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收藏品。作为一种微型艺术品,就审美鉴赏而言,它也许不及绘画大气也不及玉器、瓷器等古董深沉。然而它的价值并不比古董低,其中的珍邮时不时拍卖出天价来。本书的特点之一是既介绍基本的集邮知识、方法,也介绍国内国外的集邮信息和集邮趋势。作者尽可能地以简练的文字传达出最多的集邮知识,的集邮信息;此外,为了既让新集邮者看得懂,也让老集邮者不觉浅,作者是花了一定功夫,动了一番脑筋的。本书的特点之二是以一半篇幅刊载了数百枚精致的彩色图片,不少是办内第一次披露的珍品罕品,除非遇到大型邮展,在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到他们的庐山真面目。读者现在喜欢看有图片的书,而邮票特别适合以图片形式来传播知识,因为邮票有着博大精深的题材、栩栩如生的画面、五彩缤纷的色彩,蕴意深刻的内涵。本书
《邮票收藏入门百科》回顾了邮政及邮票发行、收藏历史,介绍了基本的邮票知识和集邮方法,简述了邮票鉴赏价值、市场行情,系统介绍中国百年来邮票发行情况,提供了邮票辨伪、保存方法;根据叙述的内容配合大量图片,以求相得益彰,希望能为初入邮坛的收藏爱好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本书对中华邮政自1912年到1949年9月发行的纪念邮票29套(及未发行票2套),特种邮票3套,附捐邮票3套进行了认证研究,并汇总了前辈集邮家的研究成果,每套邮票做详细介绍和探讨.1.邮票的.发行日期、发行时的历史背景、发行过程、有关人物和内容。2.邮票的图案、枚数、面值、用途、发行数量及刷色。3.邮票的图幅尺寸,发行全张排列及厂铭,版别比较,变体及暗记,版式及相关邮戳。4.试模样张、试色样张及印刷工艺的研究。5.应用实寄封,特别是"限省贴用邮票"的实寄封。
方寸天地起硝烟,寸方之间展人生。本书收集了9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864枚邮票,再配以200字的说明,介绍了古今中外650位军事名人的生平、要事。其中一些邮票极其珍贵(19世纪发行的邮票4枚,1910年以前发行的邮票8枚),十分精美,文字简练生动,具有很好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珍藏性。
本书综合了邮票画册和故事图书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融思想性、艺术性、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于一炉。为读者提供了一部“俄罗斯百科全书”。本书使读者全方位品味俄罗斯邮票风貌,欣赏俄罗斯民族的灿烂文化。
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收藏是一种幸福。 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 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写的历史。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书希翼打开一扇通向神奇邮票王国的大门,揭示邮票的奥秘,传播邮票收藏的方法,述说邮票收藏的雅趣,指导邮票的收藏与鉴赏,阐述邮票投资的规律。本书注重实用性、资料性和知识性,图文并茂,力求使读者受益,轻松成为一名通晓邮票收藏的行家。
本书是通过绘画邮票反映绘画历史的集邮书籍,是一部用近1000枚绘画邮票构建的欧洲美术的“图录历史”。本书图文并茂,将千枚邮票画面与散文化的优美文字连缀成欧洲美术线性历史的同时,展示了百名画家的风采。本书遵循人类绘画的演进过程,将原始洞窟绘画、古希腊绘画、中世纪绘画、文艺复兴绘画、巴洛克绘画、洛可可绘画、古典绘画、浪漫绘画、巴比松绘画、印象派绘画、俄罗斯巡回展览绘画、现代派绘画等,一路道来,力求使读者在感受作品审美震撼的同时,了解世界美术史的发展。
《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是继《邮票背后的故事》之后,作者编写的又一本集邮专著。内容主要包括作者在邮电部邮政司任职期间邮票发行的一些亲身经历与体会;由媒体消息、旅游观光所引发的邮票掌故与解读;对邮票和集邮学术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再说邮票背后的故事》一共收入文章71篇,图片150幅,内含许多邮票设计者及人士的签名封与实寄封,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集邮学基础》分6章。分别介绍了集邮概论;邮票的收集;封、片、简、戳的收集;集邮工具书;邮集的制作和集邮展览;万国邮政和集邮联合会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