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明中叶的“青藤白阳”开辟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新天地。无论是清初的八大山人,清前期的“扬州八怪”,近代的吴昌硕,现代的齐白石无不深受其影响。其实,“青藤白阳”的提法并不合理,因青藤源于白阳,有了白阳才有青藤的。陈淳(1483-1544)字道复,号白阳山人。生长于15世纪80年代至16世纪40年代的苏州,他并不长寿的62年,横跨了明代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代五朝。陈淳师承于吴门画派的沈周、文徵明,他在诗文、书画、篆籀都无所不能。在绘画上,除了花鸟,他还擅长山水,其画面简放纵逸,一意追寻淋漓苍浑之境。他的书法,可与其绘画并驾齐驱,行、草、篆、隶,龙腾鹤紙、豪放天成。而花鸟写意画是他一绝,占有突出地位,影响后世有里程碑的意思。《陈淳花卉册》中所刊其花卉画册页是从上海博物馆及中国
《人为何歌唱人类进化中的音乐》,本书致力于研究音乐在人类进化中所饰演的角色,而中国于本书中占有重要部分。这个大国的西南地区非常集中的体现了最有趣的合唱传统。除此以外,作者还讨论了其他和中国相关的话题。
《教学风暴-刘斌素描头像精品范例》,《教学风暴》系列丛书是我社今年美术高考技法类图书一个全新的品种。这本是以素描头像精品范例为主题的,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章主要对素描头像五官刻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第二章和第三章以图文配合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对素描头像结构表现法和明暗表现法进行了解析。第四章为素描头像快速表现法的解析。 海报:
《音乐人类学的视界: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是译者十余年零散发表在音乐期刊的译文集。全译文集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西方音乐影响世界的研究、文化变迁中伊拉克音乐身份的维护、应用音乐人类学的研究、阿拉伯音乐美学与即兴演奏、西方各国的音乐学传统等。
布鲁斯,布吉乌吉-布吉乌吉,难道你不懂我的心,波萨诺瓦,忧郁的波萨,秋叶,爵士华尔兹,爱丽斯梦游仙境,直爱将至,慢板抒情曲,朦胧,当我坠入爱河,欧美篇,红河谷,顺其自然,中国篇,月亮代表我的心,茉莉花等。
本书选取中国风格的作品15首,其中包括《茉莉花》、《二泉映月》、《江河水》、《翻身道情》等脍炙人口的乐曲。
全书共分12章,内容方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实为纬进行叙述。从1711年大提琴传入中国开始写起,一直写到2008年大提琴在我国当下的发展。在讲述大提琴艺术在我国发展的同时,还记录了我国大提琴演奏家和大提琴音乐出版和乐器制作的情况。 《中国大提琴艺术发展史》是刘欣欣、刘学清兄妹二人耗时8年多的时间,在广泛搜集资料、采访当事人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该书史料扎实、叙述完备,丁孚祥、李德伦、廖辅叔等五十余位音乐界及大提琴界专家、学者接受了作者的采访,并为该书写作提供资料。
本书试图为描述和分析那些不能根据传统调性或12音体系来解释的音乐的音高结构提供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框架。 本书并不想对无调性的明确意义设下一些限制。 福特的行文简明扼要,甚至以十分通俗的话来进行解释,对各种观点的阐释明白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