是一套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丛书,它每册一个主题,并且是一本纯粹的美术教学示范作品集,并且作品都是作者从写生稿件中精选,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后绘制成为白描稿。本书内容为作者所绘制的荷花金鱼扇面作品白描原大画稿12张,适合初学者直接过稿之用。书中还附有作者作者所绘制的彩色图片与线稿相对应,使美术爱好者可以了解作品所用的颜色,对中国画的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画线描不但可以作为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又是学习工笔画的基本练习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必要程序。郝良彬绘著的《牡丹画谱》以线描的形式表现牡丹的各种形象,都经过精心地加工整理,而且每幅画的构图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相信本书是非常实用的技法和工具书。
本书主要教授花卉的绘画技法,对象梅花、兰花、菊花、牡丹花、荷花、鸡冠花、牵牛花、海棠花等等11种花卉,每种花卉都是先介绍作画步骤,然后再是作品欣赏。内容讲授安排符合初学者的接受能力,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国画入门教材。
《中国画技法》是课堂教学时供学生临摹用的示范教材,从最基本的用笔用墨入手,循序渐进,由清入深,由易至难,力求适合初学者的要求。《中国画技法(墨竹)》为墨竹册,书中以细致的示范和详尽的文字,着重就墨竹的笔墨技法作了系统地讲解。《中国画技法(墨竹)》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实用性为一体,是中国画爱好者的入门教材。
在中国传统的造型艺术中,花鸟是最早被表现的对象,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传统画科之一,按照中国画的传统分类,除花卉竹木、翎毛飞禽外,像蔬果、草虫、鱼虾水族,甚至牲畜走兽等也被划为花鸟画的范围,成为其支科。作为造型艺术的花鸟画,它反映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即中国画中的花鸟形象,与西方绘画中描绘花鸟的静物画有着本质的不同。 陈志宏编著的《中国画学谱·花鸟卷-月季》收录了多幅月季画作品。是一本学习和了解中国花鸟画的普及读物。供中国花鸟画爱好者和国画初学者了解绘画步骤与表现方法,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能。
《牡丹构图100例》主要介绍了牡丹构图的100个范例。传统的中国画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且在绘画幅式上也有别于其他画种。中国画幅式可分为中堂、条幅、斗方、横幅、扇面、长卷、册页等。总体来讲,在掌握牡丹构图的基本规律后,要灵活运用、不断实践,才会得心应手,创作出精品佳作。另外,好的构图在实际创作中其实也具有的偶然性,并非每幅作品都是在落笔之前就已设计好的,而是凭着感觉依势生发,在不经意中创作出妙趣天成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