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邮坛(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集邮文献,其重要性和邮学价值,是构成中国集邮通史和专业史的核心。研究早期邮坛的上海集邮文献有助于考察、梳理中国邮政史、邮票史、集邮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本著以甄别抢救清末民国时期上海集邮文献为主旨,将散见于清末民国时期各种报刊、文集、日记等文献中的有关集邮资料进行剔抉爬梳,置清末民国时期的上海集邮文献于中国集邮史、邮政史、邮票史的大视野中,从文献学视角系统记述从1872年至1949年上海集邮文献的编辑、出版、发行状况及其特点,客观评价这一时期上海集邮文献的历史地位。并且力图将集邮文献史这一课题扩展深化,挖掘华邮珍品、邮商行业、邮票拍卖、邮会、邮展以至新邮炒作、邮票造假等在当时集邮书刊披露的史实遗闻。 《上海集邮文献史(1879-1949年)》分为六编。*编 上海邮
本书主要选载具有植物、动物拉丁学名的邮票,其次选载一些可以准确鉴定其邮票上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种类来源者。至于一些邮票上植物、动物或矿物形态特征不明显或品种来源不准确者,如中国的生肖猴、生肖鼠等,则不予收载。本书所载外国邮票上的植物动物种类,均是在我国有野生分布、栽培(养殖)或有药用历史的物种。其中植物、动物类药,均按其植物、动物的科学分类系统次序进行编排。关于本书中收载的一些世界及我国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如人参、银杏、山茱萸、暗紫贝母(贝母)、五味子、梅花鹿(鹿茸)尖吻蝮(大白花蛇)、高鼻羚羊(羚羊角)、虎(虎骨)、原麝(麝香)、苏门犀(犀角)、白犀(广角)等,应注意野生资源保护,严禁滥采乱猎。凡是此类动、植物,必须经过人工大量栽培或养殖者,方可供药用。我们希望这本《邮
在浙江省集邮协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全面回顾浙江集邮活动的历史,深入挖掘和抢救有关的集邮史料,认真总结浙江集邮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编纂一部内容翔实的《浙江集邮史》。《浙江集邮史》是一部反映浙江以近三十年来为主要时间段,兼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新光邮票研究会成立至此的集邮活动专史。根据浙江省邮浙江省集邮协会编纂的《浙江集邮史》的出版发行,全面回顾了浙江省集邮活动的历史,深入挖掘和抢救我省有关集邮史料,认真总结浙江集邮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实现了浙江广大集邮者多年来的愿望。
本书通过各国关于北极探险发行的邮品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世界上北极探险的历程。极地集邮是收集和研究有关极地考察(早期是探险)内容的图案和以表现极地所发生的事件的邮政活动,并以极地事物为发行目的的邮票及相关邮品的集邮方式。
本书对中华邮政自1912年到1949年9月发行的纪念邮票29套(及未发行票2套),特种邮票3套,附捐邮票3套进行了认证研究,并汇总了前辈集邮家的研究成果,每套邮票做详细介绍和探讨.1.邮票的.发行日期、发行时的历史背景、发行过程、有关人物和内容。2.邮票的图案、枚数、面值、用途、发行数量及刷色。3.邮票的图幅尺寸,发行全张排列及厂铭,版别比较,变体及暗记,版式及相关邮戳。4.试模样张、试色样张及印刷工艺的研究。5.应用实寄封,特别是"限省贴用邮票"的实寄封。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中国拥有世界遗产地53处,数量居世界。本书借助于邮票这一“国家名片”,从建筑遗产、古迹遗产、风光遗产这三个主要角度重点介绍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神韵和自然风光的无限魅力。