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呈祥》《红鬃烈马》……本书选取京剧中具有示范意义的戏曲故事,每个故事配以经典舞台剧照作为插图,两种不同语种呈现,翻译时尽量保留中国韵味,表述方式上也更加统一规范。
李默然先生生前有记笔记的习惯,这本书是从目前能找到的李默然笔记手稿 中选出的戏剧排练演出笔记,这些手稿对于研究李默然戏剧生涯、新中国的戏剧走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书中从1950年代开始,到1990年代前后,共几十余篇排练笔记,同时还收录了李默然文章选,以及李默然戏剧年表等。全书分章按年代划分,以李默然先生的笔记为蓝本,通过后人的分析和整理,对其戏剧表演的一些方式做了相应的注释。全书内容详实,有一定的可读性。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大众戏剧:1953-1964一份战斗式杂志的历史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作 者 (意)马可·科索里尼著 出版时间 20191001 I S B N 9787104048930 定价 98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410 (千字) 页 数 346 读者范围
俄罗斯现实主义的戏剧和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都与杰米多夫学派的形成和建立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尼古拉 杰米多夫留下的珍贵遗产教导演员如何成为一名具有创造力的演员。本书旨在研究杰米多夫及其方法的同时成此表演训练书,理解和使用杰米多夫的表演方法进行教学与创作,并对经验学派重要演员及其创作方法做研究,收集了大量关于角色发展的数据。
首届“友邻杯”莎士比亚(中国)学生戏剧节由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友邻优课和译林出版社共同支持,分为“戏剧工作坊”“戏剧大赛”“学术前沿工作坊”“教学与实践研讨会”四部分,旨在推广莎剧在中国的教育和传播,激发学生对莎剧的兴趣和创造力。本书全景式记录了本次戏剧盛会,收录了主题发言、创作手记、中外剧评等。本书既是一本展示对莎剧热爱与创造的文化纪念册,也是一部体现莎剧在中国教育的地位与社会影响的学术参考书。
《舞台美术设计基础》是中央戏剧学院2020年首次出版的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主课教材。 承继中戏舞美系70年舞台设计专业教学传统,体现延续至今的教学研究探索成果,以及几代优秀师资的集体智慧结晶,其中很多教学方法均为国内创,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优化课程内容。
本书是一部立足于中国古典戏曲的细分领域--天津本土戏曲的研究著作。全书依据天津独特的地理位置条件,较为详尽的介绍了天津本土戏曲的诞生及发展并细分整理了不同剧种的差异化特点,分析在特定条件下戏曲形成的发展方向及特征,对源远流长的戏曲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和高度概括。本书为众多艺术团体,艺术研究机构,戏曲学习者,戏迷爱好者提供了较详尽的文献资料。
本书讨论的语境是信息时代的戏剧影视表演创作的状态,书中的“戏剧”以现代话剧为典型和代表,所涉及的表演理论概念和实操示例,均以近现代话剧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本书以影视表演创作理论、影视表演教学研究、影视表演实用教程为主要内容,将影视表演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实例中,用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阐释复杂的专业理论,还原表演课堂的原貌,通过具体可见的课堂训练环节展现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本书描述了青岛市名园在“儿童本位”思想的指引下,历时十余年在儿童剧主题化课程领域的研究成果。书中用大量的实景案例呈现了儿童剧的剧本创作、道具及舞美制作等真实场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儿童剧主题化课程开展过程。书中提供的鲜活的活动案例、支持性策略以及与主题下其他领域活动的整合,在室内游戏、户外游戏、家庭中的渗透,均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儿童剧最实用且有效的实践指南,为实施“儿童剧主题化课程”这一创新活动模式提供了操作方案,也为同类课程研究提供了参考路径。
本书分戏史论、剧艺论、创作论、创新论、校园戏剧论五大部分,深入研究、探讨了川剧这门古老的地方剧种的历史、艺术特征及创新发展,得到李致同志的高度评价:“以一家之言第一次填补了川剧发展史上研究方面的这个空白。
本书精选希腊剧作家卡班奈里斯的五部部分很好作品,所选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熟悉,能给人们以高尚、优美的艺术享受,能够使读者从中领略希腊文明的风采,并可为我国戏剧创作提供借鉴。有的作品如《晚餐》已经在中国的舞台上演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