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书法启蒙》是书画家林曦团队历时4年编绘的入门级书法全指南。 上册是关于书法的起源、文化和审美,从书法这门技艺,带你走进中华文脉; 下册手把手带你实践,从工具使用、作品创作,再到如何让书法滋养日常生活,给你全面的、保姆级的助力。 亲爱的读者,在我们心中,它不是需要达标的书法教材,而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希望它带来的,是一个愉悦的体验过程。也许有一天,书法这门艺术会在你的生命里发芽,开花,成为人生中的助力与喜悦。
肩水金关为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交通的咽喉。肩水金关出土汉简包括大量出入关文书和军事屯戍的记载,还有大量涉及当时西北边地政治、经济、文化 交通、民族、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两汉西部边疆的*手资料。 从书法艺术上讲,简牍文字跨越数百年,其中包含的各类书体如小篆、古隶、八分、隶草、章草、今草等等,既是我们观摩欣赏的书法艺术珍品,又是书法爱好者临摹传承的范本,还是研究汉字演变和书法史的实物资料。本书为《肩水金关汉简书法(合集)》,精选可供临写的包含各类书体的肩水金关汉简约三百支,作为 简帛书法大系 的一种。
《书法》杂志2019年和2020年合订本是二年二十四期合集,《书法》杂志在书法界具有广泛影响,是书法专业权威期刊,对书法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合集内容包括古代书法经典、专题研究、名家札记、书法史料、书法篆刻课堂、书坛新闻等丰富内容,古今贯通,欣赏与学习兼适。
《历代小楷名作选刊》以小楷衍变历史脉络为序进行编排,竭力寻获精佳图版,遴选上至魏晋钟繇、王羲之父子下及明末黄道周等名家名作,根据作品体量,分册出版。便于读者对小楷发展演变历史有一宏观印象。各单册可相互参看,“博观约取”,找寻出符合自己艺术情趣的作品进行学习。 《历代小楷名作选刊》以图版呈现为主,且在图版傍边附以释文,并加以断句,读者临帖过程中可时时参阅,临写的同时也可对文章本身有所了解。篇首处约请名家撰文,或书家生平,或背景介绍,或考订赏鉴,或涵泳品读,各具视点,聊为读者临池一助。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了解前人对所选名作的评价,篇末处附以“历代集评”,皆为后世书家、名人所作的评陟。又不拘囿所选一帖一作,凡是与所选书家相关的品评我们择其价值大者,一并收入。读者参酌或有裨益。
本字典共收单字头三千多个。单字头依照《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同部首的字依笔画多少为序,少的在前,多的在后。同笔画数的按起笔之形横、竖、撇、点、折为序依次排列。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唐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大唐三藏圣教序(附心经)》。唐咸亨三年(六七二)十二月立于长安大慈恩寺。螭首方座,碑高三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行书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此碑碑文由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敕答,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述三藏圣记》、笺答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组成。文字由长安弘福寺沙门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中所集,自贞观二十二年(六四七)至咸亨三年(六七二)历时二十五年完成。由于所集之字自然精美,故为世所重,历代皆为*书之*范本。现存西安碑林,陈列在第二室东侧第二排。清王澍曾评曰: 《兰亭》、《圣教》,行书之宗。千百年来,十重铁围,无有一人能打碎也。 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
本书是当代书画家、学者白蕉先生著作的*次系统整理,收录了白蕉先生的书法理论、史学、掌故笔记等领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整理有助于推动当代书法史、民国史等领域的研究。 白蕉先生是当代书画界巨匠,他的书法及绘画创作皆取得了很高成就, 他的书法,得力于二王、阁帖、欧阳询和米芾,宋以后字不染,又能胸有诗书,故其书无近人习气,让人有面目一新之感 。在书法教育及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他也作出了较大贡献,有《书法十讲》《云间谈艺录》《书法问题讲话》《怎样临帖》《云间书跋甲集》《云间画题乙集》等著作。 白蕉先生在史学方面也取得了极高成就。在民国时期,他编写了《袁世凯与*》《嘉庆和珅档案》《光绪皇帝之悲剧》《珍妃的悲剧》《殖民边问题之检讨》《*次世界大战之中国参战》《*次世界大战中青岛日德之役与外论》《山东
该书为2017年《书法》1-12月份合集
一本中国书法理论的百科全书。本书为我国专门对历代书法理论分类编排并加以评注的著作,通过溯源、征引、旁征、比较、评价、注释,将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择要分为十五大类。在本书中可以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很好,书法不仅为中国艺术提供了美学鉴赏的基础,而且代表了一种万物有灵的原则。
中国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蕴含独有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我们也许无法拥有那样精湛的书法水平,但可以更好的理解、欣赏书法的美。本书涵盖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及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从书法艺术的不同阶段精选出63幅意义非凡的经典作品和书法大家的代表作介绍给读者。通过图解形式,专业、生动地阐释作品的内容、章法结构、笔画、字体等特色,并解读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书法家故事,且延申到书法源流、相关作品对比,全书共呈现300余幅相关书法精品,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一座纸上中国书法艺术的博物馆,充分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翰墨之美。
