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赵朴初书法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400余幅作品,所选作品绝大多数为赵朴初公开发表的作品,少量为赵朴初亲友收藏的作品,均为真迹,涉及其诗词、对联、题签、题额、书信等,较好地反映了赵朴初书法全貌。本书所选作品以时间为顺序编排,所选作品从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跨越半个多世纪,可以清晰地反映赵朴初一生不同时段的书法风貌。编者对作品做了释文,并就来源、相关背景也略作介绍,便于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赵朴初书法。本书对于研究赵朴初书法具有重要的资料参考价值。
《吴昌硕全集 文献卷》所收吴昌硕诗稿、信札共700多件,范围跨越海内外公私藏,作品囊括浙江博物馆、西泠印社、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近几十家国内公藏机构,也包涵日本、马来西亚、台湾以及大陆地区私藏精品。编辑体例以人物交游为要,每件作品注录作品名称、释文、钤印、出处等等相关信息,可谓注录详尽。文献卷*限度地反映了吴昌硕各时期的交游与作品,是目前为止收录作品*多、面貌*完整的吴昌硕作品汇编出版物,可以为吴昌硕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资料储备,是广大研究吴昌硕以及研究近现代中国艺术进程的专家学者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书画巨匠艺库 沈尹默 沈尹默书法论丛》分为三大内容,一为书法论,包括笔法、腕法、笔意、执笔五字法以及习字方法与选帖等,二为二王书法管窥,三为历代名家书经验谈辑要释义,包含了汉、五代、唐代等名家的书法要诀。为书法研究与学习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可贵资料。
《中国书法全集》是2005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刘正成主编。 该书所收书法作品上迄商周,下迄当代,总计一百卷。 立卷分两大类:一、断代卷;二、书家卷。各卷按时代归入十编之中,另有篆刻、论着、附录、补遗四编。 本册为《中国书法全集(24孙过庭张旭怀素)(精) 》,主要内容包括书家画像、原色法帖或原色作品选页、书家评传和专论、作品图版、作品考释、书家书论选注、书家年表、书家行踪示意图、主要引用参考书目、图版目录。
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人,因被敕封为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其书法集二王及先紧之精华,积极地汲取民间书法的朴实与天真,兼古今,容南北,推陈出新,开宗立派,被后世尊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艺术大师。其雍容豁达、丰腴刚健的艺术境界为后世所推崇。 《自书告身帖》纸本墨迹,为颜真卿书法中的乘兴之作,可谓晚年所书之经典,达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通篇文字自然天成,结字稳中求险,巧里藏拙。朴实谦和之美溢于字外,雍容舒畅,别具一格。线条凝重、浑厚,起笔圆润,笔笔中锋而行,收笔含蓄。 《自书告身帖》全帖三十三行,共计二百五十二字。宏观感觉错落有致,一气呵成,其自由跌宕而又豪迈自然。全篇浑然一体,气脉相通。观之,更使人感到雄强磅礴,神完气足,极具审美价值。 今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因有“颜平原”之称。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称“颜鲁公”。其书法朴拙雄浑,大气磅礴,自成一家,称为“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对后世影响的书法家。 《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与郭仆射书》。唐广德二年(七六四)十一月,颜真卿与郭仆射之书稿。行草书。短行不计共六十八行,全文计一千一百九十三字。真迹北宋时在长安安师文家,曾摹刻上石,即“关中本”。原石今在陕西西安碑林,摹刻并妙,仅下真迹一等。其书与晋王羲之《兰亭序》有“双璧”之誉。宋米芾评此碑曰:“《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本次放大选用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明代精拓本。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他博采众长,精研百家,推陈出新,一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研美流便新体,本书为其集字作品,为《集王羲之书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全面地展现了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后无来者的境界。对广大书法爱好者有很好的欣赏价值。
本画册是精选文徵明脍炙人口、市面罕见的经典山水、人物作品,为求再现完整原作风貌,拼接成巨幅条幅,让读者更清晰地领略文徵明绘画艺术的精妙。画册中图片精美,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运笔用墨的精妙、婉转,填补了文徵明市面高清绘画作品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