内容提要 世上任何文字无论如何书写,都无法称其为真正的书法,更无法成就书法艺术之美。 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也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书法的历史很悠远,可以追溯到三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那时的甲骨文和金文(青铜器铭文)是今天所能见到的古的汉字,也是中国古的书法 作品 。金文书法带有美化装饰的倾向,体现了整肃端庄的标准美。后来的秦朝的小篆刻石、汉朝的隶书碑刻、唐朝的楷书碑刻,还有那些装饰性的瓦当文、美术化的花样字,都接续了殷商金文书法的这一传统。甲骨文书法是当时日常的书写样式,显示出当时手写体的生动活泼。后来的楚简、汉简、名家尺牍,都是日常文字书写活动留下的遗迹,饶有*变化的书写笔趣。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书法史上动人的作品,如东晋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以及他的行草书尺牍,唐朝颜
执笔法是书法、绘画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中国书法史上有关执笔的记载很多,有的只有文字没有图像,有的既有文字又有图像,而其中讲述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并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执笔的流变:中国历代执笔图像汇考》搜集了自汉代以来直至晚清民国时期的执笔图像百余幅,系统、详尽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执笔方法的流变过程。为了让大家对执笔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书中附带介绍埃及、日本、欧洲等国家与地区与我国古代传统执笔方法近似的执笔现象。将古今中外执笔的方式方法作一次有趣的比较,有利于对毛笔的执使形成更加客观的认识,对今天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也应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在中国历目前,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文字的书写材料,除了金石缯帛,便利也流行的是竹简和木牍。一枚竹简大多只能书写一行文字,为了容纳更多的文字内容,人们开始使用比之竹简更宽的木板,而写有文字的木板,人们称之为牍。《说文》云:『牍,书版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李贤《蔡邕传》注引《说文》而曰长一尺。按汉人多云尺牍。』东晋时,桓玄下令废止竹简和木牍,此后书信全用纸张书写。书写的介质与此前不同了,但名称却被沿用下来,称作尺牍。
《凤墅帖》是南宋曾宏父据家藏宋人真迹编刻而成的书法汇帖,仅存部分宋拓残卷及清人残帖释文。该书以“类吾宋三百年间书法,自成一家,以传无穷”为目的,在宋代书法研究方面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由于该帖书家多为两宋时期政治,文化,学术方面的知名人物,涉及范围十分广泛。 《宋拓凤墅法帖》集中了宋代名人书迹,是一部断代汇帖。原书四十四卷,全帙四十四卷,其中前帖、续帖各二十卷,附画帖、题咏各两卷。现本社推出的《宋拓凤墅法帖》精品选集合集出版,即《黄太史帖》《石湖诗帖》《东都相帖》《南渡明贤诗帖》。由于该帖为海内外孤本,世人不易轻见,此次版本为彩色精美印刷合集出版,极具收藏价值。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 《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
这里收集的是作者自一九八○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学术性文章的大部分,尚有少部分或觉欠妥或已丢失。本集前部分涉及书画篆刻及文字学范畴,后部分涉及地方史志范畴。 本集所收的论文和文章中,或在资料收集整理上有一定的分量,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或在某一议题上抒一孔之见,或是对有关人与事的留念。
《名碑百华(西安碑林经典石刻书法艺术赏析)(精)》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对西安碑林一百方名碑进行简要文史资料介绍,对名碑书法进行艺术分析,并配西安碑林名碑整体及局部高清图片,给读者提供碑林名碑书法图片欣赏和文字分析。
《书画巨匠艺库 书法卷》是《书画巨匠艺库 沈尹默 沈尹默书法论丛》《书画巨匠艺库 邓散木 邓散木书法篆刻学》《书画巨匠艺库 吴昌硕 吴昌硕艺文述稿》三本精装本的合集。 《书画巨匠艺库 沈尹默 沈尹默书法论丛》分为三大内容,一为书法论,包括笔法、腕法、笔意、执笔五字法以及习字方法与选帖等,二为二王书法管窥,三为历代名家书经验谈辑要释义,包含了汉、五代、唐代等名家的书法要诀。为书法研究与学习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可贵资料。 《书画巨匠艺库 邓散木 邓散木书法篆刻学》分为书法篇与篆刻篇,书法部分除了传授读者如何习书之外,还针对每一小节的关键问题做详细解答,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用。篆刻篇则是邓散木毕生篆刻的经验所得,内容包含篆刻艺术发展历史、各流派理论与篆刻技法研究,
《书画巨匠艺库?书法卷》是《书画巨匠艺库?沈尹默—沈尹默书法论丛》《书画巨匠艺库?邓散木—邓散木书法篆刻学》《书画巨匠艺库?吴昌硕—吴昌硕艺文述稿》三本精装本的合集。 《书画巨匠艺库?沈尹默—沈尹默书法论丛》分为三大内容,一为书法论,包括笔法、腕法、笔意、执笔五字法以及习字方法与选帖等,二为二王书法管窥,三为历代名家书经验谈辑要释义,包含了汉、五代、唐代等名家的书法要诀。为书法研究与学习者来说是的可贵资料。 《书画巨匠艺库?邓散木—邓散木书法篆刻学》分为书法篇与篆刻篇,书法部分除了传授读者如何习书之外,还针对每一小节的关键问题做详细解答,以供读者学习借鉴之用。篆刻篇则是邓散木毕生篆刻的经验所得,内容包含篆刻艺术发展历史、各流派理论与篆刻技法研究,深入浅出。 《书画巨匠艺库
本书从赵朴初书法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00余幅作品,所选作品绝大多数为赵朴初公开发表的作品,少量为赵朴初亲友收藏的作品,均为真迹,涉及其诗词、对联、题签、题额、书信等,较好地反映了赵朴初书法全貌。本书所选作品以时间为顺序编排,所选作品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跨越半个多世纪,可以清晰地反映赵朴初一生不同时段的书法风貌。编者对作品做了释文,并就来源、相关背景也略作介绍,便于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赵朴初书法。本书对于研究赵朴初书法具有重要的资料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